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丧葬流程?
一、上海丧葬流程?
上海殡葬服务流程第一件事情:更衣。也就是更换寿衣。
可以提前预备好。提前购买是没有什么忌讳的。因为寿衣寿衣,添福增寿,有冲喜之用。选购的途径可以到实体店,也可以到线上的商城。在购买寿衣的时候,其他如垫盖被、头枕脚枕,西装、垫盖被、头枕脚枕,还有小四件(手帕、梳子、小元宝、扇子)可以一并选购。
在这些衣物上面,上海老百姓的消费情况在600~1500元之间。
如果没有提前预备好,则社区或医院周边有寿衣香烛店,可以过去买。也可以网上查询电话叫他们送过来。我的同行们都是提供上门服务的。
寿衣整体偏大偏肥,尺码一般分三种,160cm左右选择小尺码,170cm左右选择中尺码,180cm左右选择大尺码。把身高体重报给商家的时候,他们自然知道该提供什么尺寸的衣服。
更换衣服可以在医院里更换,也可以在人接到殡仪馆以后再更换。需要特别说明,殡仪馆有专门的收衣处,衣服交到他们手里以后是由他们来更换的,家属不能再参与。这一项服务殡仪馆要收取费用。
上海殡葬服务流程第二件事:开医学死亡推断书。它是殡仪馆接运遗体的证明文件。
根据人过世不同的地点选择会有不同的机构来开具。
如果是家中,则120开。在与120沟通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直言人已过世,否则,120不上门。如果凑巧说漏嘴了,120不到家中,则要到就近的医院防保科开。防保科是医院的业务部门之一,只在白天上班。开具证明的时候要携带逝者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同时办理人要携带自己的身份证。
如果是医院,则医院开。在医院开具证明一定要付清了全部的费用以后才可以。在这里又要做两个区分,如果医院里面有太平间,则逝者可以在太平间停留。太平间里一般会有我的同行在现场推荐产品或服务,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如果坚持不要,也没有关系。强买强卖可以投诉。当然了,家属也需要理解一下我的同行,他们驻守在这里选择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工作也有苦衷,能避免争吵就避免争吵吧。逝者为大,我们的目标是用心送完逝者最后一程。
另外,有些医院需要遗体出入证,是太平间开具的。这一点到时候问一下就可以,开具遗体出入证很快的。
如果是养老院,则养老院或地段医院开。
死亡推断书一般开完之后要复印六份,留作家属到单位请假之用。如果单位有补贴,则还准备银行卡复印件。
上海殡葬服务流程第三件事情:开具殡葬证。它是遗体火化的证明。
家属带上户口本、联系人的身份证以及医院开出的医学推断书去逝者所在的派出所开具殡葬证。
一般情况下,建议保留逝者身份证,因为身份证一旦上交,将无法补办。
特别注意,此时在派出所也可以办理注销户口,但是要考虑逝者有没有财产继承和分割等事务,如果有的话,可暂时不注销户口。
二、上海殡葬服务中心招省外人员吗
上海殡葬服务中心招省外人员。因为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显示,对于户籍并没有限制,省外人员也可以应聘。所以上海殡葬服务中心招省外人员。
三、丧葬的拼音
丧葬的拼音是[sāng zàng]。
丧葬意思是办理人死后的一切事宜。
丧葬造句
1、军方依政府指示成立治丧委员会,处理因公殉职官兵的丧葬事宜。
2、两年后谢军长赴前线身受重伤,送到上海治疗,不治身亡,严老九身穿孝服主持丧葬,杜月笙亲临执绋。
3、通过此次清理,取消了石桥铺殡仪馆洽办手续服务费、守灵服务费、殡殓基本服务费等收费项目,同时降低了灵堂租用费、丧葬用品收费标准。
4、 回来时领着两个冥器店的伙计,带回许多诸如孝衣纸钱之类的丧葬用具和器物,就让他们在堂屋中布置灵堂。
5、 考古人员近日在韩城市境内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色彩鲜艳、保存完整,为研究宋代社会生活习俗及丧葬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6、他从节俭的角度,提出破除传统的丧葬观念和“变风易俗”的要求,表现了崇俭务实的精神。
7、据杨贵金介绍,这套珍贵的彩绘陶车对研究元代美术史、雕刻史、服饰史以及元时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组织结构、丧葬祭祀风俗等提供了实物依据。
四、殡葬服务的意义
殡葬服务的意义
殡葬服务的意义是什么?亲人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一旦有人离开这个世界,与这个人有较好交集的亲友都会来悼念。而殡葬服务就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那么殡葬服务的意义是什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殡葬服务的意义1 一、满足社会“处置遗体”的需要
只要社会存在,死亡事件就会按比率的发生。人死了,就需要处置遗体,否则就会引发传染病流行所以,殡葬从一开始就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以利于生者生存的社会目的。
“处置”遗体有两个意思:一是“处理掉”遗体,如埋葬、火化等;二是“安置好”遗体,即要妥当安置,不是随意处理。任何社会,处置人的遗体都有一定的文化禁忌,必须受过一定训练的人士才能胜任。比如,给遗体沐浴、更衣、防腐、化妆、装殓入棺等;死亡又是一个比较受忌讳的对象,一般人不太情愿介入。所以,社会上就自然会产生那些“有能力”、“有资质”(如巫师、师公)从事殡葬事务的阶层,而且他们的存在对社会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满足人们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理解
我们是“人”,具有生命的尊严。因而,死后需要以“人”的程序来安排人生的最后一站。比如,中国人常以“死得像条狗”或“死无葬身之地”等语来比喻某人死得没有尊严,就是这一意思。
我们是“人”,经历了一生的辛勤努力,养育了儿女子孙,赢得了人生的成就。死后,需要人们对我的人生予以某种“认可”,子孙后人、生前友好对我的离去“致敬示爱”,承认我的“人生的意义”。
我们是“人”,明知生命是有限的,但仍然希望享有“永恒存在”。“彼岸世界”对于我们是一个无法用经验证实、也无法用经验证伪的命题,于是,宗教就用信仰的方式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尘世给人们提供“永恒”的替代满足。如悼词、墓地、墓碑文等,就是延续我们生命存在的一类替代物,以便我们身体不在了,我的“精神”仍然能够“永垂不朽”。任何的殡葬和祭祀都是以“生命永存”、“灵魂有知”为假设前提的。
三、给丧属提供慰藉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一句名言:死亡并非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死者眼一闭,脚一蹬,走了;但活着的人,却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面对。
死者是生者的亲人,与生者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或是生者今后赖以幸福生活的支柱(物质支柱、感情支柱、精神支柱等),或他们的离去尤其是突然离去,会对生者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伤害。他们一时难以接受。所以,一场合格的殡葬活动(仪式),实则是在“慰藉”生者的"心灵。慰藉就是安慰、抚慰。比如:殡葬仪式给丧属们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提供了一个时间上的过渡,一种精神上情感上的安慰,现代殡葬服务理论中有“悲伤辅导”一说,就是指的这种安慰等。至于给死者提供安慰,那属于“临终关怀”的范畴。
四、满足社会对于“孝道”的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孝道”是一个核心原则,它延续到殡葬领域就形成了孝道的殡葬文化。在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中,治丧被抬高到“孝道”的高度,治丧是履行“孝道”的场所,比如,孝子孝女、孝棚、孝服、孝鞋、孝棍、守孝(居丧)等,都被赋予“孝”名;若不守孝道,被斥为“不孝之子”,在社会上就会受到排斥,难以立足。正由于此,历朝历代也将治丧中的“孝道”作为施行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杠杆。
殡葬服务的意义2 殡葬,这样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亦归属于服务类。殡葬行业与其它服务行业虽有所区别,但侧重点是一样的,都注重于服务――人本服务――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做到好的服务,令人满意的服务,作为服务人员首先应具备的,就是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也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表现出“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只有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服务意识也是以他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也会更多。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
殡葬服务是为人服务,不仅是为逝者服务,更是为生者服务。殡葬服务的最高目的在于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这些都是做人的工作,因而,以人为本、尊重人、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原则就成了殡葬服务的第一原则。
视亡者如同类,视丧户如亲属,承认死者的尊严,以虔诚的态度为死者服务,这便达到了人道主义的高度。在这一意义上,殡葬服务相比其它的服务行业更能能直指人的生命深处,对人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因此,服务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服务意识,用‘心’服务。
服务是一种让客户感到满意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内心中,感觉被强迫着做某一件你很反感很排斥的事,你认为自己能把这件事做好么?做不好,你会想方设法逃避做这件事,监督者一有不慎你就做走样了,为什么,这就是意识的问题。任何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只能控制人的行为,但控制不了人的思想和意识。我们的很多行为,不是受外在的压力约束,而是被意识所影响。因此,有着良好的服务意识,对工作本着敬畏之心,是作为服务人员应着重具备的。
除了良好的服务意识,积极的服务理念和优质的服务操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优质的殡葬服务是指高质量的、具有人性品味的、现代社会所应有的殡葬服务。它具体的可分为四个方面:
1、全方位服务。全方位服务指殡葬单位给丧户提供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全面服务。全方位服务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理解:从时间上,指从收敛、整容化妆、防腐冷藏、殡仪悼念、火化、公墓或骨灰寄存乃至丧宴等一系列的服务项目。空间上,则指尽可能的拓宽殡葬服务的范围,增设服务项目,以方便丧户治丧。从人性化服务的高度,殡葬服务应向前、向后作一定的延伸,即临终关怀,安慰临终者安抚家属,协助家属做好治丧的准备,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以及丧事的善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就是一切为了丧户,只要能方便丧户治丧,减少他们的悲痛心理使他们感到满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人道主义的殡葬服务精神。
2、温情服务。温情服务即对丧户态度温和、表现出同情心。殡葬服务不能像其他服务行业那样搞“微笑服务”,故而提倡温情服务。要善待逝者。对逝者要表现出应有的尊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要善待丧户。对丧户要态度亲切、语言温和、解说耐心、服务周到,对丧户的要求尽力予以满足。尤其是对丧户的提问,不能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时,应表示抱歉,并告诉丧户应当问谁。
丧户的社会地位、金钱多寡、文化层次、性格脾气以及助丧人群的情况各不相同。对此,我们都要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一视同仁,为丧户提供温情的殡葬服务,而不能根据对方的社会身份、殡葬消费额的多少来决定对他们的态度。温情服务,是心贴心的服务,使丧户感到我们是他们治丧时的依靠、最可信任的人。
3、规范服务。殡葬服务规范化的意义在于防止服务行为随意性而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和事故的发生。规范服务就是殡葬服务的一言一行都有规可依,得体入时。让丧户产生亲切感,信赖感和尊敬感。
殡葬服务的规范化,
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仪态规范化。
2.行为规范化。
3.语言规范化。
4、文明操作。所谓文明,是指社会发展的程度,人们的教养程度。殡葬服务的文明操作就是要按照人性的要求、科学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操作,不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相互依存,相互服务。从广义的“服务”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所需,不都是别人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吗?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我们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好真正的“人本服务”。
殡葬服务的意义3 墓园是人文纪念的平台,要承担着安葬亲人、祭奠故人,免费提供祭品、乐队和礼仪服务的任务。几年来,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始终以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坚持管理就是服务这个方向去行动,落实民政局的惠民政策,为顾客提供墓葬、壁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环保葬的同时,在服务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如铺红毯、送菜肴、祝福墙……
礼仪形式多样化
《朱子治家格言》有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有史以来,殡葬文化就深受重视,殡葬服务要提供的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情感支持,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陵园里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都是清晨工作,按照不同分工开展不同服务,但都需要细致严谨。
但陵园要做好,就要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需求,就得要求各陵园拓宽服务范围,做好一条龙服务,随着需求来适应市场变化。不仅要有开放式的殡仪馆,还要有细节化的东西,如免费班车,约定的时间去接客人,清晨给大家准备免费的热饮,准备足够的扫墓专用小毛刷,以供人们需要。
市民陈先生就很推崇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里的人性化服务,他感觉“特别靠谱”,在葬礼的前几天,陵园的工作人员会给他打电话,提醒带哪些证件,什么时间节点该做什么等细节,如果因为墓碑有一点小瑕疵,提出擦碑服务,也会有专业的人帮你一起去完成,你的心情会感受到温暖。
殡葬服务也可互联网
时代在进步,殡葬方式也在改变中,民政部在去年推出“互联网+殡葬服务”方案,预计到2019年底,60%以上的殡葬服务机构实现信息化办理,逐步开展远程告别、网上祭奠、网上预约预订等线上线下互动服务。这项方案的提出让很多远离家乡的亲属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祭祀亲人。
远在香港的邓先生,年初就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祭祀。在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在亲人的墓前送上鲜花,点上蜡烛,摆上食物:苹果,可乐,日式料理,还有上海菜和温州菜,并替代邓先生读表达哀思的文字,替亲属削苹果送给亲人,整个场面感动又肃穆。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但感觉亲人被尊重被很多人爱着,思念之情得到安慰。
除了通过网络进行祭祀,民政部也提倡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实现殡葬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抛弃固旧的墓葬方式,树葬便是其中之一,市民李女士就因亲人实行树葬而全程受到暖心的免费接待。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里的工作人员全程包办了一切事务:提供礼仪车、殡仪馆接灵、全程免费树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