帮忙带下啊!我是大理城的
一、帮忙带下啊!我是大理城的
往圣姑大门走出去后,然后就一直往右走..见到一个大桥..然后就一直走..见到两个苗族的女孩守护门口那,就进去..然后往上走..有一个洞口..那是麒麟洞,你需要拿麒麟角..如果洞口有守护人的话就先去苗族人讨论的大厅...一阵过场的对话之后..回去门人就不在了..然后一直走啊走..就到了麒麟老人那...我记得那麒麟老人好像叫你帮他瘙痒.赢了就得麒麟角..然后回去交任务就OK了...
如果对你有帮助,劳驾点下采纳,祝您游戏愉快!记得采纳哦~
二、求问昆明丽江大理有什么特色?自然、人文、特色之类的,越详细越好!
大理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特产小吃有雕梅、泡梨、乳扇、核桃、饵丝、喜洲粑粑、火烧猪肉、漾濞砂锅鱼、宾川海稍鱼、海菜等。最出名的特产是大理石。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大理古城的城门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古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丽江特产有丽江天麻、纳西族丽江粑粑、东巴木雕及纺织品、程海螺旋藻、三川火腿、铜器等。
三、白族是甚么有甚么风俗甚么特点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唐宋时起使用“僰文”(白文),即“汉字读白”。现代白族一般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商业、农业。信仰佛教和本主教
四、大理有什么特产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 29459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1999年末总人口32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 大理饮食饶有特色。其背靠苍山,凭苍山之优,干巴菌、树头菜、松茸等产量丰富,新鲜无比,味道更是别具一格;濒临洱海,借洱海之便,水产颇为丰富,弓鱼、田螺等等,物华天宝,味道可口宜人。 大理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著名的乳扇、奇妙的饵块、香酥的粑粑还有滑嫩的凉鸡米线,都能令人回味无穷。 大理分为古城和新城,新城又被称为下关。但是,无论在下关还是古城,选购几样富有大理特色的精致物品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街边道尾均能找到出售大理特产的店家。 大理石名传天下,天然石制的砚台既显古意,又经久耐用;白族扎染,民族特色鲜明,样式朴素美观;下关沱茶,叶形独特,味道幽香,沁人心脾;漾濞核桃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地方特色鲜明的大理特产还得在古城内选购。城内护国路(洋人街)集中了许多少数民族工艺品、大理的特产等等。新城下关则凝聚着浓厚的现代气息,大型超市、专卖店、特色小铺以及商业中心都集中于此,建设路的大理购物中心、民升购物广场等等都是下关的购物新宠地点。
五、我怎么可以了解白族的文化?
白族:聚居于云南大理点苍山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服饰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传统特点。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其他一些地区的白族男子,则又喜欢头戴瓜皮帽,穿大襟短上衣,外套羊皮领褂或数件皮质和绸质的领褂,谓之“三滴水”。显得敦厚英俊,洒脱大方。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的服饰,更是色泽鲜美,绚丽多彩。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多半戴纽丝银镯、戒指。已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女头饰和发型所特有的风韵。剑川一带的年轻女子则又喜戴小帽或“鱼尾帽”。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常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有的还喜束护腿,显得十分匀称协调和俊俏美观。总之,各地白族的服饰虽呈现出某些地区性的差异,但色彩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古雅端庄等,则又是共有的特征。白族服饰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所体现出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将其地域特点与白族服饰特色联系考察大致可寻出这样的变化趋势: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就山区与坝区比较,山区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
如果有空,欢迎你直接到云南大理来旅游,直接感受白族的民俗文化,民族传统。所以的介绍都不如一次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