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殡葬风俗有哪些,老人去世要做些什么?
一、古老的殡葬风俗有哪些,老人去世要做些什么?
答:民间丧葬风俗习惯
1、指路 ——人死后要举行宗教事仪、指路,在此期间,同时举行系列的活动,让死者到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是享福的地方。
2、丧服——死者一般都穿蓝裤、白布衫。人们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布用平纹,不穿棉衣。儿女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生活用品,都将焚烧掉,不能遗留。
3、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对死者进行告别,但有些区域根据死者的生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二、中国丧葬习俗棺材有画风水画的吗?
中国丧葬习惯,棺材可以你想什么画都行啊,风水画,啥画都可以的,最好让死去的人早点入土,是最重要的。
旧时有棺材画风水的。
现在好像没这个习俗了。
丧葬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
三、没有传统的丧葬习俗,为何说中国文化就没有了?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儒家思想影响,无论是在形似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
在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中,抬棺材时必须有8个人,而且这8个人只能是村子里的邻居,不能是亲戚,自己家人更加不能抬棺材,这种传统习俗传承了千百年,现在即使有很多人出去打工,村里有人去世以后,不少人仍然会选择请假回来帮忙,因为这是一种风俗,也是互帮互助的体现,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8个抬棺材的村里邻居,一般选择三四十岁年纪比较合适,这个时候他们不像年轻小伙子那么毛躁,也不像五六十岁那样的年纪体力跟不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抬棺材的必须是结过婚的,没结婚的基本上不允许上去,所以三四十岁的农村人,大部分孩子都十几二十岁了,农村人结婚早。
出殡的时候,棺材从灵堂一路抬到墓地,这一段距离不管路程有多远,路上棺材不能落地,这是农村抬棺最讲究的事,开不得任何玩笑,也容不得半点马虎,抬棺路上能不休息就不休息,直接抬到墓地里去,如果路程比较远,而且路不好走的情况下,会有人带两条长板凳,专门供抬棺人休息的时候架棺材用,总之,不管如何,棺材途中不能落地。
除了村里面8个抬棺材的人之外,其他的邻居也要跟在棺材后面,随时照看,避免发生意外,抬棺的时候要大声吆喝,相互沟通,同时也是为去世之人热热闹闹送行,家里的子孙,捧着灵位在前面引路,亲朋好友都跟在后面送行。
因为人们最崇尚孝道,葬礼是我们的传统礼仪,所以说没有葬礼就没有我国的文化了。
因为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遗留下来的文物书本大多都是考古发掘的,这些大多都是在一些王公贵族的墓穴里找到的,所以说丧葬习俗是很重要的。
中国的丧葬文化是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她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宗法观念和传统的伦理道德。
丧葬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
四、人死后有什么习俗
地区不同习俗也不同
我是黑龙江人
就给你说说我们老家的习俗吧
去世后三天烧纸钱摆供品 俗称圆坟
七天后烧纸钱 称烧头期
十四天也是烧纸钱 称二期
以此类推至四十九天烧满七期为止
之后每逢初一 十五都可以祭奠
其实多数都是能让活着的人寄托思念
真正让去世的人安心
那就好好的生活吧!
这才是给死去的人最大安慰
五、江西赣州信丰丧葬风俗
初一是不能出门的、初二要去祖坟上烧香、初三过后就去串门咯。初七吃米果。赣南信丰县客家人喜欢以富菜(芹菜)、豆腐下饭。拜祖回家后吃果子茶。荤餐:主要有鸡、肉、鱼等。
六、德州临邑丧葬风俗…………………………
1. 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临邑这个时候已经小敛了。
2. 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原来都是安排人员到亲戚家通知,现在都是电话了,关系近的还是要专人通知,以示郑重。
3. 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招魂简单一般是拿个铁锅爬房顶敲三下,哭三声。
4. 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临邑大都是五七结束。
5. 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临邑这边叫“帐子”,现在基本没有了,大多送花圈,然后就是现金了。
6. 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临邑的大殓就是骨灰撒入棺材,骨灰存在殡仪馆的没这项。
7. 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 出丧择日仪式:临邑县城一般是1天,农村3天,现在基本没有5天的了。
9. 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10. 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11. 还有一项临邑叫“烧门风”(音译,风发音fe,一声),县城附近是在下葬完的那天晚上,有的是在下葬前一天的晚上,要烧纸扎马、车、灵牌,应该是送魂仪式。也是非常郑重的。
码字不易,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