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正文

关于中国的葬礼习俗,在各个地方都有什么不同呢?

2023-01-13 07:06:55  来源:网络   热度:

关于中国的葬礼习俗,在各个地方都有什么不同呢?

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各地有自己习俗习惯,不管是婚嫁、丧葬等,都是有一点差别的。

有的地方老人断气之后,首先放一个大一点的鞭炮,大家听到鞭炮声就知道谁家老人去世了,就会主动去帮忙料理老人后事,首先把去世老人从床上抬到地上,在地上铺上麦杆,上面放一条老人盖过的被子,把去世老人尸体的停放在上面,一般是头西脚东,然后脸上盖白布,由去世老人儿女给老人洗身换老衣,换完老衣把去世老人放入棺材里。

把入棺做完后,由去世老人儿女与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商议怎么为老人办后事,首先选一个本门长辈和有头面的人作为丧事总管,由二人与去世老人儿女商议丧事细节,丧事细节定下来后,一切丧事由两个总管出面办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子女只需要拿出办丧事的费用,其他的儿女不用担心。

一般在家停留三天就出殡,所以出殡头一天夜晚就要盖棺盖棺前去世老人的儿女、晚辈、亲戚好友都要围着棺材走一圈,目的是再见去世老人最后一面,盖棺现在用的是铁钉,就是用铁钉把棺材盖钉在棺材上。

坟地位置一般由丧事儿女与本门长辈或阴阳先生确定,葬前打井坑,我地是由九个人组成的“打井坑班”,棺材抬到后,孝子跪在坑前,由打井坑的九个人把棺材放入井坑里,定好棺位,然后用土封上。

去世老人安葬后,前3天,每天晚上子女到坟上烧纸钱,第三天上土圆坟,孝子守父母的孝3年,3年内,春节不贴春联,第三年后才能贴红联。

现代城市的葬礼都差不多,大部分都已经简单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真正的丧葬文化在农村,一个省内就可能有几十种丧葬习俗。

有谁知道客家人的殡葬习俗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丧葬习俗则研究得较少,此文则尝试对客家丧葬习俗作一较全面的表述以增进世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客家人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客家人的喊惊习俗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小孩生病时就要由孩子的母亲及其他中老年妇女烧香烛喊惊,认为小孩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孩子的肉体,及时叫回灵魂孩子就平安无事了,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

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

客家人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做善事能够荫子荫孙,今世不好死后也能得到好报,这便也是客家人重视丧葬礼仪的原因之一。客家人的丧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传统,以土葬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后随着政府的倡导逐步实行火葬。

另亦有合葬、捡金、做生意、野葬等习俗。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视,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

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这种礼仪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极富人情味,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

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如在江西省赣县湖边乡一带农村,人们到了60岁时便要为自己的后事准备棺木,完成时还要大摆酒席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棺木置放于大厅的楼梁上,当地农村俗称“寿木上座”。客家人对送终一事相当重视,并以没能跟老人说上话为终身遗憾,所以闻说父母或其他至亲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赶回,出门在外的亲属们即使不远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赶回,尽最大可能见上最后一面,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是为“送终”;老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老人穿上,称“着寿衣”。

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件衣服,下身穿四件裤子,人一断气,子女立即烧纸钱、焚纸轿,放声悲哭,是谓“送终”,同时还要赶往亲友家中报丧。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龙岗客家人丧葬习俗称之为“二次葬”,于逝者入土七、八年后,请人掘土开棺,其时尸体的皮肉内脏等软组织已腐烂殆尽,仵工将骸骨拾起,装在一个特制的陶瓮(俗称“金瓮”或“金塔”)里,择定吉日,将“金塔”安放于风水宝地中。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客家人所强调的风水宝地要义有三:

一是要有龙势。即山脉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罗列有序、奔腾有势等;来龙之势的大小主导着富贵的等级及人丁的兴旺。

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用;局主导功名官禄。

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

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

因此,为寻得风水宝地,他们宁愿等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若一时间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

这种暂时寄存“金盎”,俗称“寄岩子”。据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记载:“长乐、和平滋不忍弃亲于土之说,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后葬者,或葬不数年,惑于风水,启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兴宁,“纳骨于瓦瓶,名曰金瓶,迁葬而之它……亦惑于地师,数数迁易。……”到了清代,这种风气更是盛极一时。《嘉应州志》记载:“葬数年必启视,洗骨,贮以瓦罐。至数百年远祖,犹为洗视,或屡经起迁,遗骸、残蚀止于数片,仍转徙不已。甚且听信堪舆,营谋吉穴。”清人张新泰《粤游小志》载:嘉应州一带:“粤俗惑于风水……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捡骨,谓之洗金。”风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的主要原因,台湾客家人的二次葬便被称为“捡风水”,在梅县丙村二次葬则被称为“做风水”。客家丧葬中,一家丧事,众人相帮,完全是义务的,不收取任何报酬。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的墓穴讲究风水,由职业风水先生和丧家一起选定,客家人的墓穴外观很像五凤楼的形状。丧葬器物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棺材,棺材二字与官财谐音,寓意升官发财,客家人自古有为官的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浓厚,在农村,几乎每位农民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也有人由于其他原因死后要被火化了,但是也会在死前吩咐子孙将自己的骨灰装在棺材里,他们都喜欢这种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尸首的完整,寓意深远,因此,在棺材的制造上,客家人也颇费工夫;客家人的棺材也称寿木、老屋、寿床等,用于装殓逝去的人。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痈栋澹ㄖ腹撞),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

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闽西客家人给死者盖上出嫁女儿送的白色面布,头侧放一盏长明灯,米饭一碗,蛋一个,饭上插筷子一双。日夜轮流守候,切忌狗猫接近。遗体四周撒些石灰,以防虫蚁。客家人的习俗,未过花甲而身亡的称“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几块木板钉成棺材状,俗称“火板子”,将其安葬。

客家丧葬文化,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逝者的尊重,对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荫子孙后代的重要仪式,是古代客家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

客家人非常重视殡葬礼仪,一般殡葬当日早上,死者(女)的外家孙来吊祭,一般男性、女性亲属都可来,但女性要来三个或五个,只能是单数。外家孙到来时,死者家人把花圈拾到门前,燃点鞭炮,孝子孝孙跪下相迎:灵堂门外放八仙桌,用布幅围起。

孝子孝孙首先为外家孙斟上第一杯酒,外家孙接过后首先祭天,泼向空中。第二杯酒泼在地上,叫祭地。如果死者的丈夫早己去世,外家孙接过第三杯酒,把条布全部掀起来反铺在桌上,把酒杯放在上面;如果死者的丈夫仍在世,外家孙就只把条布的一角掀起铺在桌面的一角、把酒杯放在上面。这时、外家孙就要说一些吉利话,如“一刻遭丧,晚年吉庆”等,然后把孝子孝孙扶起来,一起进灵堂去,孝子孝孙上香,烧纸钱。

客家人一般人家会把老人的遗体放在帷布后,不让人看,他们认为给人看见了老人的遗体会给自家人带来厄远,但是外家孙如果认为老人的儿孙平日对她不好。有虐待嫌疑的话,外家孙有权要求“验尸”,看老人是否被儿孙虐待;解放前外家的权利更大。如果外家认为老人的儿孙虐待了他家姑婆,就不“开锣”,不让把老人拾上山埋葬。外家势力之大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唱仪的礼生在主持行祭时,对孝子孝孙唱“脆、拜、起”,面对外家只能唱“拜、起”,不能唱带有强迫性的“跪”。如果死者是男性。一切由屋长做主,解放前多由族长做主。之后便是请道士做“起师”,做完“起师”,由外家或屋长开锣,把死者的棺木从灵堂抬出,就在屋外宽敞的禾堂。客家人一般在上午开锣,只有那些“半口(Lok3)于毁”(即不到高寿就去世)的人才在下午开锣出殡。开锣时由礼生唱仪,唱“起擂”,外面的乐队就打锣;唱“掌号”,外面就吹笛;唱“发引三声”,就打三响鞭炮;唱“孝子孝孙请跪”,孝子孝孙都跪下;唱“孝子孝孙请洗”,孝子孝孙就把手浸入用丝芽、抹药浸过的水中洗。然后死者的女性亲属抚棺痛哭,并用草纸擦拭棺木,之后,把鸡肉、猪肉、鸡蛋等祭品放在棺本上,请出死者的神主牌位,这叫做“祭寿头(棺材)”。

这之后由道士把孝服分发给众人,叫“成服”。道士先把孝服送给外家孙,再由外家孙传给孝子孝孙。孝男穿麻衣,长子长孙头有三个棱的草编孝头口,其他孝男头戴两个棱的孝头口,孝子孝孙穿麻草鞋,或者打光脚,把不穿的麻草鞋系在腰间。死者的长媳穿麻衣。其他孝媳孝女穿白衫。在过去,孝服全都是用席布做的。长子、长孙、长媳及其他亲属的孝胶部分得清清楚楚。现在则简单多了,一般穿白衫就行。甚至有的亲属只象征性地在腰间围块麻布。着好孝服后,道士们开始表演“拜四方天地”,道士们穿着有道袍,有僧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他门从东面始拜,再向西、再向南、再向北。拜完四方天地,由一位专门从陆河县请来的有名的道士带着孝子孝孙“绕棺”,此时棺木已用塑料布包扎好,上面再搭上布、毛毯或被面。道士手拿“召亡竹”,围着棺木绕行,身后跟着孝子孝孙,道士统一阵便停下,唱死者的辛劳,劝解孝子孝孙要孝敬父母。道士唱得声情并茂,他的唱词以引哭孝子孝孙为好,而在孝子孝孙这一边,却要强忍悲痛,尽量不被道士的唱词唱哭。死者的长子长孙手持哭丧棒,死者为男性时,棒为桐木制,死者为女性时,棒为竹制。称为“男桐女竹”,它象征着“男节在外,女节在内”,意即男人的气节表现外在的为人处事上,又一说男人主外,所以其气节表现在家庭之外、而女人的贞节表现在家庭之内,女人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之所以会选桐本和竹子,是因为桐木的结在树干上。竹结在竹子的内部,以“结”来话“节”。

绕棺之后,由道士表演“跑五方”,这时所有的道士齐上场。由一道士带头,满场游走。领头的道士手拿宝剑,劈开前路,好似带领众道土与妖魔邪鬼战斗。扫完妖魔、开始行祭。行祭由礼生和执事主持,他们都穿着白色的长衫,礼生更要戴白棺。行祭分几堂分开拜祭。孝子孝孙一堂、女方亲戚,即外家孙一堂。男方的房长、其他亲戚一堂。一般一堂拜祭要半个小时。

送莽队伍返回之后,帮工煮些猪肉汤让孝子孝孙明,名为“食禄汤”。吃午饭之前,由道士主持“下马引亡安灵”,把死者的灵魂招回来,好让它听经超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