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苏禄王墓景点有哪些?

2023-08-18 19:41:01  来源:网络   热度:

苏禄王墓景点有哪些?

苏禄国东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北部的北营村,安葬着苏禄国的一位国王和他的王妃及两位王子,是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于南京的渤泥国王墓),也是我国唯一的驻有外国王室后裔守陵村落的异邦王陵。

苏禄国东王墓是中菲两国传统友谊的见证。苏禄王墓是明朝初年国王陵墓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

1956年,苏禄国东王墓列为首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苏禄国东王墓

外文名

Su Luguo East Tomb

墓主身份

苏禄国东王

始建时间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

地理位置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青年路356号

苏禄王墓萧城遗址苏禄王营丘故城明鲁王墓东方朔墓两城镇遗址田齐王陵危山兵马俑明鲁荒王陵

家庭成员

墓主名讳:巴都葛叭答剌(译音)身份:苏禄国东王(谥号:苏禄国恭定王)

王妃:葛木宁(译音) 长子:都麻含(译音)

苏禄王墓

次子:温哈剌(译音)

三子:安都鲁(译音)

(长子回国继位,王妃及二位王子之墓在东王墓东南侧。1940年一本杂志误称次子安都鲁、三子温哈喇。但德县志及墓碑、史料载,"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

主要景点

苏禄国东王墓肃穆壮观,周围护陵松柏常青,神道入口为新制汉白玉石牌楼一座,神道两侧有六方石望柱一对,石像生六对,分别为一对石虎、一对石狮、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马倌、一位文臣和一位武官。永乐帝朱棣御笔撰写的神道碑在神道南端东侧。王妃葛木宁及东王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之墓在王墓东南侧。

明、清两代,不少诗人、学者来瞻仰凭吊,并留下了许多诗篇。

苏禄王陵

今天的苏禄东王墓,是一处以王陵、享堂、御碑亭、牌坊、神道和清真寺、碑廊为主的陵园式古建筑群,布局错落有致,交相呼应,别具一格。

享堂是祠庙的主体建筑,占地130多平方米,18根大红柱气势雄伟。古朴典雅的祠庙大门外,一对新雕刻的石狮雄踞左右。"古墓埋客帝,丰碑载友谊"。苏禄国东王墓是存留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具有跨国意义的王陵,它揭开了苏禄与中国国际交往的新篇章,无论当时还是今天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诗人冯廷槐写遭"生为朝贵客,死作邵先贤",高度评价了这位友好使者,对两国友谊所做出的贡献。

明朝历史的明初盛世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建立健全各种政治制度,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还制定酷刑,严惩贪官污吏,开创了“洪武之治”后罢中书省及丞相,皇帝总揽大权,使封建中央集权更加集中和强化。 政治

明朝开国不久,明太祖大肆分封子嗣和开国文臣武将。明太祖先后分封25个儿子和1个从孙为王,其中一部分还授以兵权。同时,明太祖在奉天殿举行仪式,大封功臣。封子为王驻守各地对明初统治的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为以后的“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分封子嗣和功臣之后,明太祖于洪武八年(1375)十月,还在地方设置指挥使司。朱元璋下令,改行省都卫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共改投13个都司和2个行都司,之后又有增补。都司隶属大都督府,都司设都指挥使一人及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官,掌管一方的军政,并负责本司的练兵、屯田、军器、漕运、备御等事务。遇有战事时,所有官兵都可被征调出征,平日则可散归各本部。

为了监视不法勋贵,明太祖建立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朱元璋废除仪鸾司,改设锦衣卫,锦衣卫除掌管侍卫职权外,还有巡察缉捕和审理诏狱的权力。锦衣卫属下的镇抚司承办由皇帝命令查办的案件,他们用刑残酷,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废除了锦衣狱。

明太祖还打击贪污和清理权臣,最著名的有明初四大案。即:“空印案”、户部侍郎郭桓的贪污案,此两案虽为惩贪杜弊而起,但株连甚多。影响最大的是丞相胡惟庸案和大将军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共杀5万余人,内中公、侯近40人。经过这场大案一代开国功臣被诛戮殆尽。 军事

洪武元年(1368)正月,明太祖采纳刘基“立军卫法”的建议,正式创立卫所制。洪武七年(1374)重定兵卫之政时,以5600人为一卫,下分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由10个百户所组成。百户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编制,共112人,设2个总旗,10个小旗,进行日常管理和军事训练。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天下卫所,计有17个都司,1个留守司,329个卫,65个守卫千户所。全国共有180余万军队。 经济

洪武八年(1375)三月,明太祖下令印制“大明宝钞”在民间通行。洪武初,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多为鼓铸的铜钱“洪武通宝”。然而,明朝初期极端缺乏铜料,铜质货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此,明太祖借鉴元代实行的纸币制度,印制“大明宝钞”与铜钱并行,以纸币为主,铜钱为辅。明朝宝钞共分六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 文化

⑴建立学校

洪武二年(1369)十月,明太祖下诏命令地方郡县设立学校,并明确规定了府、州、县学的规模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地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年资久的,可定期保送到京城国子监深造,也可参加科举获取功名。1375年,又设社学以教授民间子弟。京城的学校即为国子学(1382年改为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其学生叫监生,多为官僚、地主的子弟,主修“四书”、“五经”及典章、律诰等,结业后可直接做官。

⑵制定科举

洪武三年(1370)五月,因国家急需人才,明太祖颁发科举诏令,于八月设科取士。明代科兴考试分文武二科,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京师会试考中者有资格参加殿试。三年一大考,殿试由皇帝亲自把关,殿试及格被录取的通称进士。凡考中进士者,即可授官。文科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四书五经,考试文体通用八股文,虚内容而重形式,因而明代科举制又称八股取士。武科试士则以技勇为重,所考内容因时局要求而变化。六年一大考,考中头名称武状元。

⑶设置僧录、道录二司

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设置僧录、道录二司,在外府州县设置僧纲、道纪等地方分支机构。所有僧、道官员都是挑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充任。寺观僧、道人数,也由僧录、道录二司送交政府存册。同时,政府赐给僧院、道观大量田地及佃户,以备僧道使用,并免除寺院所有田赋徭役。以后的明代诸帝多受朱元璋的影响,形成了明宫好佛道之风。

从建文元年(1399)到宣德十年(1435)的30多年中,明代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四朝,经过增建机构、完善制度、迁都北京、开发边疆等一系列的重大措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强盛。但另一方面在号称“宇内富庶”、“天下太平”的明代初年,已经在“富庶”、“太平”的背后,潜伏着危机。

明太祖死后,皇太孙朱允杉吹畚唬缘诙辏1399)为建文元年。为了推行自己的新政,建文帝首先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了调整。随后,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省刑减狱;均江浙田赋;调整政府官僚机构。尤其是后者,建文帝在位期间始终没有间断过,调整涉及到官制的许多方面。建文改制虽仅进行了4年,但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明朝史学家朱鹭称之为“四载宽政解严霜”。 政治

1402年六月,燕军入京,第二天,被建文帝削废的诸王便率文武群臣向朱棣上表劝进。六月十七日,在编修杨荣的提示下,朱棣首先拜谒了明孝陵,而后诸王和文武百官备好法驾,奉上宝玺,迎立于道,高呼万岁。朱棣升辇入宫,在奉天殿接受了以兵部尚书茹为首的群臣朝贺,正式即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⑴削藩与迁都

明成祖即位后宣布建文帝所改易的祖宗成法都要革除,又诏令将建文时更定的官制改回洪武旧制。明成祖又两次大封靖难功臣。明成祖在恢复诸王爵禄后暗中开始“削藩”。将边塞诸王迁回内地,减少诸王的撤护卫,同时收回诸王对将帅、卫所军的节制指挥权;重申不许诸王擅役军民吏士的禁令,不许过问地方事务;对犯有过失的诸王,先以书诫谕,继而示以惩罚,最后或废为庶人或加以惩治。这一“削藩”策略较建文帝稳蔽,步骤实施也更从容,收到了削藩效果又不致酿成祸乱。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将北平改为北京,设北京行部诸衙门,将大宁都司徙至保定。

⑵创建内阁

明成祖登极后,决定起用一批资浅而干练的文臣参预机务。命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同议朝廷机密重务,又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和胡俨同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与解、黄二人一起朝夕侍从左右,作为顾问,称之为内阁。他们分掌文案,综理制诰,内阁制度随之创立。不过,这时的阁臣品秩远在六部尚书之下,仅为五品,而且不设官属,不辖诸司事务。经洪熙、宣德两朝,内阁制度才趋完备。

⑶建立厂卫制度

朱棣登基后恢复了太祖时期后来被废除的锦衣卫,另外他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特务组织――东厂。明代厂卫制度得以确立。 军事

⑴五征蒙古

蒙古人者虽被驱出中原,但明朝的北部安全仍受到极大威胁,自明初至永乐中叶曾发生过几次激烈战争。

⑵南征安南

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洪武年间,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对称兵拒命的南安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后明成祖派兵攻打南安,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 文化

永乐元年(1403)七月,明成祖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参照《韵府群玉》、《回溪史韵》二书的例子,采集各书所载事物,按类编排,而统之以韵。解缙等奉命而行,于次年十一月编成进呈,明成祖赐名《文献大成》。不久,朱棣认为所书事物多有遗漏,又命姚广孝、刘季}现解缙一起重新编辑,又特别命令王景、王达等五人为总裁,邹辑等20人为副总裁,陈济等为都总裁,征调中外官及四方老宿文学之士为纂修,选善书的国子监及郡县生员为缮写,由光禄寺供饮食,共2169人,开馆于文渊阁。同时,又派官员分行天下,搜求遗书,以备收录。历时五年修成,改名《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装订11095册。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迄今世界所公认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 外交

⑴郑和下西洋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出使西洋。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他率领27000多人,乘坐200多艘海船,地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出使西洋共七次,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船上满载着金银宝货,销路最好的是丝绸和青瓷碗盘。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⑵苏禄国王来朝

苏禄本是一个群岛国,有东王、西王、峒王总理其事。永乐十五年(1417)八月,苏禄国王各率其亲属及随从头目,组成340余人的使团,漂洋过海,长途跋涉,带着珍珠、宝石、玳瑁等物而来。这是苏禄国对郑和使团访问苏禄的回访,也是继渤泥、满刺加国王之后,又一个海外国家首领亲自率领使团来中国访问。在京期间,三王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东王在南归途经德州时,不幸因病去世。明成祖命令按照王礼祭葬,在德州为东王营建了壮观的陵墓。永乐十六年(1418)九月一日,明成祖亲自为苏禄东王墓碑撰写碑文,对其表示深切的缅怀与悼念之情。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仁宗即位

朱高炽是明成祖的嫡长子,因为他有足疾,行走不便,不善骑射,但为人宽厚仁慈。但明成祖却不太喜欢他,他对次子朱高煦印象好,认为很像自己。永乐二年(1404)四月,朱棣正式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

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更定科举名额。洪武初年时,科举取士是有定额的。但不久即取消了限制。明仁宗时,朝廷决定重新规定取士名额,阁臣杨士奇奏请分南北取士。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正式议定各省乡试取士名额。凡通古博今,端重沉静,年龄在25岁以上者可以应试。此规定尚未实行,明仁宗即驾崩。明宣宗登基后,诏颁天下,要求各省仍按此规定执行。

明仁宗登基九个月后,便于洪熙元年五月突然病逝,其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明仁宗在皇位的争夺战中屡遭风险,如履薄冰。但围绕皇位继承问题的斗争并未结束。 宣宗即位

明宣宗登基以后重用贤臣,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有一次外出返京,看到农民正在耕田。他亲自到田间同农民谈话,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推了几下。他感慨地对随从诸臣说道:“朕只推了三下犁,就觉得很累。老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不休,那辛苦就更可想而知了!”在修建明仁宗的陵墓献陵时,遵照明仁宗的遗嘱,力主俭朴,3个月就完成陵墓的工程。明宣宗以后几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得较为俭朴。直到明世宗在位时,才营建奢华的陵墓。

明宣宗有几句名言。一句是“省事不如省官”。那是在批评一个巡抚时说的。那个巡抚要求在杭嘉湖地区增设一名专门管理粮政的布政使司官员。明宣宗认为,国家的赋税有常额,不能养冗官,驳回了他的要求。还有一句是“安民为福”。那是在批评一个工部尚书时说的。那个工部尚书建议修建山西圆果寺的佛塔,好为国家求福。明宣宗认为,百姓安定就是国家的福气,用不着借修佛塔来“求福”。

河南有一个知县,在当地发生灾荒时,未经请示,就将驿站公粮上千石发放给灾民。明宣宗对他加以表扬:“如果拘守手续,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饿死了。”他还继承了他父亲愿意接受意见的作风。他要求大学士杨溥尽力辅佐自己。杨溥叩首回答:“臣决不敢忘记报答陛下的恩情。”他嘱咐杨溥:“直接指出我的过错,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

正是由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的作风较为开明,才有了被史家赞扬的“仁宣之治”。 朱高煦叛乱

朱高煦是明成祖的第二个儿子,“靖难”时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明成祖于危难之中。但他恃功骄恣,凶悍不法,妄想篡夺太子之位。永乐二年(1404),朱高煦虽被封为汉王。后改封别地,朱高煦仍不肯前往,整日闷闷不乐,图谋不轨。洪熙元年(1425)六月,他曾企图伏击明宣宗,结果失败。

宣德元年(1426)朱高煦趁北京地震之机,在乐安(今山东广饶东北)谋反,设立王军府、千哨,分官授职,并勾结英国公张辅作内应。明宣宗在大学士杨荣的劝谏下御驾亲征朱高煦。大军到达乐安城北,送诏书给朱高煦。朱高煦无力抵抗,只得举手投降,余党都被擒获。明宣宗兵不血刃,大胜而还,改乐安为武定,将朱高煦软禁在西安门内的逍遥楼。参与谋反的王斌、朱恒及天津、山东各地的反贼或被处死,或被发配边关。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