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东汉十二帝?

2023-12-23 22:51:1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东汉十二帝?

东汉帝王谱

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

共12位东汉皇帝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最终分裂亡国。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但是后来由于皇帝年纪小,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公元25年登基

公元57年去位

光武帝(刘秀)

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在位32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公元57年登基

公元75年去位

明帝(刘庄)

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在位18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至今仍存.

公元75年登基

公元88年去位

章帝(刘炟)

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在位13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公元88年登基

公元105年去位

和帝(刘肇)

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在位17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公元105年登基

公元106年去位

殇帝(刘隆)

出生:公元105年--去世:公元106年(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公元106年登基

公元125年去位

安帝(刘祜)

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在位19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公元125年登基

公元144年去位

顺帝(刘保)

出生:公元114年--去世:公元144年(在位19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公元144年登基

公元145年去位

冲帝(刘炳)

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

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公元145年登基

公元146年去位

质帝(刘缵)

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公元146年登基

公元167年去位

桓帝(刘志)

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在位21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公元168年登基

公元189年去位

灵帝(刘宏)

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在位21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公元189年登基

公元220年去位

献帝(刘协)

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二、东汉十四帝为什么说十二帝?

东汉十四帝有谥号的十二位没谥号的有两位,所以称之为12帝

三、宋帝陵墓?

北宋皇陵基本都在今天河南省巩义县附近

四、东汉陵墓为什么不发掘?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正史称原陵(注: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的黄河南岸),民间俗称“刘秀坟”。刘秀陵墓所在地邙山,可是一块风水宝地,素有“活在苏杭,葬在邙山”的美誉。据不完全统计,邙山陵墓群有10万多座古墓,不乏历史名人。比如狄仁杰、吕不韦、司马懿、刘禅、李煜、范仲淹等,都是葬在邙山。不过,刘秀陵墓影响力比较大,一直以来是考古界争议比较大的话题。对于刘秀陵墓所在地的考证,洛阳考古界一直都在努力。

首先,技术条件不到位。洛阳考古界虽然位于郑州、西安两大古都之中,学术交流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真正实际操作起来,想要挖掘刘秀陵墓那是不大可能的。不仅如此,刘秀陵墓千百年来一直没有被盗,可见其陵墓保护工作还是非常到位的,防盗墓技术的成熟,也就为考古工作带来了客观难度。

此外,刘秀陵墓在历史上的地位比较重要,一旦真要挖掘,必然是国家级工程,凭借河南一省之力很难做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刘秀陵墓一旦被打开,出土文物规模必然是极为庞大,文物保护工作更是千头万绪。

最为关键的是,中央对于挖掘皇帝陵墓有政策要求,即不主动挖掘。这主要是源于当年明定陵考古挖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因而,从明定陵主动挖掘以后,就再也没有主动挖掘皇帝陵的案例。以秦始皇陵为例,陕西省多次要求“抢救性挖掘”,都被中央给否决了,刘秀陵墓自然也在不主动挖掘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因素考虑,刘秀陵墓主动挖掘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其实,不主动挖掘也有好处,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东西。就眼前的好处而言,也能够促进洛阳当地的旅游业。

五、东汉到明清的陵墓特点?

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因为周朝有东西二周或者都镐京或者都洛阳,所以周王死后,入土为安,就近安埋。

战国时期的诸侯王陵墓开始形成规模,有了巨大坟丘——封土,设有固定陵区管理机构。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规模巨大,封土很高。秦始皇陵墓的规格特别雄伟。表现在围绕陵丘设内、外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据记载,秦始皇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在宋代之前都是在种覆斗型墓葬形式。

汉代帝王陵墓多在陵墓旁边建有城邑,称为陵邑,比如刘邦的长陵,就有长陵邑,汉武帝的茂陵邑之类,这些地方迁移外地人来守陵,成了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陵邑,其中的少年就是五陵少年,几乎都是一些豪侠之徒,在当时就是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

六、东汉四帝?

东汉最优秀的四个皇帝:一个比一个短命,第四个争议颇大。

第一名: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前5年—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秀以一介布衣之身,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在位三十三年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第二名:汉明帝刘庄

汉明帝刘庄(28年—75年),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永平十八年(75年)去世,时年48岁。

刘庄在位期间,一切遵奉光武帝在位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在整顿吏治的同时,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军事上,征伐匈奴,复置西域都护、恢复了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第三名:汉章帝刘炟

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汉明帝刘庄第五子,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88年在位),章和二年(88年)去世,时年31岁。

刘炟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明帝、章帝两代大体承继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第四名:汉和帝刘肇

汉和帝刘肇(79年―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建初七年(82年)立为皇太子,永元四年(92年)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元兴元年(105年)英年早逝,时年27岁。

刘肇4岁被立为太子,10岁登基,14岁扫灭外戚,27岁去世,在位17年间,大汉王朝走向巅峰:论武功,前有窦宪横扫匈奴,后有班超定鼎西域;论文治,和帝时期政治清明,大汉帝国的人口接近西汉极盛时期,东汉国力达到鼎盛。

但是,刘肇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皇帝,说他是明君,因为他在位期间大汉王朝重回巅峰,说他是昏君,因为正是从他开始,东汉开始了外戚宦官统治,外戚和宦官双方争斗又相互制衡,并最终导致了汉朝的灭亡,而汉和帝开了一个坏头。

七、东汉帝系?

1、刘秀

  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25年—57年在位,共32年。原名刘绣,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25年刘秀称帝。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

2、刘庄

  明帝刘庄 (28年——75年),57年—公元75年在位,共18年。初名刘阳,刘秀的第四子。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病死,终年48岁,葬于显节陵。朝代故事:班超出使西域。

3、刘炟

  章帝刘炟(56年——88年),75年—88年在位,共13年。明帝第五子,章帝喜欢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迅速增长,在位时班超出使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被后世称“章草”。病死,时年31岁,葬于敬陵。

4、刘肇

  和帝刘肇(78年——105年),88年—105年在位,共17年。章帝第四子,10岁即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来杀掉窦宪自己掌权。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

5、刘隆

  殇帝刘隆(105年——106年),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就得病而死。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

6、刘祜

  安帝刘祜(94年——125年),107年—125年在位,共18年。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由邓太后掌权,他在太后死后掌权。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时年32岁,葬于恭陵。朝代故事:蔡伦造纸。

7、刘懿

  婴帝刘懿,汉安帝去世后,太后阎姬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但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

8、刘保

  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义子,并且可以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病死,时年30岁,葬于宪陵。朝代故事:张衡和地动仪。

9、刘炳

   冲帝刘炳(143年——145年),144年—145年在位,不足1年。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病死,时年3岁,葬于怀陵。

10、刘缵

  质帝刘缵(138年——146年),145年—146年在位,不足1年。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非常颇伶俐。因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葬于静陵。

11、刘志

  桓帝刘志(132年——167年),146年—167年在位,共21年。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当时外戚掌权,后来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被宦官专政。病死,时年36岁,葬于宣陵。

12、刘宏

  灵帝刘宏(156年——189年),168年—189年在位23年。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病死,时年33岁,葬于文陵。

13、刘辩

  少帝刘辩(176年——190年),189年在位5个月。灵帝长子,又称为皇子辩或弘农王。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朝代故事:黄巾军起义。

14、刘协

   献帝刘协(181年——234年),190年—220年在位,共30年。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朝灭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病死,时年54岁,葬于禅陵。朝代故事:孙策霸江东、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刘备入川、濡须之战、关羽走麦城。

结语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开创帝制以来,由于“父传子,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几乎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幼帝的现象,即未满弱冠就即位称帝。这种情况以东汉王朝最为显著。东汉自光武中兴到汉献帝被废,历12帝,凡196年而亡,其中未满16岁即位的皇帝竟多达9人,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并且自和帝之下,皇帝均为幼年即位。

八、汉昭帝陵墓?

平陵是汉昭帝刘弗陵和孝昭上官皇后的合葬陵墓。陵冢封土为覆斗形,底部周长2700米,高29.2米。西有上官皇后陵。原有陪葬墓57座,现存23座。主要有窦婴墓、夏侯胜墓、朱云墓、张禹墓、韦贤墓等。平陵,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6公里处秦都区平陵乡大王村。

刘弗原名刘弗陵,生于公元前94年,是汉武帝与钩弋夫人生的儿子。8岁即位,在位13年,元平元年(前74)21岁的刘弗陵驾崩,安葬于东距未央前殿22公里、西距其父茂陵6公里的平陵陵园东北大冢中。终年21岁。陵冢封土为覆斗形,底部周长2700米,高29.2米,海拔高度515.42米。西有上官皇后陵。原有陪葬墓57座,现存23座。主要有窦婴墓、夏侯胜墓、朱云墓、张禹墓、韦贤墓等。

九、汉灵帝陵墓?

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文陵在洛阳西北冢头村附近。

汉灵帝文陵在清代被洛阳知县龚松林考证为汉桓帝宣陵,陈长安认为是光武帝刘秀原陵,最终文物部门认定是汉灵帝文陵。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墓冢高10米,周长320米。俗称“鏊子冢”。墓顶有盗洞两个,采得玉衣残片,可能是该陵被盗时的遗留物。墓冢遭局部破坏,考证疑为汉桓帝宣陵。

十、同治帝陵墓珍宝?

惠陵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的陵寝,位于景陵东南三公里处的双山。自光绪元年八月初三日动工,至光绪四年九月竣工,(1875-1878年)历时三年零一个月,共耗银4359110.89两。

该陵虽是清晚期营建的皇帝陵,但所用木料均为楠梃木,木质坚硬,俗有“铜梁铁柱”之称,因而大木构架至今保存完好。

1946年一月,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同时被盗,许多珍贵文物遗失。同治皇帝陵墓和多数皇帝陵墓一样,陪葬品不外乎皇冠、凤冠、龙袍、金砖、夜明珠等。但皇帝陵墓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珍宝,而在于其考古、文化价值。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