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宋陵墓被盗的真实情况?

2023-12-22 03:37:1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宋陵墓被盗的真实情况?

“入土为安”是传承千年的丧葬观念,放之四海皆然。然而,对于古代的达官显贵帝王将相而言却时常未能如愿。因为薄葬的观念终究没能深入人心,使得他们的古墓中总会有大量的金银财宝相伴,这种往生富贵的思想无可厚非,却因此衍生出了盗墓这一让人切齿的行当。盗墓从土葬产生的时候便已经有了,随后春秋之际礼坏乐崩,厚葬之风盛行而战乱不断,更成了盗墓贼的天堂。

不过善恶到头终有报,这种既折阳寿又损阴德的行为,于法不容于理当诛,所以自古对盗墓的打击与防患也从来没有间断,而盗墓贼为了生存也在不断升级的自己的装备,近日常州大量的宋朝古墓因为工地不报而惨遭盗卖,相关部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展了打击追回行动,不仅追回了大量文物,还披露的许多盗墓细节,尤其是盗墓贼的工具更是与时俱进,着实让人为古人捏了把冷汗。

江苏常州一工地施工挖出了大量古墓,却为了工期而隐瞒不报,使得文物被人私藏,还遭来盗墓团伙集体盗卖。相关部门得知消息后经过连日的缜密侦查,终于将这一个多达24人的特大团伙一锅端,截止18日发布会时,已经追回的文物多达3519件。包括唐朝的葡萄纹龟钮铜镜,明朝的银帽饰等等高级文物,人们在拍手称庆的时候也被他们的盗墓工具所吸引。

传统观念中最为熟悉的盗墓工具就是铲子,其实远不止此,古时候的盗墓贼通常还有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而明朝之前,盗墓贼还没有专门的探测工具,所有古墓的位置大多都是道听途说以及一些地理堪舆的经验来判断,他们的目标也大多都是地面有封土或墓碑等明显标志的墓地。第一次工具的进化便是明朝产生的铁锥,他们用铁锥在有传闻但没有标志的地方下钻,通过锥上是否代有金属气味来判断地下是否具有古墓。明朝王士性在他的著作《广志绎》便有非常形象的描述:“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而我们熟知的“洛阳铲”则是近代的偶然产物,却使得盗墓贼的地下探测又来了一次飞跃。因为北方土地尤其是关中一带水深土厚,“洛阳铲”U字半圆的外形加上铲夹宽仅2寸的特殊设定再配上长柄,只需进土三四寸,随手一提便能利用半圆口的设计而卡住地下的土并将其原封不动的带上来。这也是目前为止较为普遍的盗墓手法,不过这次抓获的大型团伙中,这些工具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根据此次公布的信息来看,这伙盗墓贼不仅带有传统的盗墓工具,还配备了技术含量极高的智能设备,包括探针、金属探测仪等先进仪器,可以说对于前文所说的“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的古墓而言是百发百中。根据已有的信息显示,现代盗墓贼着实让人冷汗直流,搜寻古墓用军用罗盘、探针和金属探测仪,开挖用的是雷管、炸药与电锯,运输用的是汽车、摩托,销赃用手机等网络聊天工具,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效率又隐蔽。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打击盗墓与盗卖走私,从来都是朝发夕至严惩不贷。通过此次的成功告破也能看出,无论怎样与时俱进多么神通广大,终究难逃法网。

二、宋真宗陵墓有没有被盗?

有的

永定陵,是宋真宗赵恒和章献明肃皇后刘氏、章惠皇后杨氏、章懿皇后李氏的合葬陵墓,章怀皇后潘氏附葬,章穆皇后郭氏陪葬。

永定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蔡庄北1公里,陵尚未正式发掘。

地面上的建筑已毁无存,不过陵前的石刻马、羊、狮、虎等保存完好

三、朱棣陵墓被盗?

没有

截至至今,朱棣陵墓并没有被盗过。

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叫明长陵,是十三陵中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陵寝。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惠宗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登基,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

四、雍正陵墓被盗?

雍正泰陵没有被盗,但其他很多清朝皇陵被盗过。 清朝皇帝的陵墓,除顺治,雍正,嘉庆,道光4帝陵寝以外,其余诸皇陵及后妃墓皆被盗,许多珍贵文物下落不明

五、秦王陵墓被盗的原因?

秦始皇陵墓一直保存完好,被盗只是谣言

六、嘉庆陵墓被盗的后果?

会被判刑

之前有5个外地人员通过QQ联系,一起实施了对嘉庆陵盗墓行为,被抓后,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上述4被告的行为,构成盗窃古墓葬罪,对张某、兰某、王某、何某4被告人依法判处10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罚金。

七、李渊陵墓怎么被盗的?

李渊的陵墓被盗过,可对这座陵墓下手的盗墓贼没有一个成功。

几千年来,被盗的帝王陵无数,但李渊的献陵却意外保存完好。

李渊陵墓是李世民依光武帝陵墓规格所筑。坐北朝南,陵墓四面各有一座石门,且都放了一对石虎。这座墓最大的特点是封土。

李渊墓所用的封土并不是一般的土,而是砂砾土!这种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可塑性,非常差,盗墓的人在这种土上打盗洞就会引起塌方。在财富与生命之间,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因为这个原因,李渊的献陵得以保全。

八、李世民陵墓被盗过程?

李世民苦心经营,陵墓雄伟壮观的昭陵在他死后不仅被盗,而且至少有三次大规模盗墓,不仅陪葬宝物被洗劫一空,就连李世民的遗体也被破坏。

第一次,是唐末黄巢起义,攻入长安的时候。黄巢本是流寇,一路破关夺城,劫掠富豪之家。不过,黄巢没有稳固根据地,没法保证40万军队的给养,盗墓便成为他获取财富的手段之一。根据史料记载,黄巢在长安到处盗掘汉唐帝陵,还指挥全军挖掘武则天的乾陵,挖出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也没得手。虽然黄巢没挖开乾陵,但唐代各帝陵大多遭到其破坏,尽管没有黄巢盗开昭陵的记载,但昭陵这么宏大的陵寝,地面建筑被黄巢破坏,这是肯定的。

第二次就惨了,在公元908年(后梁开平二年)10月,唐朝刚灭亡1年多,昭陵被盘踞在雍州的军阀温韬给盗掘了。《旧五代史》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温韬盗掘了他统治地盘里的所有唐陵,除乾陵幸免,全被洗劫一空。他还亲自下到昭陵地宫,把昭陵里的珍宝,包括前朝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作品,全部盗出。据说,当时温韬从昭陵中盗出的宝物用车拉马驮,动用几千士兵,花了1个月的时间才全部运完。

温韬的外甥郑玄素说过,他当时随同舅舅温韬一起进入昭陵,看到躺在棺材里的李世民尸体完全腐烂,头发散乱,头用玉架护卫着,十分惊讶。宋代的《江南余载》记载 “进士舒雅,尝从郑元素学。元素为雅言: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发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发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锺、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所。”

昭陵不仅随葬宝物被盗,李世民的尸体也被破坏,一代英主,费尽心思为自己营建牢固的陵墓,结果还是没能挡住盗墓贼,如此下场,令人唏嘘。

昭陵的第三次被盗,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昭陵北侧的祭殿庑廊,列有六块骏马的石刻,被称为“昭陵六骏”。据史料记载:“昭陵六骏”石刻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最喜爱的6匹战马,是他辅助其父唐高祖李渊平定四海、建国立邦时所乘的坐骑,它们分别名为: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公元636年(贞观十年)昭陵初建成时,李世民诏令大画家阎立本先画出六骏图形,后由雕刻家阎立德依画雕刻而成。李世民亲自作诗6首(即“六马赞”),赞扬每匹马的风采,并命大书法家欧阳询抄录下来刻在“六骏”旁边。

“昭陵六骏”在唐末黄巢、温韬盗墓时受到过破坏,但大体保存完整。直到民国初年,遭受灭顶之灾。

九、朱元璋陵墓被盗没有?

朱元璋的陵墓没有被盗过。

漫长的明清两朝民间一直都有传说明孝陵 的地宫曾经被盗,甚至在建国后有一段时间紫金山山麓附近都盗洞连连,考古工作者在2000年左右发现盗墓入口所在,之后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孝陵进行考古勘探和研究证实,确认了地宫的具体位置,并宣称地宫完好无损,并未被盗。

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1961年3月,明孝陵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明孝陵及其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又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十、汉武帝陵墓被盗?

第一次被盗:

公元前84年,也就是汉武帝葬后四年,汉武帝梓宫中的玉箱和玉杖就已经出现在市面,这是西胡康渠国国王所献,因汉武帝生前喜爱,故而作为了随葬品。当时有一个扶风人在市场上看到玉箱和玉杖正在兜售,明码标价为青布30匹、钱9万。这个扶风人倒是挺识货,不经讨价便阔绰出手,买下了这两件珍宝,回家后时常炫耀,拿出与人分享观赏。

不巧的是,有一天观赏的人群中,有一位是汉武帝生前的小奴,识得玉箱、玉杖。这个小奴一下就明白老主子的陵墓可能被盗了,于是急忙报官,当地官员听闻此事不敢耽搁,立即派人捉来扶风人进行审问,可这个扶风人并不知出售者姓甚名谁,那个卖珍宝的商人也并未找到。虽然地方官将所玉箱、玉仗上交朝廷,但已无法掩盖茂陵被盗的现实。

二次被盗:

公元前64年,一个叫李友的采药人,在上党的抱犊山釆药时,偶然发现一个小山洞,由洞内向外散发着金光。于是他就向洞内摸索,发现了一个金箱,打开之后发现里面皆是书籍,共40余卷,2卷《老子》、13卷《太上紫文》、6卷《灵跻经》、6卷《太素中脂经》、9卷《天柱经》、7卷《六龙步元文》、4卷《马皇受真术》。

李友随手打开一卷,上有“御书”二字,这才明白是皇帝御览书籍。随后,劳动人民的朴实品质促使他报告了官府,当时的河东太守张纯闻听此事后不敢怠慢,立刻派人随李友上山,取回金箱。经过鉴定,乃是汉武帝御览书籍,于是立刻上报汉宣帝。汉宣帝起初不信,于是招来武帝时的老人鉴定此物,其中有一个名叫冉登的典书郎,是汉武帝时的侍臣。他看了金箱和经书后痛哭流涕,确认是孝武皇帝(汉武帝)的随葬之物,还是他亲手放进陵墓的。汉宣帝听完便意识到茂陵被盗了,于是派人将金箱书籍送还茂陵,并检查茂陵被盗情况,但派往的官员并未发现盗洞,茂陵依然完整无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