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分析民俗是民众群体的规矩这一特征?
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各地的民俗都与人文相关联,也可以说是由当地人民生活的习惯所形成的。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
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
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领域仍在不断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1 生产劳动民俗 2 日常生活民俗 3 社会组织民俗 4 岁时节日民俗 5 人生仪礼 6 游艺民俗 7 民间观念 8 民间文学 婚嫁 婚姻嫁娶,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自古以来倍受重视、讲究,既是一桩值得庆贺的喜事,又是非常注重礼仪的过程,表现的形式和手段非常隐喻,简单而深刻,鲁拙而不俗,风趣而文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现象。
平遥婚礼过程,多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丧葬 平遥县民故后历为土葬,在举行葬礼时,保留着很多传统仪式和传统用物。这些仪式及用物包括了吹、拉、弹、唱、书法、刺秀、剪纸、折叠、板印、沾帖、绳结、纸艺、面艺、插艺、缝艺等几乎所有民间艺术。
丧葬程序为停尸、报丧、入殓、烧纸、出殡、圆墓、过七等。一般于三、五天烧纸,五、七、 九天出殡。犯忌不宜出殡者,则寄停他处,另择葬期。出殡之日, 亲朋近友均参加。起灵抬柩有十六抬、二十四抬 或三十二抬。
祝寿 老年人从60岁始,每10年庆贺一次。隆重者,亲朋好友 要赠献寿桃(面制)、寿幛、寿联等,以祝长寿。 午时,要在堂屋摆 寿礼、烧佛香、点寿灯,"寿星"高坐,晚辈依次拜寿。
拜毕,设丰盛喜宴款待众宾客,欢度一日。进入90年代,祝寿大都贺以礼洋。宴席多在饭店举行。 贺十三 平遥庆贺生日之俗至今仍为普通。特别是贺十三,亲戚朋友届时纷纷登门道贺,贺礼多为面蒸“括篮”,上系银锁,用红绳与铜钱串结而成、三尺喜幛。
外婆家来戚为上宾。待午时面向娘娘庙方向设供桌于院内,摆放供品及,外婆家垫底,其他叠上。点灯烧香、燃放鞭炮、由奶奶为孙子“折枷儿”用粉红、黄、绿纸条缠绕四根谷草杆,三根扎成三角形,一只手拿着套在脖颈处,另一只手持一根谷草杆,边打三个角,边口中吉祥语言念念有词,以祈祷孩儿健康成长。
打毕将枷儿与娘娘花、娘娘鞋一同着燃。之后,设席款待全体亲戚朋友。 庆满月 平遥居民以生孩子为喜事。旧时,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称小喜。第一胎孩子不论男女,都要庆满月。
满月的日期,男为29天,女为30天。也有在半月庆满月的,意取绊住, 希望孩子长命。庆满月以产妇娘家亲戚为主,姥姥家要送银镯首饰 及衣服、小被褥等物。 其他亲戚则送3尺布,叠成"山"字形状。
主家回赠背心、枕巾之类以示感谢。 节庆 平遥县民保留着很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民俗节日,囊括时令节日、纪念节日、祭天地节日、祭祖节日、祭神鬼节日、祭动物节日等。它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地、人、神、鬼、动物等一切和谐的向往。
反映了人们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信仰。通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古城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渊源。 祭祀 平遥县民祭祀活动,分为神祭和祖祭两大类。过去崇神者居多,有 "无庙不成村"之说。
一般家庭均设各种神龛。灶王、张公、家神、 财神、门神、土地都是供奉对象。 专业艺人将本业祖师或神供奉于 家中突出位置,以示敬业。不少人家将佛像或观音菩萨像置于闲房,每逢初一、十五设供烧香,以示虔诚。
迷信之中反映出人们祈求平安、富裕、家业兴旺之美好愿望。 祖祭是对先祖的怀念。一般于年夕、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 一或祖祀日祭之。 迁居 现在在农村多有沿用旧习者,择日开工,供奉土地神;开工期间讲究高挑红旗,以镇邪气。
新房合顶时,要贴对联、放鞭炮,并宴请工匠,表示谢意。迁往新居时,要先"填宅",杀一只银红公鸡,以鸡血喷 洒房院。搬迁时,要先搬进玻璃瓶子、案板、筷子、蜡烛、发面等 东西,表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和"发福"之意。
方言 《礼记-王制》所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 平遥方言是全国保留中国汉代文化语言最多最丰富的县城之一,平遥方言中有极其丰富的名词重叠式,这与普通话中的名词特点有区别。
称谓很有趣。而这种方言又是平遥所独有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