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的来历?
葬的来历?
我国上古时丧葬极为简略。《周易》里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新,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汉字的“葬”字正好反映了这种习俗。小篆“葬”字由“赞”“死”“一”组成。“赞”为草丛,“死”意为尸体,“一”表示尸体被抬送荒野时所用的木板之类。所以“葬”字反映的最原始的丧葬习俗就是:把尸体用草裹起来,用一块门板扔到野外。
当人类还处于蒙昧时代的初期时,受思维能力低下所限,在意识上还不可能寻求自己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对人的生老病死也是困惑不解,不能形成灵魂与丧葬的观念。
故《孟子·滕文公上》曰:“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这种弃尸于野的作法,只能说明原始人模糊观念中已有生与死的界限。
自原始人产生灵魂的观念,并从自己的梦境和意念中认为灵魂不死,又由此发展为鬼魂观念;死人的鬼魂比活人的灵魂更有力量,更能祸福人类。基于这种认识,便产生了对死人的崇拜,即鬼魂崇拜,于是,一套送鬼魂和安葬死者的礼仪就应运而生。
从无意识地处理和埋葬死者到有意识地安葬死者,而后形成的丧俗,其间经历了约十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的过程。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的瓮棺均留有一个小孔,这个小孔便是当时的人们用来供死者灵魂出入的孔道。
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到文明社会,丧礼发展起来,后来变得越来越繁琐。
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源远流长,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
由于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对死人的崇拜,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发展到对死人的畏惧,沿着这条线发展到“厚葬薄养”的传统习俗。
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念,当亲人临终时,亲属要给他穿好衣服,带上渡河线、买路线,如同给出远门的亲人整理行装一样。如此体贴周到的服务,孝子与亲友间的人情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是社会习俗和文化的一部分。是生者为死者而建立、形成、发展起来的习俗和文化,也是社会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
民俗探秘:揭秘中国民间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由于受民族丧葬文化、地区差异等因素影响,我国的殡葬形式除比较普遍的土葬之外,还有众多殡葬形式,如土葬、冰葬、火葬、天葬、水葬、悬棺葬、沙葬、树葬等。
土葬是中国最传统的殡葬形式,是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改变的丧葬形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人们才逐渐改变观念,开始接受其他的殡葬形式,如火葬、树葬等。
火葬是一种很传统的葬式,即用火焚尸,将骨灰贮于盒内的殡葬方式。中国最早的火葬据说是春秋战国的氐羌人,《后汉书》载“羌人死则烧其尸”。藏族只有活佛、上层喇嘛和贵族行火葬。河东地区多实行火葬,仅次于土葬。
悬棺葬即人死后,亲属将遗体殓入棺,将木棺悬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难以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认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动物。藏族人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有专门的地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再选择合适的日子送葬。
冰葬是将死者的遗体放置在液态的氮气中进行处理。氮气在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的极低的温度环境,很快有机组织就会脱水,再利用超声波技术,遗体很快就会变成骨灰。整个过程无任何污染产生。这种条件下产生的骨灰很容易在自然环境中分解。最终回归大自然,实现亡者落叶归根的愿望。
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一种葬法。水葬之法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藏及其附近地区,汉族采用水葬的主要是沿海渔民或个人意愿。
沙葬在新疆沙漠最为流行。先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让它慢慢陷进沙子。由于新疆气候干旱少雨的关系,许多尸体进入沙子很快就脱水,使得尸体长久不会腐烂,有的可以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树葬是把骨灰深埋在一棵的大树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树葬一般没有墓穴,只有标记,在树下放一块石头,石头上钉一块铜板,写上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