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秦襄公陵墓?

2023-12-22 14:48:0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秦襄公陵墓?

西垂陵园也可以分为两个墓群,一是大堡子山秦公大墓,一是圆顶子山秦人贵族墓葬群。秦公大墓中的随葬器物,如今已散失在各地,这也是一件令人十分痛心的事情。据考证,大堡子山上的秦公大墓,当为秦襄公或者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夫妇的异穴合葬墓。

二、秦献公陵墓?

据清乾隆十九年《白水县志》(因是知县梁善长辑修,故又称“梁志”)卷三记载:“秦献公及出子墓,据《史记》,俱在衙。今失其处。按:出子,宁公子也。宁公,一作‘宪公’。” 秦宪(宁)公,公元前724年-公元前704年;秦出子,公元前708年-公元前698年(《史记》中的另一位出子是秦出公(公元前388年—公元前385年)被杀,沉入深渊);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相比之下,历史上的这三位先秦国君,秦献公名气更大一些。

“衙”即衙县,白水故县,距宋代白水县城东北六十里。衙县的管辖范围,大概范围也就是今天的白水、澄县、洛川一部分。

三、秦孝公官制?

大良造一开始就是具有一定实权的官职,后来就演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就好比现在的中校、大校、少将等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置了秦国国内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之前的大庶长)——大良造,并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是大良造首次被用作官职职位。

后来在秦惠文王设立相邦(后来为避刘邦讳,相邦改名为相国,秦武王以后又设立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以后,大良造也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位列第十六级。所以历史上担任大良造这个官职的人并不多,只有商鞅一人。

四、秦孝公都城?

栎阳

秦献公继位之后,立志收复河西之地,为了收复失地,为了更好地让实现对魏国的作战,显示自己的决心。秦献公决定把都城迁到离河西之地更近的栎阳。到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开始在秦国大刀阔斧的变法,秦国综合实力迈了一层大台阶,商鞅看到了栎阳发展的局限性,于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决定兴建一座更能适合秦国发展的大都城。这座城就是咸阳城。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定都咸阳后,秦国对外攻势,也越来越强劲,直到秦始皇时代,一统天下。

秦德公公元前677年迁都雍城,直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都定都此地。中间历经19位国君,294年。为了摆脱旧贵族的牵制,秦灵公就决定在泾阳建立一座陪都,逐渐转移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转移过来,用迁都的方式来削弱贵族的影响力。

五、秦孝公在位时间?

秦孝公在位多少年?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 ,《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在位23年。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主要成就:启用商鞅,变法图强;迁都咸阳

商鞅变法

卫国人商鞅在公叔痤死后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在商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但变法遭到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反对,双方产生激烈的争论。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以及其他措施。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经过第一次变法后,秦国国力开始强大。前358年,秦国在西山(今河南省熊耳山以西)击败韩国。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来迎娶秦国女子,与秦国联姻。 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省澄城县东)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

平定太子事件后,秦孝公拜商鞅为大良造,开始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主要内容为: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加收口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和执行分户令。

经过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前348年,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六、秦孝公的星座?

摩羯座。秦孝公生于正月庚寅,当时属于周朝正月是农历十一月,换算新历应该是十二月左右,庚寅我找了万年历也没有具体找到是几日,但秦孝公大体在十二月或者一月出生,所以应该是摩羯座,

七、秦孝公几岁上任?

秦孝公二十岁上任。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后,葬于弟圉,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八、秦孝公是秦异人吗?

不是

秦孝公嬴渠梁是秦献公的次子,秦始皇嬴政的天祖父,秦国的第25位国君,公元前361到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出生前的一段时期内,秦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衰,等到他的父亲秦献公继位后,秦国的实力仍然很弱,不得不与魏国割地求和。秦献公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之地都没能成功。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秦孝公继位后立志改变秦国贫穷的面貌,为此他实施了一系列改变措施,甚至发布了历史上著名的《求贤令》,欢迎山东六国的有志之士来秦国,也因此引发了后来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迁都咸阳,此外还建立了县制行政,鼓励农业生产,秦国的国力也在不断的上升。对外,秦孝公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到洛水以东,为秦国东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前338年,秦孝公因病去世,其子嬴驷继位。

秦庄襄王嬴异人

嬴异人,秦始皇的父亲,秦国第30位国君,公元前250到前247年在位。

由于异人的生母不受父亲嬴柱的宠爱,所以被送到了赵国当人质,秦始皇就是异人在赵国当人质时出生的。后来在吕不韦的运作下,异人回到秦国并被立为嗣子。

前250年,秦孝文王离奇去世,嬴异人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前249年,秦庄襄王派吕不韦攻灭东周国,

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不绝其祀。至此周王朝最后残余的势力被铲除。

前247年,秦庄襄王病逝,终年35岁,子政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九、秦景公是秦孝公的后人吗?

景公是孝公祖先…… 秦景公(?~前537年)嬴姓,名石,是秦桓公的长子。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附秦世系表(节选) 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 秦哀公前536-前501年在位36年 秦夷公 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 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 秦厉共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 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 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 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 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 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 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 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

十、秦平王和秦孝公的区别?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在位24年,谥号为孝。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后,葬于弟圉,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