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陵墓在什么地方啊?
一、雍正的陵墓在什么地方啊?
雍正陵墓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永定山下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1961年,清西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月评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
二、雍正陵墓被盗?
雍正泰陵没有被盗,但其他很多清朝皇陵被盗过。 清朝皇帝的陵墓,除顺治,雍正,嘉庆,道光4帝陵寝以外,其余诸皇陵及后妃墓皆被盗,许多珍贵文物下落不明
三、雍正陵墓面积?
泰陵是雍正皇帝及皇后的陵墓,一七三零年始建,历时八年后完工,占地面积八点五公顷。陵墓地面建筑与配套设施主要建在长二点五公里的神路上或其两侧旁,由南往北依次为五孔桥、三架石牌坊、下马碑、石兽獬豸、大红门与大碑楼、四根华表、七孔桥、望柱、石像生,绕过蜘蛛山是龙凤门、三孔桥、小碑楼、东西朝房及班房、隆恩门、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殿后为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月牙城和宝顶。
四、雍正的陵墓?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雍正陵墓已经被确认为死者雍正皇帝的陵墓,而且无疑更适合像雍正这样的皇帝。因为雍正陵墓不仅是规模恢宏,而且建筑工艺非常高超,遵循了许多中国皇家陵墓的传统,如具有明清水难仪式中的图案,皇家陵墓官方大门中的装饰和史诗式的镌刻。同时,他的陵墓的外墙上装饰着许多石雕和浮雕,代表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所展示的特殊的励志和艺术信仰。此外,这个陵墓也是中国陵墓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其中保存有很多宝贵的资料,这也是陵墓中的重点之一。总的来说,雍正陵墓作为一个中国皇陵的杰作,不仅是一项极具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而且还富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五、为何雍正陵墓保护较好?
其实清朝帝陵不止雍正的陵寝保持比较完好,确切地说是雍正所处的整个清西陵都保存得比较完好。不过雍正的清泰陵确实是整个清朝皇陵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帝陵。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雍正的清泰陵保存完好的原因。
清西陵整体的地理位置比清东陵更加隐蔽
都知道清朝帝陵分为河北易县清西陵和河北遵化清东陵,清东陵是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修建,一直到1908年慈禧的定东陵修建完成,清东陵共延续了247年,几乎与清朝共始终,而清西陵的历史就比清东陵差远了,清西陵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修建,直到1915年光绪的崇陵修建完毕,共计185年历史,这也让清西陵在名气上就比清东陵差了一些。
清东陵埋葬的第一位皇帝就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的孝陵,本来顺治葬在清东陵之后,清朝的历代皇帝也应该葬进清东陵,但是到了雍正这就变了,雍正也成为第一位埋葬在清西陵的清朝皇帝。
后世好多人都猜测认为雍正埋葬在清西陵就是因为他没有遵守老爹康熙临终遗嘱善待兄弟,对兄弟比较残酷,所以自觉死后没脸去见老爹康熙,因此选择在河北易县清西陵作为自己的墓地。
其实还真不是这意思,雍正之所以选择在易县永宁山下,就是因为他之前选择的是在清东陵墓地渗水,所以他才改选了在易县。
雍正最初墓地地址选择的是清东陵内的九凤朝阳山,本来建材都已经由工部派人运送过去了,结果雍正派去选址的负责人他最宠爱和信任的十三弟胤祥回报,九凤朝阳山形局不全,再加之工部命人带回来的该地土质也不好,属于砂石土质,这种砂石土质本身就不适合墓葬,结构不稳,容易造成地宫塌方,而且还非常容易渗水,所以雍正又命胤祥再次帮他寻找万年福地。
胤祥当时已经身患重病,但是他还是不辞辛劳地帮雍正去四处寻访名山大川作为雍正百年之后的吉地。在胤祥抱病坚持工作下,他终于带着风水方面的人才帮雍正找到了万年福地永宁山。
当时胤祥给雍正奏报称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雍正看后十分满意,他知道弟弟胤祥抱病替自己寻找墓地也是十分感动,他当即想将永宁山下的地赐给胤祥一片留作怡亲王家族墓地,也是希望死后能与兄弟同穴而居。
胤祥这个人十分谦恭谨慎,他婉拒了哥哥雍正的美意,他回奏雍正,在此次选墓地的时候,他顺道也给自己选了一块墓地,在易县旁边的涞水县云溪水峪,胤祥恳请雍正将这块地赐给自己做家族墓地。
但雍正执意不肯,他坚持想让胤祥在永宁山下选一块地做家族墓地,而胤祥又坚持推辞不受,兄弟二人就这样僵了下去,后来直到胤祥病重将死时,雍正怕再坚持下去会刺激到胤祥,于是将胤祥选定的涞水县云溪水峪那块地赐给了他,胤祥死后就葬在了这个地方。
不过事实证明胤祥的墓地确实不如雍正的墓地好,雍正陵寝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修建,至今已有291年,但到现在为止还保存得完好无缺,而胤祥墓在民国时期就先后历经军阀、日寇、民间盗墓贼盗挖,至今怡亲王墓已经被夷为平地,只剩下当年地宫的一个大坑,胤祥连尸骨都无存。
胤祥帮助雍正选好清西陵之后,雍正就命人将清东陵九凤朝阳山那已经备好的建材又转运到了永宁山下,开始修建自己的泰陵。
在整体地理位置上来说雍正的泰陵确实属于比较偏僻的山区,人迹罕至,在雍正修建陵寝之前,永宁山下几乎没有多少人家,直到雍正的泰陵建成之后,才有八旗护陵子弟入住该地区,因此来说雍正的泰陵地理位置要比清东陵都偏僻一些。
民国之后,清西陵这一片地区也没吸引到多少驻军,没有民国的军阀驻军,也就少了军方盗墓的风险,而民间盗墓贼也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的猖狂和实力。
因此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清西陵要比清东陵更加隐蔽一些,这也使得它减少了不少被盗的几率。
雍正相对比儿子乾隆要节俭一些,而清西陵皇帝整体都比清东陵皇帝节俭
盗墓行为通常都发生在朝代更替的乱世,比如三国时期曹操设立摸金校尉进行军方盗墓活动,所以乱世通常会引发盗墓事件发生。
清朝灭亡之后虽然进入民国,但很快就进入了军阀混战时代,因此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发生盗墓事件的时候,而清东陵就是在这时候惨遭盗挖。
1928年夏天,军阀孙殿英以剿匪演练为名义,率军入驻河北遵化马兰峪一带,随即孙殿英率领军队盗挖了清东陵。
孙殿英由于时间仓促他只盗挖了清东陵中的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康熙的景陵由于渗水很严重,地宫积水很深,孙殿英最终只得放弃。而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则惨遭孙殿英盗墓,被盗毁得非常严重。
孙殿英盗挖清东陵之后,由于贿赂了国民政府高官,因此逃脱了法律制裁,自孙殿英盗挖清东陵事件震惊中外,也使得清东陵名气大涨,虽然孙殿英不再盗挖,但是也引来了后续其他盗墓者。
1945年日伪控制下的冀东自治政府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张尽忠又率部下对清东陵进行了二次盗挖,此次盗挖张尽忠一伙人几乎盗挖了除顺治孝陵之外的清东陵内所有帝陵和后妃陵寝。
此后清东陵又在乱世中惨遭民间盗墓贼盗挖,很多陵寝损毁都非常严重,不过这其中损毁最严重的就属康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定东陵除了遭到孙殿英盗挖,后来又遭遇了张尽忠盗挖,由于孙殿英把裕陵和定东陵的宝贝都基本盗走,张尽忠盗墓时没在里面捞到多少宝贝,于是张尽忠又带人打开了康熙景陵的地宫大门,对景陵进行了洗劫。
可以说二次盗挖,清东陵中以康熙景陵被盗得最惨,与康熙一同埋葬的四位皇后和一位皇贵妃尸骸都被随意丢在地上,康熙的尸骨几乎与五位后妃混在一起,场面堪比乾隆陵寝。
但是清东陵中被盗挖最惨的也就属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顺治的孝陵根本没有被人动过,孝陵也是清东陵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帝陵,而咸丰的定陵还有同治的惠陵虽然被盗,但是被盗的并不厉害,破坏性远不如景陵、裕陵和定东陵。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康熙、乾隆和慈禧三人生前都比较奢侈,因此陵寝中陪葬品比较丰富。
顺治生前信佛,提倡火葬,他也是清朝皇帝中唯一举行火葬的皇帝,再有顺治临终前曾一再叮嘱丧事从简,因此顺治墓中只有他和两位皇后的骨灰盒,陪葬品可以说是几乎没有,顺治的墓葬寒酸,所以陵寝才得以保存完好。
咸丰和同治时期正好赶上大清江河日下,国力日渐衰退,受到列强欺辱,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战争赔款都已经支付不过来,哪还有钱豪奢的修建陵寝,因此咸丰和同治的陵寝规格比其他皇帝都相对低了一些,就是为了省钱,而且墓中陪葬品也很少,所以单看地面建筑就已经够寒酸了,就能知道其墓中并没有太丰厚的陪葬品。
慈禧虽然也赶上大清江河日下,财政紧张,别看她不舍得给老公咸丰用,但是她舍得给自己用啊,慈禧可是敢动用军费给自己过大寿的女人,所以她过于奢侈,也因此在死后她的定东陵比老公咸丰的定陵被盗毁的还惨多了。
同样清西陵中有着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这其中除了光绪崇陵被民间盗墓贼根据光绪宠爱珍妃的传说光顾过之外,其他三陵都保存完好,这就因为清西陵的皇帝普遍都比清东陵的皇帝节俭。
雍正相对比老爹康熙和儿子乾隆节俭得多;嘉庆节俭是因为老爹乾隆后期把清朝的财政都败没了;道光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抠门,最初道光是选择在清东陵做墓地,他的陵寝都已经建成了,但是由于地宫渗水,道光一气之下就命人拆毁了在清东陵已经修好的陵寝,将拆下来的建材搬到清西陵,由于两次建陵要花不少钱,因此道光在清西陵建陵时刻意省钱,削减了很多地面建筑,所以道光的慕陵也是清朝历代皇帝中最简陋,最寒酸的陵寝。
节俭墓葬也使得清西陵整体都能避过被盗的命运,而雍正生前勤俭是在历史上都很有名的,因此盗墓的人也就对雍正陵寝提不起兴趣。
话再说回来,上面提到过胤祥墓被盗毁非常厉害,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雍正在胤祥死后给予了他清朝最特殊的亲王葬礼待遇。
胤祥临死前特意请求雍正不要对他进行厚葬,但是雍正违背了胤祥遗愿,他特意命人在胤祥的陵寝地面建筑上修建了望柱华表,这是非常逾制的行为,望柱华表通常只有帝王才配享有,胤祥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亲王陵寝享有望柱华表建筑待遇的亲王。
就因为胤祥墓葬地面建筑如此豪奢,才在民国时期引起了各方盗墓的关注,最终胤祥墓被盗挖地成为一块平地,胤祥连尸骨都没有保存下来,全都是因为雍正对胤祥的过度恩赏。
雍正没有遵从弟弟胤祥遗愿对他进行简葬,导致胤祥墓在百年之后被盗挖,而雍正自己却在临终前遗命简葬,结果这也让雍正陵寝一直到现在都保存的比较完好。
写在最后
所以说雍正陵寝至今保存完好就是因为雍正所处的清西陵本身在地理位置上就比清东陵要隐蔽偏僻一些,民国时期这个地方很少派有驻军,因此也减少了军阀盗墓的发生几率。
加上雍正和其他埋葬在清西陵中的皇帝生前都比较节俭,陪葬品并不是很丰富,他们的简葬行为也使得清西陵避免成为了这些各方盗墓势力的觊觎,因此最终雍正的泰陵甚至整个清西陵的帝陵都保存比较完好。
其实民间盗墓团伙并没有放过雍正的泰陵,在1980年时,河北省文物局曾经发现泰陵地宫上面有盗洞,因此河北省文物局认为泰陵很可能被人盗挖了,于是赶紧上报国家文物局,请求抢救式发掘清泰陵。
但是在随后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清泰陵的盗洞只有两米多深,并没有破坏到下面的原封土,这也就是说清泰陵曾经是被盗墓贼打过主意,但是盗墓贼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挖到原封土,就被迫放弃了,所以也就是说清泰陵还是保存完好。
也因此当时考古界起了争议,国家规定不主动对古墓进行考古发掘,只进行被盗墓后抢救式发掘,所以当时对于清泰陵是发掘还是不发掘争议很大。
这件事很快被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知道,夏鼐先生甚至以当时中国的考古技术即便发掘了清泰陵,其中珍贵的文物也很难得到保存,与其发掘后毁坏文物,不如将其封存地下,因此夏鼐先生赶紧建议国家文物局叫停清泰陵的考古发掘。
最终在夏鼐先生的努力下,清泰陵发掘工作被国家叫停,清泰陵地宫的原封土也被恢复封存,这使得清泰陵最终能完好保存下来。
清泰陵中埋葬着雍正皇帝本人和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以及雍正最喜爱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以目前国家对古墓的政策保护,未来雍正和他的皇后以及皇贵妃还会安静如初的躺在清泰陵地宫中。
六、雍正的陵墓叫什么墓?
雍正死后葬在清西陵的泰陵里。 位于距易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七、雍正的陵墓里面都有谁?
雍正的陵墓叫做清泰陵,
雍正的陵墓中内葬有三人,一是他自己雍正皇帝,二是雍正皇帝的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三是敦肃皇贵妃。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四阿哥胤禛为其元配嫡福晋。生嫡长子弘晖,但弘晖八发早殇。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崩逝,特以册宝谥曰:孝敬皇后。
敦肃皇贵妃年氏,汉军镶旗人,雍正在藩邸时为侧福晋,生皇四女,皇子福宜,皇子怀亲王福惠,皇子福沛。雍正元年,册封贵妃。雍正三年,年氏病重,晋封皇贵妃。同年薨。谥号敦肃皇贵妃。
泰陵中有一帝一后一妃,看得出来帝后,帝妃之间感情甚笃。
八、雍正陵墓是谁找的?
是他自己选的。雍正陵墓之所以没被盗,得益于陵墓的选址,我们来看下雍正皇帝陵墓的选择地址,雍正并没有和顺治康熙一样葬在清东陵,因为当时选择陵墓的时候,他选中的风水宝地被发现为砂石土质,如果建造陵墓容易倒塌,
九、雍正陵墓被盗全过程?
雍正陵墓没有被盗。
1975年时考古人员发现泰陵泰陵宝城琉璃影壁有一个盗洞,认为雍正的陵墓也早已被盗空了。
1980年,考古工作者获得了文物局的批准,正式对雍正陵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沿着盗洞口下挖了2米后,发现下面还是原封土,意味着泰陵根本没有被盗过,处于对古墓的保护,文物局立即停止了发掘泰陵,并且将盗口用水泥砌死。
十、郑板桥陵墓在什么地方?
郑板桥陵园位于兴化市腹部的大垛镇管阮村西北角,该地俗称郑家大场,为郑氏祖坟地。墓区总占地2760平方米。郑板桥墓坐北朝南,圆形墓廓。墓前立墓碑,碑文“郑板桥之墓”五个大字为周而复题书。由墓向南有一条入园中轴通道,通向门楼。门楼前耸立一座三门牌坊,牌坊上额书“板桥陵园”四个大字。墓四周有波浪形围墙,墙的左右内侧嵌有板桥书画石刻八块。墓区松柏林立,翠竹丛生,绿树环绕。墓的西、北邻河,建有护坡驳岸和栏杆。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