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正文

五年级暑假关于婚礼知葬礼的两篇450字作文

2023-02-19 22:18:40  来源:网络   热度:

五年级暑假关于婚礼知葬礼的两篇450字作文

婚礼

堂姐要结婚了,在婚礼的前一天,我和爸妈赶到了大伯家。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送亲团就整理好衣装,戴上送亲的礼花,准备送堂姐出嫁。堂姐穿上了结婚礼服,美丽动人。

八点多,姐夫带着一大帮亲戚朋友来了。我一看,吓了一跳,姐夫整张脸都成了黑色。原来,这是当地的风俗,要用特殊的颜料把新郎的脸涂黑。这样,新郎就要洗脸,“洗”和“喜”是同音,涂得越黑,就越要好好洗,这样可不就是大洗(大喜)了!

我和堂哥、堂姐的同学,把新房的门关得严严实实的,向新郎提出了很多刁钻的问题,还讨要了好几个红包。最后,我们提出让新郎唱首歌,他大大方方地唱起了《今天你要嫁给我》。可能是他心情太激动,唱得有点儿跑调儿,逗得我们笑得前仰后台。捉弄了新郎半天,我们才打开门放他进来。新郎高高兴兴地进了新房,却不知我们还有最厉害的一招等着他呢。他一进来,我们十几个人手中的“飞雪”一齐向他喷去。这下,他的头上、身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泡沫,更好看了。

坐上喜车,我们浩浩荡荡地向姐夫家出发了。姐夫家在农村,宽敞的农家小院张灯结彩,装扮得喜气十足。

在农村喝喜酒,是分男女的。我和爸爸、堂哥一起去了男客吃饭的屋子。又宽又长的木头桌子周围,整齐地摆放着几张木头长凳,一次可以坐二三十人。大家围桌而坐,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上桌了,鸡鸭鱼肉,应有尽有。亲戚们边吃边笑,虽然他们说着当地的方言,我听不太懂,可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快乐。

下午两点,结婚典礼正式开始。姐夫洗干净了脸,又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小伙子。 他和堂姐站在院子中间,由司仪主持婚礼。跪天、跪地、跪父母,还要姐夫他们介绍恋爱经过、表演节目,中间也出了不少难题捉弄两个新人。典礼结束的时候,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房顶上有人撒下五彩缤纷的喜糖,来观礼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地争抢。

比起城市的婚礼,农村的婚礼热闹了很多,也更加有人情味儿,我很喜欢。

葬礼

在我出生9年以来的日子,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十分悲伤的事情,可自从那一年,让我的人生遭遇了第一次的心痛,悲伤。

那一年,是最美丽的春天,也是最凄凉的春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妈妈把我叫醒了,抱着我,悲伤而又平静地告诉了我一个消息:爷爷去世了。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我还不明白究竟死是一个什么概念,也丝毫不明白葬礼是什么。我听随妈妈的话,换上整套白衣服,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我穿白色的衣服,我带着众多的疑问到了爷爷葬礼的地方。那里,爷爷盖着一条白布,叔叔伯伯们面带沉痛,婶婶和妈妈泣不成声地往火盆里烧着纸钱,我学着妈妈哭还不停地磕着头,一个穿得很奇怪的男人拿着铃铛在摇,我的伯伯拿着不知是什么东西,对着爷爷涂满了面容,尸体被送往火葬场。

在那里,我披着妈妈给的粉色毛巾,看着爷爷被推进了火葬盒中,然后我们被叫了出去,我看着爷爷,他很安详,就如只是睡着了一般,到了时间又会醒来,可是我忘了,现实是不能与童话相比的,童话只是个虚拟的世界,爷爷不会是睡公主,他将永远沉睡在我们家乡的地上,再也不会醒来。回到家时,我看见奶奶十分悲痛,她大声嘶喊着爷爷的名字,纸巾用了一卷又一卷,我问姑姑,爷爷去什么地方了呀?很远吗?姑姑回答我说,爷爷去了天国,那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爷爷将会在那里很幸福,很快乐地生活着。我似懂非懂,只是点了点头。

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是一位很有才华,十分慈祥的一位好爷爷,爷爷是供销社的一位会员,他经常要出差,每次当他出差回家的时候我总会在家门前等他,他总是带一些好玩,好吃的东西给我,每一次爷爷的礼物都让我惊喜。当我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题目时,我总会光着脚丫子去找爷爷问,爷爷总是会摸摸我的头告诉我答案,可是我读三年级的时候爷爷不懂英语,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英语学,可能是因为爷爷对我的耐心,对我的培养,才养成了我练字的好习惯。那时候,我和奶奶,和爷爷一起打牌到深夜,那是一件非常棒的娱乐工具,爷爷每次输的时候对会对着牌轰隆隆的逛一圈再保佑他赢。爷爷总是出老千,要么就是浑水摸鱼,要么就是把牌藏起来,我们三个还有姐姐简直就是赌王。

爷爷的身体一向都很健康,可是到近两年的时候,他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我记得,在新年的早上全家人一起去喝早茶的时候,他晕在了当场,全家人手足无措的把他送到了医院,直到2009年,爷爷去世了,爷爷是被病魔折磨死的,我无法想象爷爷当时忍受着多大的痛苦,他拼命挣扎,顽强地与病魔对抗,可是最后他还是逃不过病魔的魔爪,天使把爷爷带到了天国。爷爷的骨灰埋在了家乡每次当我回家乡时,我总会有感触地看看地上的小花和小草,在我的心里面,他们就是我的爷爷,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美丽,君子。

我一直没有忽略那条粉色毛巾,就算它破了我也不会扔掉,因为,那是爷爷留给我的精神之柱。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是怎样的?

套衫。为死者准备的衣服(寿衣)有五七件之多,最多可达十一件(但必须是奇数),先由孝男套上试穿,称为“套衫”。孝男穿好寿衣后,拿一个秤子,好像要称衣服似的,这就是告诉死者寿衣是子孙买的,要他穿了去见祖先。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比如:佤族在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的时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时所穿的衣服之外,还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过来穿的新衣服。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在民族传统的观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旧衣服脱掉,这样方便死者的灵魂回来认识自己的身体;而他们把后来加上去的新衣服反过来穿,是为了让死者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衣服的正面和反面,和穿衣的单数和双数一样,是人们在生与死、阴与阳交接的人生换届中,举行的最后一次换装仪式。这种被称为反饰的习俗,是为了改变死者寿衣的穿着式样,使他的灵魂没有办法停留在阳间。同时也有通过反正颠倒来暗喻阴阳两界的意思,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阴阳两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颠倒过来的。寿衣已经成为人们的灵魂观念中灵魂的一个代码了。

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的深深的孝敬之情,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一般都是买来的,俗称为买水。它本身是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仪式,就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用的钱主要是阴钱:烧香、化纸、即纸钱。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而在人间的话只是废纸一叠。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在对死者进行沐浴更衣之后,亲属要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引到灵床上去。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引魂。

在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果死者生前做过屠夫,那么他临死之前,家里人要用一块大红布,把他的手包起来,伪装成被斩断的样子,据说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在阴间被他宰杀的牲畜咬他的手。同时,家里人还要在死者的嘴里放上一枚铜钱,这叫做含口钱。在江浙一带的农村,还流行给死人烧纸锭、锡箔之类的信物,就是烧落地纸。

按照旧时的规矩,在沐浴更衣的仪式结束之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饭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和米饭之类的东西。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而成为饿死鬼。

丧葬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

中国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造成各地不同的葬法、葬式,也造成了不同的葬制。葬法和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大,而葬制则主要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更多。这使得我国的丧葬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国鬼魂观念由来已久,墨子《明鬼》篇中就说到了人死后成为鬼,相信有鬼神存在。丧葬文化是后人寄托哀思的方式,我们不应把它完全当做封建糟粕,也无需从迷信的角度来看待它,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在汉代时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在墓中建有客厅、厨房、厕所、饲养牲畜的棚栏,囤积食品的仓储,墓中还刻有日、月、星、辰、神话故事、神兽仙禽、仙云卷草等图案。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安宁,也要让活着的人满意。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破四旧”曾动摇了既存的传统丧葬文化及其阐释系统;而且以宗教迷信、巫术来解释并对其加以定性;取而代之以理性而经济地处理丧事的方法。但在农村,人们仍然向往一些传统的治丧方式,作为对后辈的一种教育及对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丧葬文化是一种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文化,是富有生命的一种贴实的文化,比那些书写在纸张上文字要真实,体现着中国文化实际内涵――对待生命的热忱态度。

如:

关中是炎黄始祖的发祥地,丧葬文化悠久而厚实。丧葬属于古代“五礼”中的“凶礼”,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理”的古训,“丧尽礼,祭尽诚”。而农业时代的亲情、孝悌、道德、习俗、法律、崇拜等,在关中的丧葬文化中都有充分展示。

丧葬文化中禁忌与讲究

旧礼中的繁文缛节有迷信成分,但不排除某些讲究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科学道理。关中丧俗中,人死不能言死,要说“殁了”、“走了”、“倒头”、“晏驾”、“奄息”等,否则就是对逝者不敬。人死后的第一件事是报丧。关中的报丧“急如星火”,不分早晚晴雨。一个丧讯按方向由数人分别面报,不能捎报。同时,主家门外挂纸幡、出门牌,告示乡邻村人家有丧事,免拜访打扰。

人死以后,直系的晚辈要披麻戴孝,表示后代对逝者的孝意和哀悼,这一习俗源自周礼。人倒头之后要设立灵位。按关中丧俗,死者脚下要点一盏长明灯,长燃不灭直到埋葬。人没咽气前,就要剃头、洗脸、净身,并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长袍马褂型的“老衣”。穿旧款式衣裳是因为逝者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怕老祖宗不识别新式服装,而不让逝者认祖归宗。老衣忌缎和皮毛。“缎”谐“断子绝孙”意,皮毛是因为顾虑来生托生为畜类。人死以后,脸上要盖一张麻纸,俗称苫脸纸。一是怕人看见逝者脸上的痛苦,二是希望人能复活,因为一有呼吸,从纸上就显现。关中人死之后最少放3天,也是考虑到假死的情况。男性逝者入殓时,必须有舅家人到场,以监督是否正常死亡。同理,女性入殓时,必须有娘家人到场。关中埋人不叫埋,叫“安顿”,有尊奉之意。另外,孝子们围住棺材痛哭,不能有眼泪掉入棺内,说是对亡者不好,其实是变相地劝人节哀。又如,送埋以后在回家路上,孝子不能回头,意思是亡灵会跟着回来,其实也是规劝孝子尽快离开墓地,不要过度悲伤。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