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清县的风土民俗
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居闽江中下游,是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503.83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350800。县人民政府驻梅城镇。
【经济社会概况】
全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3.8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工业总产值73.81亿元,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87亿元,增长1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7亿元,增长5.6%。不含水口电厂财政总收入24997万元,同口径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439万元,同口径增长13.1%。出口总值1482万美元,下降34.9%。实际利用外资604万美元,增长6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亿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0元,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4217元,增长1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9‰。
工业经济。陶瓷发展以实现全县百条先进建陶生产线和建好池园电瓷城为目标,引导企业改燃降耗、信贷融资、确立品牌、开发产品、提升质量、组建集团。全年新上金陶、中陶等13家建陶企业,全县先进建陶生产线达73条,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池园电瓷城建设扎实推进,二瓷盘活后高压电瓷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上崇业、沪云、杉一等电瓷企业25家,电瓷行业生产终端产品份额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全县陶瓷业新增产值3.5亿元。工艺品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引进了奇圣、恒达、福闽等9家工艺编织项目。金盛钢业、森尼味精分别投入6000万元和4200万元进行技改扩产。重视质量创新工作,自力等4家建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精艺瓷、微晶玻璃和福晶磁性材料等项目填补了福建省陶瓷产品的空白,豪业公司豪业牌干压陶瓷砖和老山精食品公司梅塔牌闽清糟菜获福建名牌产品,飞天公司“飞天牌”商标获省著名商标,大世界等10家企业被评为市十大陶瓷品牌,广安天然气项目投产供气。
农业经济。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0万公顷,其中优质稻面积1.2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1.9万吨,增长10%。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培植壮大茶果、畜牧、林竹、水产、食用菌、蔬菜等六大产业。全面启动“环闽清绿色屏障工程”,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年造林0.15万公顷,完成林改205个村、面积14.49万公顷。种植西红柿等蔬菜1.23万公顷,栽培食用菌7200万袋,库区网箱养殖总规模突破1万箱。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老山精食品、茶口粉干厂、丰达农场等1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评为2003~2004年 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重点基地,茶口粉干厂还被列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昌溪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全年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40多人,其中外出务工2500多人。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登记参保人数6499人。
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平台建设,金沙、白中沿“白金”连接线的两个工业集中区已完成规划论证,8个县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入驻企业15家,其中坜埔工业集中区已摆满项目。利用水口电建公司的闲置土地,整合引进三德水泥、福闽工艺品及美洲水泥膏等3个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全县共引进62个项目,其中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1405万美元,内资项目59个,总投资10亿元。已有富顺陶瓷、千顷现代农业、恒达工艺品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沪云电瓷电器、福闽工艺品30个项目已落地建设。
社会事业。陶瓷、食用菌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全年共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5项,实施星火项目7项。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1720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各级改造项目14项,面积3.37万平方米。完成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县、乡(镇)、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逐步健全。连续5年获得省级计生工作“二类先进县”。
【改善发展环境】
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已完成190公里。修订完善了《城区总体规划》,梅溪斜拉桥、实验幼儿园综合楼、城区垃圾转运站、梅山陵园(殡仪馆)、县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等工程投入使用,城区防洪堤二期工程已完成占总工程量的87%,新会场主体工程已完成,解放大街南侧中段整体拆迁改造已转入拆迁补偿、安置阶段。完成池园叶洋等6个村350人造福搬迁任务。外交学院福建博一学院一期工程已完成规划、可研、立项等工作。云龙22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嵩滩埔水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城区电网改造全面铺开。
【旅游业发展】
致力打造“名山、碧水、古民居”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十八坂商品交易会暨第五届古民居文化旅游节。引进5000万元的白岩山开发项目,进山公路已铺设水泥路面10公里;雄江天江度假村建成营业;黄楮林温泉景区(一期)项目,对外试营业反映良好,双休日游客近千人;启源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酒店;宏琳厝、水口电站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0.8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696万元,比上年增长27%。
正月廿九日,是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二十九……(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直,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昨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俗中,正月分为“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源于明代的雕漆。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制漆艺人沈绍安(1767~1835年)始创,是脱胎技艺与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典雅,色彩鲜艳明亮,纹理清晰秀丽,自成一格,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合誉中国传统工艺的 “三宝”。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
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胚胎,用夏布或绸布和生漆逐层裱褙在胚胎上,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留下漆布器形,上灰地、打磨、髹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直接涂髹,工序与脱胎布胚相同。
每件工艺品前后须经数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其装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锦纹、薄色料、晕金漆画、仿古铜、嵌螺、嵌银上彩等10多种。后来又发展了宝石闪光、堆漆浮雕、仿彩窑变、仿青铜、仿唐三彩和匏纹技法、暗花等工艺,并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等结合起来,使表面装饰更加丰富多采。磨漆画则是新发展的艺术种类,平滑光亮,立体感强,瑰丽神奇,韵味无穷。
脱胎漆器产品大致分为实用和欣赏两大类,包括大花瓶、大屏风、各种磨漆画以及茶具、咖啡具、文具、餐具等300多个规格的3000多个品种。除轻巧、美观、耐用外,还有耐热、耐酸、耐咸、绝缘的优点。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域风景
在闽清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三溪乡山墩村,因山上岩石色白如玉而得名。山以岩景著称,据说方园10余里内有岩景105处,故又称百景岩。最高峰为玳瑁顶,海拔1237米。
主要旅游景点有白岩寺、悬鱼洞、龙洞、“南蛇出洞”、“鲤鱼上天”、“童子拜观音”、“田螺晒日”、“美女妆镜”、“春笋破土”、骆驼岩、飞来桥、伽蓝床、捣药臼等。
白岩寺,在白岩山半腰三面陡峭的一片岩石上。始建于唐代,现存大殿为清代所造,1988年重修。寺前崖峭谷深,形势险要。寺后有仙君殿,为双层楼阁式建筑,建于岩穴内,建筑年代已无可考。寺下方有玉皇殿,是天然岩穴,顶压一石,高约30米,上小下大,如玉皇帽顶,殿内旧有玉皇造像。
悬鱼洞,在白岩寺西菩陀岩下。有东西两个洞口,洞深约2丈,高宽各1丈多。洞顶悬一石,长七八尺,尾削头尖,中间扁平,其状如鱼,虚空欲坠,故名。菩陀岩顶另有一石如鱼,昂首向天,凌空欲飞,称“鲤鱼上天”。
“美女妆镜”,又名“玉镜”、“仙人镜”,在白岩寺西1公里。在悬崖上兀立着一块高10余丈的岩石,其间有长七八尺,宽3尺多的灰白色平滑石面,远望好像一面长方形明镜镶嵌在崖壁上。
龙洞,离石镜约百米,宽丈余,深百米,由岩底直通岩顶。洞右侧突出一块怪石,状如龙头,眼、鼻、齿、须活灵活现,好像欲跃出洞的巨龙。每当白云笼罩,团团白雾便从洞口吞入,又从洞顶飘浮而出。
“南蛇出洞”,在白岩寺东。悬崖上有石突出,状如蛇头,凝神望去,有蠕动之感,如南蛇出洞。
每日有火车、汽车到闽清县城,县城有公路到白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