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茶文化特征?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茶文化特征?
中国是茶叶的最早发源地,有着近四千年的茶历史,其产茶范围广泛、饮茶历史悠久、茶艺精湛。
关于茶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一书中,书中讲到神农为了找到对人类有益的植物,尝遍百草,中了很多种毒,最后找到茶叶解了毒,这里茶叶最开始是被当做解百毒的药材。后来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茶叶还被当做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物。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品尝到茶叶醇厚的滋味,并体会到了茶叶带给人的精神的愉悦,茶叶才作为一种饮品被广泛流传下来。同期孔孟儒学所提倡的“仁政”等思想深刻影响着茶文化~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特点?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总结与交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帛画、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和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和其他乐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音乐艺术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取得许多世界领先的成就,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值得我们自豪。
三、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有什么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主要特点:
1. 儒家思想兴起: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得到推广和传承。儒家的重要思想包括仁爱、礼制、孝道等,影响深远。
2. 道家思想兴起:道家学说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扬光大,主张天道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制度化和形式主义。
3. 易学大行其道:《易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流传和应用,并成为了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易学注重象数解释、卜筮预测和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研究。
4. 文化多元性: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分裂、诸子百家并存的时代,各地区各流派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方向,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5. 化境追求: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如楚辞、诸子百家等,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和意境上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创新,追求独特的美学境界和审美价值。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特点呈现出多元、创新、兴盛等特征,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四、为何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那么繁荣?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却空前繁荣,其中先秦诸子对中国精神影响之大,无论怎么估价都并不过分,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一直影响到现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启蒙,可谓“东方既白”。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人盛言三代。三代既是三个朝代,也是三个彼此平行的地理板块。夏、商、周三分天下,最后一统于西周。西周是三代的集大成者。后来,西周亡于犬戎之难,中国陷于分裂。历史学家把平王东迁到周室灭亡的历史称为东周史(前770—前249年),并把周室既灭到秦统一前的28年加上去,积549年,分为前后两段,前面一段是春秋史(前770—前476年),后面一段是战国史(前475—前221年)。
怎样以出土发现的物质资料来展现这段历史,又从思想史的高度来思考这段历史,无疑是个有趣的话题。
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首先,这段历史,特点是国土分裂。孔子不满其当代政治,首先是这一点。
司马迁作《史记》,涉及这段历史,他有两个年表,一个是《十二诸侯年表》,一个是《六国年表》。《十二诸侯年表》本之《春秋》,名为十二诸侯,列出的国家却是十四个,它是以周、鲁的纪年为经,而以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十二国的纪年为纬。《六国年表》本之《秦纪》,名为六国,列出的国家却是八个,它是以周、秦的纪年为经,而以魏、韩、赵、楚、燕、齐六国的纪年为纬。这些国家,不仅有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为证,也有出土文字材料为证[当然,表中没有列入的国家还有很多,如从陕西东迁的虞、芮、虢,滹沱河流域的鲜虞—中山,淮水流域的南淮夷(如江、黄、徐、钟离),山东半岛的泗上诸侯(如薛、莒、邾、滕),以及僻处江汉的邓、曾、鄂]。当时,器物也好,铭文也好,各国有各国的特点,只有经过分国研究,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东周列国的兴衰,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周室东迁,晋、郑是依,晋、郑地位最高。秦襄公护送平王有大功,秦亦因此而崛起。当时,郑、虢是王朝的左右卿士,郑、虢争政,是乱之所起。乱子是从王畿的内部闹起,逐渐扩大到周围的诸侯国。
第二,齐、鲁、晋、卫、燕是周初封建的五大诸侯,但春秋晚期,鲁、卫衰落,北方大国是晋、齐、燕,南方大国是楚、吴、越。南北对抗,主要是晋楚之争。孔子周游列国经过的曹、卫、宋、郑、陈、蔡都已沦为小国。
第三,战国时期,很多小国还在,有些甚至延续到很晚,但战国晚期,最后剩下的大国只有七个,齐在东,楚在南,秦在西,燕在北,三晋(韩、赵、魏)居中。秦灭六国,先灭周,次灭三晋,后灭楚、燕、齐。
孔子做周公之梦,梦想恢复西周大一统,但再造中国统一的却是秦始皇。
礼坏乐崩,上下陵替
这是孔子批评的另一现象。考古学家讲这一现象,常以东周时期的用鼎制度为例,而东周时期又主要以楚国的用鼎制度为例。所谓“僭越”,主要指东周时期诸侯卿大夫随葬铜鼎的鼎数超越了身份等级。
这个问题很复杂,恐怕应做进一步探讨(李零《楚鼎图说》,收入拙作《入山与出塞》)。
首先,现已发现的楚鼎多出自墓葬,未必与礼书记载庙堂祭祀的用鼎制度完全相同。这些鼎至少可以区分为五种:
1.无盖大鼎,一般只出一件或两件,自名“鑐”(这个字应如何隶定和释读,目前仍有争论),用以盛放“胖”,即半扇牛肉或猪肉,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末年,规格最高。
2.平底大鼎,一般为列鼎,往往撇耳束腰,饰垂鳞纹(这种鼎仍带有西周中期垂腹鼎的某些特点。同一时期的秦鼎也有这种古风),有些还带盖,自名“登鼎”(登字或加皿旁)或“升”(带鼎旁),用以盛放“牲牢”,即牛、羊、豕、鸡、鱼、腊等成套的牲肉,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末年,规格次之。
3.矮足中鼎,一般为列鼎,深圜腹,矮蹄足,捉手盖,自名“繁”“盂”“石也”,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带有过渡性,规格又次之。
4.高足中鼎,一般为列鼎,可能从前者分化,特点是有细长的足,自名“鐈”,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末年,春秋晚期,多圜腹撇足,战国时期,腹变盒状,足变直立,规格又次之。
5.高足小鼎,一般为列鼎,特点是腹作圆盒状,三足直立,应即从前者分化,规格最低。通常所说的楚鼎主要是这一种。
上述五种鼎,第二种鼎确实是升鼎,但第一种鼎未必是镬鼎(以镬自名的鼎目前只有哀成叔鼎。哀成叔鼎是一件小鼎),后面三种鼎恐怕也不是羞鼎。镬鼎是烹牲的鼎,升鼎是载牲的鼎(礼书也叫牢鼎),镬鼎烹牲,牢鼎载牲,一一相对,都是列鼎。羞鼎是盛庶羞的鼎,庶羞指肉、菜搭配调和五味的美食,即各种羹。这种鼎的出现可能要晚一些。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鼎,根据遣册,就是盛羹的鼎。
我理解,当时的礼乐制度是从最高一级逐步递减。规格最高的墓葬,几乎全用铜器,器种最全,器形最大,纹饰最精美,但卿大夫和各级官员的随葬品,往往用仿铜陶器代替按礼制规定不能使用的贵重器物。这种用仿铜陶器“过把瘾”的组合才是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
我们讨论“僭越”,恐怕要从器物组合的总体着眼。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19世纪,汤姆森(Christian Jurgensen Thomsen, 1788—1865)创石器、铜器、铁器三期论,初衷是为博物馆的展陈服务,后来被广泛用于考古分期。这种分期只是粗线条。不仅三种材质有交叉,而且三种之外,还有其他材质。
春秋战国,出土器物,材质极为多样,陶器、石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漆木器、丝织品都很流行,器物组合异常复杂。
过去,中国史学界讨论古史分期,春秋战国说是把铁器的使用当作标志。学者强调,春秋以来,特别是战国时期,中国已进入铁器时代。但他们说的铁器时代,其实只是说,铁器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并不等于说,铜器已退出使用,更不等于说,当时只有这一种材质。
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以块范法冶铸的青铜礼器为最大特点,商代西周达到高峰。其传播范围,北至于辽西、内蒙古,南至于广东,西至于甘青,东至于山东半岛。你要问商周文化的传播范围有多大,这是最好的回答。春秋战国,中国的青铜文化仍然灿烂辉煌,但礼器仍以青铜为主。
铁器在中国出现,新疆比内地早。商代已有陨铁刃的青铜兵器(如平谷刘家河和藁城台西的发现),西周也有(如浚县辛村的发现),多属偶然发现。两周之际,开始有块炼铁和块炼渗碳钢,春秋早期开始有铸铁,这才是铁器时代来临的真正标志。但东周铁器主要是作兵器、工具和农具,并未全面代替青铜器,更没有代替青铜礼器。
战国时期,除去青铜器和铁器,还有其他材质的器物。如贵族使用的奢侈品,很多小件器物和饰件,或用金,或用银,或用玉,多有发现。
金器和银器,最初多发现于边地,而不是中原。早期发现,多为发笄、耳环、臂钏、腰带一类小件饰品,以及马车和器物的表面装饰,很少用作容器。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中原各国开始出现金容器(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金杯、金盏和绍兴陂塘306号墓出土的金)。银容器(出土发现多为小银匜)的出现可能晚一些,恐怕要到战国中晚期。
另外,战国时期,漆木器和丝织品的发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较前有明显的提高,也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
工艺发展的特点
春秋铜器,早期继承西周,无论器种,还是造型、纹饰,都与西周晚期相似。器物组合以鼎、簋、壶、瑚(旧称簠)、盘、匜为主,纹饰流行窃曲纹、重环纹和波带纹(据大河口出土器铭应正名为“宝山纹”),中期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真正出现大变化,还是春秋晚期。春秋晚期,随着晋、齐、燕在北方崛起,楚、吴、越在南方崛起,许多新器形、新纹饰和新字体开始出现。战国以来,更是另一番天地,各国铜器的独特风格变得更加明显。
这一时期,有许多新现象值得注意:
1.失蜡法:中国青铜器是以块范法为特点,与西方流行的失蜡法形成对照,但春秋战国时期,失蜡法的器物多有发现,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楚王酓审盏、淅川下寺出土的铜禁和盱眙南窑庄出土的陈璋壶就使用了失蜡法。
2.锤揲法:锤揲法也是西方金属工艺的一大特点。中国的金银器,哪些是范铸,哪些是锤揲,因为缺乏检测,很多情况还不大清楚,但战国时期,锤揲法应当已经出现。例如山东临淄西辛大墓出土的裂瓣纹银豆,其盒体部分就是锤揲而成。
3.鎏金银:战国时期很流行。这种工艺,古人叫金涂、银涂、金银涂,明清才叫鎏金银。
4.错金银:战国时期很流行。这种工艺包括若干工序,如铸刻凹槽,嵌金银片或金银丝,然后锉平。错红铜和错黑漆属于类似工艺。
5.鋄金银:马家塬西戎墓地是近年的重大考古发现,很多车马器,装饰极为华丽,不仅使用鎏金银、错金银(我怀疑,秦国的错金银器和洛阳金村的错金银器可能是受西戎工艺影响),而且使用鋄金银。所谓鋄金银,是以金箔片或银箔片贴在铜器或铁器上,往往为动物图像。
6.镶嵌宝石:商周时期,中国工艺有镶嵌绿松石的传统,没有镶嵌宝石的传统。镶嵌宝石是西方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是从战国时期才流行于中国。
7.线刻工艺。春秋战国以来,细线錾刻的纹饰也开始流行。
8.却置器盖和双合器的流行。却置器盖是从商周方鼎发展而来,最先用于盨,后来推广于各种器类,有矩形纽、环形纽和兽纽等多种。盨是典型的西周双合器(出现于西周中期偏晚,流行于西周晚期,春秋时期罕见),瑚是典型的春秋双合器(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晚期仍有),敦是典型的战国双合器。
战国铜器,纹饰两极分化,一方面细密繁缛,一方面素无纹饰。前者不仅包括通常所谓的蟠虺纹、蟠螭纹和各种几何纹,也包括细密画式的狩猎纹、燕乐纹和攻战纹。
文字发展的特点
中国传统,最重文字。史官文化特别发达,书写系统特别强大,因此有数千年不曾间断的历史记录,留下的史料浩如烟海,世界各国,罕有其匹。
中国文字分两大类,日用文字是写在简帛类的软材料上,纪念文字是铸刻在金石类的硬材料上。前者易朽,保存不易,以往发现比较少。研究古文字,过去是靠甲骨金文,以及陶文、玺印文和石刻文字等零星材料。
东周甲骨,目前有一些发现,数量很少,没有文字。但东周金文却数量可观,与商代西周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商代铜器往往没有铭文或只有短铭,短铭多为以地为氏和以官为氏的族氏徽号,外加日名。
西周铜器多为家族铜器,铭文变长,或记祭祀祖考,或记媵女嫁妹,或记官爵册命,或记军功受赏,或记土田交易,或记诉讼获胜,皆与家族荣誉有关。
春秋铜器,特点是喜欢自报家门,说自己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这种铭文的流行,恰好说明,世族分衍,血缘稀释,他们已经离开自己的祖先越来越远,古代的族姓制度正日益解体,姓氏合一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战国铜器,刻铭增多,铸铭减少,开始出现物勒工名的现象。物勒工名,不是现代的发明注册,而是体现三级监造的工官制度。很多铜器都是由官方监造,陈放或收藏在宫庙、府库和衙署,而不再是西周时期的家族铜器。
简帛古书,历史上有多次发现,对古代学术有巨大影响。但爆炸式的大发现,离我们很近,主要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也就是最近的二三十年。大批战国古书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先秦诸子翻开了新的一页。
楚简《老子》
战国文字研究,起步较晚,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它的第一步工作就是为文字分国。王国维写过一篇短文,《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观堂集林》卷七,1—2页,收入《王国维遗书》第一册,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他把战国文字分为东西二系。秦国文字直接继承西周,属于西系;六国文字是西周文字的变种,甚至保留了一些更古老的写法。
20世纪,商代甲骨文的破译是靠宋以来的金石学,宋代破译商周金文是靠汉代的古文之学,汉代古文之学所谓的古文是简帛文字。现代简帛学的兴起,其实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回归。
百家争鸣:道术将为天下裂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有个著名说法,“轴心时代”(Axial Period)。他说,公元前800—前200年,特别是公元前600—前300年,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出了一批“圣人”,如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宗教先知,伊朗的琐罗亚斯德,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等。有趣的是,这段时间,恰好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雅斯贝斯把这一时代看作人类思想的关键性突破,他更强调的是宗教性突破,但中国的先秦诸子对宗教的关心却相当有限,特别是孔子,更是一位“不语怪神,罕言性命”,非常理性,非常热衷现实政治的人。
春秋晚期,中国出了个孔子,随后又有墨子、老子、庄子等一批思想家出现,后人称之为“百家争鸣”。搞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的人喜欢说,这是中国的“轴心时代”,知识分子的春天,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但当时的人可不这么认为。
首先,当时的执政者就很不满意,觉得混乱,不能定黑白于一尊。
其次,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很不满意,觉得其他派别挡了自己的道。
更何况,这是个率兽食人、杀人盈野的时代,当时的老百姓更不会说,这是什么黄金时代。
当时,大家没有共识,唯一的共识是“天下无道”。正是因为“天下无道”,大家才各讲各的道。《庄子·天下篇》不是讲了吗?“道术将为天下裂”。秦汉时代,人们也把春秋战国视为乱世。
乱世出思想,但没人喜欢生活在乱世。
东方既白: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尽管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却空前繁荣。《三国演义》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大开大合是在这一时期,思想空前活跃,自在情理之中。
研究中国思想史,谁都绕不开先秦诸子。所谓先秦诸子,其实就是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一部中国思想史从何说起,毫无疑问要追溯到这个时代。
研究先秦诸子,以现在的水准而言,恐怕离不开简帛古书。简帛古书,目前所见,最早的材料正是属于这一时期。我们以当时的材料研究当时的思想,如与古人面对面,这是何等幸运。
先秦诸子对中国精神影响之大,无论怎么估价都并不过分。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一直影响到现在。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摆脱中世纪宗教大一统,从教会专制统治下获得解放的运动,英文作Enlightenment。Enlightenment这个词有双重含义,既包含投射光明,照亮黑暗的意思,也包含启迪民智,让他们从糊涂人变成明白人的意思。
中国传统,特点是国家大一统,宗教多元化,只取经,不传教,整个文化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我们不需要通过文艺复兴,就能接续我们的“希腊—罗马”。我们也不需要宗教改革,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宗教大一统。这一传统的形成是个酝酿很久,非常复杂的过程,原因很多,不再详说,但至少有一点不能忽略,我们曾经拥有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所有古代思想家能够想到的问题,该说的他们都已说到,并为后来的探讨留下了足够的余地。
五、如何发展殡葬文化,发展殡葬文化意义?
殡葬文化应该从关怀生命开始,人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死亡是必经之路,殡葬是生命的最后历程,以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的自然。殡葬文化随不同民族各有差异,都应以亡者安乐,生者安心去做。
认识殡葬文化,也就认识生命本质,正面对待世间生死无常变化。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风貌?
春秋战国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铜铭文(金文)及石鼓文代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风格或苍劲古朴,或清秀典雅,具有特殊的美感,为后世所珍重。盟书、简册,无论是丹书或朱书,其字体又别具风韵。如侯马盟书,刀锋笔痕明显,转折顿挫有力,线条粗细略有变化,入笔出笔形成蚕头,有人称之为 蝌蚪书 ,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玺印文字为后来的印章篆刻艺术提供了最早的典范。
七、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有哪些特点?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儒家 儒家伦理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他建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伦理理论与道德准则。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 和做人的根本原则,礼是人行为的根本原则,仁是内心的德性,礼是外在的规范。孟子对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 ”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提出了性善论,确立了主观伦理精神。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心,具体表现为“恻隐 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种“善端”。扩充“善端”,便发展为仁、义、礼、智 四种道德。荀子对孔子伦理思想中的“礼”作了进一步的阐发,确立了客观伦理精神。“礼”是“天理”、“人情 ”、“国法”三者的统一。主张性恶论,讲究化性起伪...
八、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文化思想?
大家好,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统称为诸子百家,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三大显学
三大显学,分别是儒家、墨家,和杨朱学派的道家。
显学是指一时在社会上处于热点的、显赫一时的学科、学说和学派。
1.《韩非子》的《显学》篇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家是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指导思想,重视科学实践,对自然科学与技术影响很大。
儒家是中上层世袭贵族阶层的指导思想,喜欢坐而论道,形而上,脱离实际生产活动。
2.《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是战国时杨朱与墨子(墨翟)的并称。
杨朱强调“为我”,人首先要自爱,自尊,自重。
墨子强调“兼爱、非攻”,大家都是人,做人不能太自私,出来混的,迟早要还,多积德行善。
3.韩非子曰: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就是孟子一派),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二、九流——道法墨、儒、纵横、名、杂、农、阴阳
一般传统地说,我国古代对东周时期的文化思想的统称就是九流——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纵横家、名家、杂家、阴阳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
1.道家思想的世界观最宏大,代表人物是老子(老聃李耳)、杨子(杨朱)、列子、庄子等。
2.法家思想追求法治,实际创始人是春秋时的管仲。代表人物分别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
3.墨家重视自然科学和组织底层人民,努力奋斗,改变命运。
4.儒家追求人治,喜欢神话上古的尧舜,并以此来宣传人治的好处,实际我们可以从《竹书纪年》中看到,上古尧舜并没有儒家宣传的那样圣贤。
5.纵横家,用现在的看法来分析,其实就是外交家和战略家。分为连横派、合纵派两类,前者是强国的称霸哲学,后者是弱国的生存哲学。
6.名家。民间的法家,相当于现在的各种律师。
7.杂家。各种思想都有的流派。
8.农家。农业文明时代的技术流派。
9.阴阳家。朴素的地理和自然科学流派。
三、兵家四派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1.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就是我们平常熟知的战略战术,其含义最广,从多方面阐述战胜之法,。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吴子》等。
2.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主要指战术方面的运用,非常重视战机的把握,和对战局态势的了解。代表作有《尉缭子》。
3.兵阴阳者,“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指的是左右战场的地理、天象等外在环境因素,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天时”、"地利",代表作有《孙膑兵法》。
简单说,就是地缘战略学派,思想范围包括现在的军事地理学、陆权论,甚至可以说包括《海权论》等。
4.兵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利攻守之胜者也。”指的是士兵单兵训练、武器装备等的创新发明和使用方法等。包括征兵对士兵的选拔、部队的日常管理方法、军纪,带兵心理学,以及战马的饲养、军事医疗、军粮开发后勤保障等一切军事基础学说。简单说,就是兵器的创造、制造和应用,所以,鲁班(公输盘)其实就是这一流派的。
总结:《吕氏春秋》:“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杨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九、探索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瑰宝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不仅见证了诸侯国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战争,也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儒家思想到道家哲学,从兵家战略到法家政治理论,这些思想流派都在这个时期诞生并影响了后世。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智慧与魅力的历史时期吧。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的乱世
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的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孔子、孟子、管仲、晏婴等。他们不仅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大潮
战国时期(公元前481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统一。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哲学、伦理等诸多领域。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大师,他们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价值观,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理念,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兵家思想: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思想,强调战略战术的重要性,对中国的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 法家思想:以商鞅、李斯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强调严格的法律制
十、如何自学春秋战国时期汉字?
春秋战国的时间跨度太大,不清楚你说的哪种。字比较多,结论直接看最后也好。
首先要说汉字的概念,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属于表意文字的语素音节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语素,而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的文字系统;表意文字是文字萌芽时期的产物,是相当原始的,并不能用于记录语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刻符、岩画、文字画和图画字。
汉字作为汉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发明的那天起,直到现在一直被中国人使用。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开端,所以我们通常说汉族有5000年文明史。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非常精确的数字。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达到惊人的85000字。
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其中异体字占比最多(一个字多种写法相互之间称为异体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下面说下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感觉跑题严重,但是不说又没有一个铺垫,简单说整个汉字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此外,汉字不可能一产生就很完美,就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
比如说我们所知道的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仿宋、扁宋等。
放几个图看下
图片分别为月,中,门。
废话太多,了解完起源,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上大致是大篆、籀文、小篆和六国文字。
战国文字:“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秦国文字,汉字发展的主流。
六国文字,地域差异大,不反映汉字发展轨迹,是支流。
那以主流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学习下小篆就可以了,没事自己写写也蛮陶冶情操的。
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文字,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等。
小篆也称秦篆,相传为秦相李斯所创,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
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
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
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
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包拯)
篆书作为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小篆的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峄山碑》、李阳冰《三坟记》等。
清钱泳《书学·小篆》曰:“学篆书者,当以秦相李斯为正宗,所谓小篆是也。惜所传石刻惟有(泰山》二十九字,及《琅娜台》刻石十二行而已。”按语:《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为小篆极则。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一般说来,篆书临摹难度要大于其他书体,这主要是由于篆书与我们相距太遥远,必然会对我们今天的理解与判断带来隔阂,古代对临习篆书技法的相关书论太少,当代又缺少系统而实用的篆书临习技法方面的读物,加之篆书的临摹与创作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因而当代的篆书创作一直弱于其他书体。
(一)用笔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
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三昧。一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笔,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墨干。用笔要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故而,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圆通劲健的力度来,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
当然,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
二 结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官方统一的文字。小篆体势修长,讲究对称,笔画停匀,用笔起收不露痕迹,体态端庄而妍美。自秦以后,历代的书法家大都把秦篆奉为圭臬,取修长的纵势为体貌。唐代李阳冰为篆书者楷模。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铉,宋代有张谦仲、喻湍石均为其时的篆书大家。元代有赵孟頫、吾衍、周伯琦、吴叡,各以篆书擅名一时。明代徐霖则饮誉当代。降至清中叶后,王澍、丁敬、钱坫、洪亮吉、孙星衍、莫友芝、杨沂孙,乃至近代罗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脉,皆规模“二李”(李斯、李阳冰)——起笔藏锋敛毫,行笔中锋,收笔多垂露,笔画停匀,讲究对称,字型方整,结体疏松古拙。这些篆书名家或师《石鼓》、或参钟鼎籀书,虽然评者誉称其篆书“远接前秦”、“情参钟鼎”,然而,大致工致多于神情——用笔、结字均未能突破前贤的藩篱。
萧退庵老人认为小篆“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可谓一语道破了篆书的结字特征。因此,在习篆时,应以方楷一字半为为宜。将篆书写扁写方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这首先要练就过硬的手上功夫,并且要多从汉碑篆额的篆书上去感悟。同时,在临习书篆时,必须以“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能容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结字达到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以疏为风神,以密为老气,这样就能想方就方,想圆就圆,要长就长,要扁就扁,随心所欲,无所不宜了。
另外,还要考虑字形的取势。一般来说,取势是字形生动与否的重要一环。就篆书字势而言,应该追求端庄雅正,字形的高度比例以及字形与垂脚长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适度。如此于展纵间兼取横向之势,便能于一字之内、字字之间,得舒展跌宕而又顾盼之情。再结合以中锋用笔为主,偏锋、侧锋并用,收笔多侧锋,悬针、垂露兼融,笔画间注意搭接的装饰意味诸方面,兼工带写,篆书“取势”、“具情”的新面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篆书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代表的篆刻传国玉玺---鸟虫形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学习书法就需要工具,除了笔墨纸砚,还需要指导,自学必不可少的就是书了,这涉及到非常多的摹本、拓本,自己注意收集。
篆书推荐碑帖:
大篆:《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石鼓文》。
小篆:《泰山刻石》、《峄山碑》、李阳冰《三坟记》、吴昌硕篆书、吴熙载篆书、陆维钊篆书、杨沂孙篆书、邓石如篆书、赵之谦篆书、《仇高驰篆书千字文》。
另外推荐一本小白级别的书,比较适合初级入门:《篆书学与用》, 黄四德,江西美术出版社。
好多资料是网络上找的,非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