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是什么文化?
一、商周时期是什么文化?
(1)商朝
天文: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闺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
数学: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万的数字,明确的十进制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
光学知识在很早就得到应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
音乐: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
宗教:据商代的甲骨资料来看,殷商时代的万物崇拜依旧盛行,信仰对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对象。但这些自然神祇仍属于万物崇拜,变化有限,比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
(2)周朝
思想:周朝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法、墨、兵等各家学派百花齐放。
绘画:周朝文献记载是颇为丰富的,特别是壁画。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楚国的诗人屈原《天问》反映的内容,可以窥见当时壁画所曾有过的巨大规模。
雕刻:周朝时期雕刻技艺远不如同时期希腊雕刻的水平,大型的具有独立意义的雕刻作品尚未发现,当时的雕刻作品主要是随葬的泥木俑、玉石雕刻品,制成动物形、人形的青铜器和漆器及其它工艺美术品。
二、商周时期青铜文化有什么特点?
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特点主要有:风格古朴大气、造型美观精致、技术精湛。
三、大汶口文化是夏商周时期吗?
不是。大汶口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当时正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后期,山东大汶口氏族墓葬中,出土的男子随葬品多是农具,妇女随葬品主要是纺轮和装饰品。这反映了当时男女的经济地位和由此引起的社会地位变化。
夏朝约在公元前2100年至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00年至前1028年,周约公元前1027年至前771年。
四、如何发展殡葬文化,发展殡葬文化意义?
殡葬文化应该从关怀生命开始,人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死亡是必经之路,殡葬是生命的最后历程,以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的自然。殡葬文化随不同民族各有差异,都应以亡者安乐,生者安心去做。
认识殡葬文化,也就认识生命本质,正面对待世间生死无常变化。
五、商周时期平均身高?
男性平均身高163厘米,女性150厘米。
六、什么是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256年),古通常分为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前1046年)、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东周(前770—前256年)三个时期。
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比较完善的文字制度,进入了文明的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并进而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转变。这一时期城市兴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和研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作,商周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现在已经有可能建立起商周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大量新的考古资料使文献不足的商周古史得到丰富和充实。但是,也还有不少问题未能解决或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仍有待于今后去探索。
七、商周时期最高学府?
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据古籍记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商周时是中央高等学府又是祭祀场所),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宫”。
八、商周时期陶瓷特点?
特点是瓷器表现一种原始性,如透光性差,颜色深等。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白陶和印纹硬陶。商周时期是从陶器一点一滴过渡到瓷器的渐进过程,此时出现的瓷器又被称之为“原始青瓷”。
由于原始青瓷制作水平不佳,工艺较为落后,因此瓷器的生产必然体现出一种原始性,如透光性差,颜色深等,常见的颜色主要有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
九、商周时期饮食文化文化的发展程度处于什么阶段?
商周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处于起步阶段,因为后世的作料,铁锅,都没有产生,作菜只能煮和炖,
十、商周时期有茶叶记载吗
商周时期有茶叶记载吗
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之一。在商周时期,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开始兴盛起来。茶叶作为中国的国饮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饮料,那么在商周时期,是否已经有茶叶的记载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时期是中国茶叶的起源之地。不过,在商代时期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茶叶的存在。在这个时期,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农耕,人们种植了大量的谷物和蔬菜,但对茶叶的栽培和制作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到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茶叶的记载才逐渐出现。周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也是中国文字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在周代的经典著作《诗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对茶叶的间接描述。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许多古代民歌和宫廷歌谣。在其中的一篇名为《𢿽䢖》的诗中,出现了“羿之诗”的记载,其中有一句是:“羿射了九日,華取我茸。”羿是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射下了九个太阳,给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而華在这里指的就是茶叶。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茶叶的名称,但茸是茶叶的古称,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诗经》的这句诗中提到的華应该指的就是茶叶。
此外,在其他一些重要的古代文献中也能找到商周时期茶叶的记载。例如《山海经》、《周礼》和《尔雅》等。这些文献中都有关于饮茶的描述,说明了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饮用茶叶。
虽然商周时期有茶叶的记载,但是从这些记载中我们无法得知商周时期茶叶的制作和饮用方式。传统的茶叶制作方法是经过采摘、晒干、炒制等工序,而饮用方式则是将茶叶浸泡在热水中,然后饮用。然而,这些记录中并没有详细的描述茶叶的制作和饮用步骤,所以无法确定商周时期的茶叶制作和饮用方式与现代是否一致。
总的来说,从历史记载来看,商周时期有茶叶的记载,但是对于茶叶的具体种类、制作和饮用方式还存在很多疑问。茶叶作为中国的国饮,与中国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探索茶叶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饮食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茶叶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饮品,不仅可以解渴,还具有许多健康益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和抗氧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另外,茶道文化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茶道强调的是充分体验茶叶的制作和饮用过程,注重心境的平和和与自然的和谐。茶道通过独特的方式将茶叶与人们的内心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现象。
总而言之,商周时期虽然有茶叶的记载,但对于茶叶的具体起源和发展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茶叶作为中国的国饮,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带给我们身心的享受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