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正文

鼓励家庭成员合葬,提倡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2023-01-14 11:39:12  来源:网络   热度:

鼓励家庭成员合葬,提倡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只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丧葬习俗。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等同胞来说,他们的需求则是实行土葬,忌火葬。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北京生活的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大概有26万人,按照正常的人口死亡率,其每年亡故的人口波动在1200人至1800人之间。那么,北京怎么为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殡葬服务呢?

日前,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北京市区殡葬消费平均达8万元,92%的市民认为殡葬费用价格过高,难以承受。

那么,在北京生活的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有土葬需求的少数民族同胞,亡故后入葬北京回民公墓,需要多少钱? 4000元左右!这是记者从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处得到的数字。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同胞均可入葬回民公墓

“墓穴占地费每平米100元,洗埋体每具30元,下埋体每具30元……”

在北京回民公墓业务大厅的墙壁上,张贴着回民公墓殡葬业务的收费标准。北京回民公墓,是北京市市属的唯一一座回民公墓,位于丰台区芦井路1号 。

据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处处长丹子峰介绍,一位在北京亡故的有土葬需求的少数民族同胞,从殡葬车将埋体运到公墓停尸,然后按照伊斯兰教习俗进行“洗”、“穿”、“站”、“埋”,整个过程的费用在4000元上下。 管理运营北京回民公墓的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处,是北京市民委所属的事业单位。

“这是一整套殡葬服务基本流程的收费,如果亡人家属没有其他额外的需求,这个费用足够了。”丹子峰说。

丹子峰所讲的“额外的需求”,指的是修墓、立碑等事项。

这部分附加项目的收费属于经营性收费,根据规定,可以由殡葬服务部门自己定价。北京回民公墓根据墓碑用材等,将价格分为6档,最便宜的一档为8500元,最贵的一档为23800元。

“可以说,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同胞在北京入葬的负担并不重。”丹子峰说。

另外,根据北京市殡葬补贴的相关规定,凡北京居民,只要不是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或退休人员等已经享受丧葬补助费的人群,皆可按照规定领取每人5000元的丧葬补贴。这样一来,家属的负担还可以更小一些。

1. 为了减少火化带来的环境弊端(具体可以参考维基词条“火葬”,有简单介绍),他们在研究用降温后瞬间回温的方法直接粉碎尸体。

2. 可降解的骨灰盒,用植物纤维制作而成。3. 骨灰与骨灰盒埋起来以后家属可以选择种植植物,时间久了骨灰和骨灰盒就化作养料为植物吸收,原本充满肃穆灰暗气氛墓地充满生机,逝者用这种方式被纪念和重生。

死人占活人地方的矛盾文章和分析已经很多了。那些说什么挫骨扬灰的,难道还认为我们地大物博应该留全尸土葬吗?火葬的弊端显而易见,但是不得不大面积推广是不是有它的道理?如果一定要事无巨细的“尊重”传统文化,那是保守是退步,是不愿意看未来懒得管子孙后代。你真的觉得自己的一把灰值得在地球上永垂不朽么?

应该引进最先进的冷冻葬方式,更科学,更人性化,群众更能接受。

bh,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彡5678

为什么在中华数千年的文化中,一直都是以土葬为主,火葬在史书中甚至鲜有提及。

葬,葬式之一。又称埋葬 。流行于世界各地。 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宗族)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合葬的。墓室大多有不同质地的棺和殉葬品。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墓葬的殉葬品甚丰,甚至有人殉。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葬衍变为多种形式。中国的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土坑墓),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流行;大石墓、瓮棺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石棺葬、砖石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洞室墓,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六朝以至隋唐;木椁墓,始于商代,汉以后少见;船棺葬,战国末期到汉初盛行于四川一带。

土葬的起源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是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土葬的历史

土葬给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同,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观念都一样,即认为死者应保存完尸,“入土为安”,故土葬之俗,长期因袭。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视土葬为最坏葬法的,如藏族民间实行火葬、天葬、水葬,而对患有麻风、天花等传染病人或强盗及受刑而死的囚犯用土葬,认为可以根绝瘟疫流行和惩治罪恶,打入地狱,不得转生。土葬之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传染疾病,故新中国建立后已逐步为火葬法所替代,但至今在偏远农村仍有残存。

为什么一些民族喜欢土葬

我国多数民族尤其是汉族重视土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同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中原的广大地区,土地肥沃,农业文明悠久,百姓世代以农为主,视土地为生命之本(有地则生,无地则死),他们认为人死后埋于土中,是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办法,所谓“人土为安”成为汉人的信念,影响至深。

2、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汉族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3、土葬对封建制度而言,土葬最能表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只有土葬才能长久地保存死者生前的权势和地位,如雄伟的墓体,各种墓碑、石人、石兽及其它附属建筑。只有土葬才能经常在墓前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表示生者对死者的追悼之情,又显示了豪华的排场和满足宗法政治的需要。

土葬的形成

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人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以上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人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土葬与鬼魂观念有密切联系,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种用具二食物、装饰品等,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

土葬的礼仪

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种传统的丧葬观念至今对人们仍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大心理和思想障碍。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死是有灵魂的,出于对死者(包括灵魂)的尊重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