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翁仲是什么人?

2023-08-18 12:22:09  来源:网络   热度:

翁仲是什么人?

王们除了要按照宫城的样子,在自己的归息之地,修建一定规模的陵园之外,他们还把百官拥立的威仪和气势再现出来,陵墓列石制度因此而产生。我们现在依然能够看到,南朝、唐、宋、明、清帝陵的神道两旁,各具情态的石翁仲(石刻的文武官员),始终寂然地保守着一个王朝的气势和旧梦。

翁仲原来是秦始皇时代的一个大将,姓阮,身高一丈三尺(合今2.39米),忠勇憨厚、力大无比。秦始皇东征六国时,西面狄夷不断滋事侵犯。为了保持西北军事平稳,秦始皇令阮翁仲将兵把守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阮翁仲果然守土有责,不辱使命,多次击退外族侵犯,一时间,名声鹊起,保持了北方安定。翁仲死后,秦始皇用铜铸造了一尊翁仲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作为纪念。后来,匈奴人来咸阳朝拜秦国,远远地看见翁仲铜像,还以为阮翁仲活着,都悄然转身离去。此后,帝王们纷纷效仿,慢慢成为习惯。随着金属用途的扩大,阮翁仲的造像逐渐变为用石头雕刻。后来,人们把铜人像、石人像称为翁仲。作为卫士,翁仲逐渐被列置在帝王陵墓上。

到了唐高祖李渊入葬献陵的时候,用翁仲仪卫皇陵,已经成了大唐帝王丧葬的基本形式之一。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农历五月,李渊患上风疾。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他不想过多麻烦后人。在弥留之际,李渊下了一道诏书:“陵园制度,务从简约”。而到底怎么样简约,没有人能够知道。一个月后,风疾就淹没了李渊的性命。

当时的治丧班子是相当庞大的,这个班子不光安排皇帝后事的整个细节,应当还细致地推敲过皇陵的规划,比如怎么修建献陵?地面都要有哪些建筑?他们反复斟酌过这些问题。后来,献陵依照东汉光武帝原陵的规格和形制,修建在长安城北四十公里处的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徐木原上。当年农历十一月的庚寅日,一队猎猎幡旗把大唐国葬的队伍引向渭北高原上的献陵。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用黄土堆积起来的覆斗型陵墓,长方形的陵园夯筑了规整的城垣,四面开着神门。

献陵神门之外列置了一对石虎,司马道两边列置了一对华表(石望柱)、一对石犀牛和几对翁仲。这些翁仲都圆雕而成,高达两米以上。李世民希望司马道两边的翁仲,能像先前那样忠心侍君。就这样,唐帝陵忝列翁仲的葬式,以习惯的方式在献陵确立下来。

大体帝王的心思如出一辙,往后各朝代的帝陵都沿袭了这个习惯。

这些翁仲分为文官和武官两类,文官翁仲持笏肃立、温文尔雅,虔敬中透着睿智;武官翁仲,拄剑恭立、威严肃穆,森然里藏着忠勇,它们大都身材魁梧、宽袍大袖、注视前方,唐代的雕刻艺术家们还赋予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庄重森然,有的虔敬谨慎,有的神清气爽。

翁仲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一个朝代的性格风骨连为一体。815年,柳宗元在人生失意之时,与朋友刘梦得分别之时,曾经慨叹:“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近人郭伯谐也留下了:“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

帝陵翁仲的命运,似乎比皇陵本体要好一些。五代温韬盗掘渭北唐陵的时候,实在对陵园地面的石刻不屑一顾。那时候,他没有办法弄走一尊重达几吨甚至十几吨的翁仲,就是有办法弄走这些前朝故物,他实在不知道这些庞然大物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好处。

唐陵翁仲直接见证过皇陵遭到的匪祸,而自己终无大恙。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唐陵石刻一直没有引起盗墓者的兴趣。

然而,1959年,陕西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由献陵搬走一只石虎(身长2.5米、高1.7米、胸宽0.85米,重约20吨)。1960年,又搬走了一只走姿石犀牛(身长3.3米、高2.1米、宽1.2米,重约30吨)。

唐陵石刻似乎有了离开自己曾经执守着的土地的可能。果然,上世纪末,唐宋帝陵前的石刻成为盗墓者觊觎的对象,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翁仲:帝王的守护者,体现阶级关系,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

石象生和朝宗桥的详细历史

石象生是指安设在陵墓前的石人石兽,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等级的标志,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石象生也称翕仲,以秦朝的一员武将的名字命名。秦朝有一名大将名阮翕仲,秦始皇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之时,曾派阮翕仲把守临兆。阮氏身材高大,武艺超群,曾打败匈奴的入侵。他死后,秦始皇念其功勋卓著,令工匠们铸造他的全身立于咸阳司马门外。后来,陵墓前的石象生都被称为翕仲。

石象生有石狮、石獬豸、石麒麟、石马、石骆驼、石象。石兽或立或卧在须弥座上,雕刻着锦袱、石榴、卷草等图案。石兽雕刻精美,神态逼真。选定它们为陵墓石象生有很深的寓意。狮子是百兽之王,凶悍无比。常设置在皇宫、寺庙、陵墓门前,用以显示权势,并以其震慑邪恶。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是忠诚和正直的化身。相传,它生活在东北的荒野之中,看见有人争吵,用独角去驱逐无理者。用它作为石象生,以表示严正无私。麒麟也是传说中的动物,相传只有盛世才出现的祥瑞之兽,头如龙,角如鹿,全身鳞甲,尾似牛,足似马。它与龙、凤、龟合称四灵,是吉祥和安宁的化身。骆驼,性情温顺,能吃苦耐劳。相传,有一次皇太极带兵打仗,行前用驼囊盛储水,以备不时之需,并曾在关键时为皇太极解除了困境,所以把它列在陵前,以表其功。象,形体高大、稳固,其形象常被皇家陈设在殿堂前,用以象征天下太平,江山永固。陵寝中设此石象生亦取相同的寓意。马,以其勤劳的个性多少年来为人类所垂青,并且它是古代军队作战必备的工具,在石象生中使用马的造型,用以象征国家疆域辽阔,八方来朝。也有传说称,陵园石象生的马并非普通的马,它们是清太宗皇太极生前的两匹骑座,一匹名大白,另一匹小白,在皇太极叱咤风云的征战中,大白、小白曾立下过不朽的功勋,相传,每有战事,皇太极即乘大白、小白出征,骑大白行军,可日行一百里,骑小白出征,可日行军五十卫。崇德年间清朝与明朝之间的松山、杏山之战,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即是骑着大白、小白疾驰前往前线督战的。太宗皇帝驾崩昭陵后,将大白、小白雕像立于陵前,让它们继续为皇太极效力。乾隆皇帝冬巡盛京祭祀祖陵时,特意来到石马前,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即兴作《昭陵石马歌》:

陵图石马拟翁仲,古即有之识与共。

昭陵石马独超群,大白小白奏殊勋。

一乘杏山战败明军十三万,再乘大凌河大寿降我军。

其余破敌斫阵那可数,莫不安吉供御扬我威。

遂成宏业建大清,绳天裕后天锡暇。

宋至王孙侍诏,图唐六马皆曲肖。

昭陵石象生

在神道两侧立有六对石兽,它们是石狮、石獬豸、石麒麟、石马、石骆驼、石象,这些统称“石象生”,或“石兽群”。石兽各个雕刻得神态逼真,雕工细腻,石背下面有须弥座,高1米.长2.7米,宽1.5米,座上雕刻着纹样锦袱.四角各附一古钱。须弥座四面分别刻有石榴、卷草、宝相花等图案。石座的精美衬托了石兽,使它们更显得华贵而威武。这些石兽犹如一些“卫士”,虔城地守护着陵寝。诗人苗君稷称:“十二御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写的就是这批石象生。在陵寝中所以选用这些兽类做石象生,是因为它们的原形各有自己的性情和特点:

狮子:它是百兽之王,凶悍无比,_目如电,发声如雷。百兽闻之莫不惊恐万状。正因为狮子有如此特点,所以历代统治者均将其应用在陵寝、宫殿、寺庙门前,做为威慑邪恶和显示权势的象征性雕像。

獬豸,是一种传说动物,《异兽志》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原来此兽是我们东此特产动物,最为难得的是它的正直无私:见人打架,用角驱逐无理者;见人争辩,它对不正者咋之退却。正因为如此,古代有些法官戴有仿效獬豸的独角做成的独角帽,表示其忠正。用它做为石象生。以示皇帝的严正无私。

麒麟:形象很特别,头如龙、角如鹿、全身鳞甲、尾似牛,足似马而圆蹄。是传说中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的祥瑞动物。与龙、凤、龟合称“四灵”。在石象生中使用它以表示吉祥和安宁。

骆驼:性情能吃苦耐劳,忍饥受渴。被誉为“沙漠之舟”,是蒙古等北方民族最好的交通工具。用在石象生中以表示对蒙古各族的友好和亲善。也有人传说此骆驼有功于皇太极,有一次皇太极领兵出没沙漠用驼囊储水,它又能予报天气,为皇太极解除困境,所以把它列在陵前,以表功。

马:以勤劳,善奔跑,善负重著称。在石象生中使用它寓意国家疆域辽阔,凭任驰骋。也有人传说这两匹石马是皇太极生前的座骑,一名“大白”;一名“小白”。

象:其形象高大威严,性情温和。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在石象生中使用它寓意广有顺民,江山稳固。

据《封氏见闻录》解释,石象生的作用一是起到装饰和点缀陵寝,再一是仪仗銮驾的象征。石象生制度起源很早,秦汉时期已在陵墓前立石象生。有的陵墓不仅立石兽,还立文武大臣塑像,叫“石翁仲”。至今,山东嘉祥县东汉时期的“武氏墓”的石象生中,还有石狮存在;陕西省兴平茂陵附近的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石象生中,立有石马、石虎、石牛、石象、怪兽吞羊、人抢熊以及野猪等石象生。唐代开始对石象生的使用已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坟墓可以立六只石兽,四品官只准用四只等等。而皇帝陵寝将不受限制。例如,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陵寝共用石人石马九十多个,创石象生之最。明清时代对石象生的使用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制。所以,石象生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

昭陵这批石象生立于顺治七年。此事有据可查。《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七年四月乙酉:“昭陵立象、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兽、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望柱二。”其中的坐兽就是现在的獬豸。这条史料的记载与昭陵现状吻合。至于石兽下部的须弥座可能是稍晚些年加上的。因为石兽和石座在石质及雕造风格上均有区别。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昭陵的石马有一些传说。相传这对白马一个叫“大白”,一个叫“小白”,都是大宗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匹坐骑。虽然太宗身材魁武,但骑大白每天可行军一百里,骑小白每天能走五十里。崇德六年.辽西松山、杏山大战时,皇太极就是骑这两匹马从盛京疾驰至前线亲自督战,使此战大破明军十三万,取得了重大胜利。再是,大凌河之战,太宗迫使明朝骁将祖大寿降清。这场战争大白、小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表彰它们的功绩,太宗驾崩之后,便将这两匹马的雕象立在陵前守陵。乾隆皇帝来盛京东巡祭扫特意来到石马前,抚今追昔,为石马吟诗作赋,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弘历的即兴作《昭陵石马歌》曰:

陵图石马拟翁仲,古即有之识与共。

昭陵石马独超群,大白小白奏殊勋。

一乘杏山战败明军十三万,

再乘大凌河大寿降我军。

其余破敌斫阵那可数,

莫不安吉供御物我物。

遂成宏业建大清,绳天裕后无锡嘏。

宋至王孙金侍诏,图唐六马皆曲肖。

这首诗大意是说,陵墓立石象生这是古代就有的制度。但是昭陵的石马非同一般石象生可比,它是大宗的两匹御马雕像,此马曾经立过许多战功,为大清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唐太宗的昭陵雕刻他生前六马.史称“唐昭陵六骏”,这两匹白马就是仿照唐昭陵的规制雕刻的。由于乾隆皇帝每次祭扫昭陵都要恭瞻这两匹白马,于是成为东巡的一项固定制度,其他皇帝到昭陵来也都步其后尘,为大白、小白写诗赞颂,如,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东巡时都写过同样形式的《昭陵石马歌》。除此之外,昭陵石马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这一种传说说,这两匹马不叫大白、小白,而是叫“大清”、“二清”。相传有一次,太宗被明朝大将李成梁活捉,在押送太宗去辽阳的途中,太宗依靠大清马和二清马的奋力营救而逃脱,为感念这两匹马的救驾之恩,崇德元年定国号称帝,太宗选择了“大清”二字为国号等等。

其实,昭陵的两匹石马只是石象生之一,因为许多陵寝石象生均有石马。而且,昭陵是太宗死后由他的后人建的,太宗并未参予建陵工程,所谓“大白”、“小白”之说只是民间传说,这个传说由于乾隆皇帝的推崇而几乎被人们奉为信史。然而此说虽并非史实,却为研究昭陵增添了几分情趣。

福陵石象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3-1-7

神道两旁排列着一群石兽,它们由北向市依次是石骆驼、石马、石虎、石狮,共计四对,全部用青色岩石雕琢,基座为大理石,须弥式,上面雕有“锦袱”,锦袱四角各坠古钱一枚,须弥座上雕有花纹。石兽如同一批“卫士”护卫着皇陵。这些石兽又名“石象生”、“石翁仲”。或“石兽群”,是陵墓的装饰性建筑。陵墓上石象生的制度最早始于秦汉时期,至今仍有遗迹可循。如,山东省嘉祥县的武氏墓有东汉时期的石狮;四川省雅安高颐墓也有东汉石兽;陕西省兴平西汉时期霍去病墓尚存石马、石人、卧虎、卧牛、卧象,及怪兽吞羊、野猪等等。

唐宋时期的石象生中又增加了文臣武将、外国使臣、侍女等造象。唐朝对石象生的使平已有等级规定,例如,三品以上官员用石兽六只,五品以上官员准用四儿,至于皇帝陵当然不受限制,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共有石人、石兽九十六对之多。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以下则一律不准立石兽。

关于福陵石象生设置的时间,许多资料均称其建于天聪八年(1634)。根据是《太宗实录》天聪八年已丑条的记载。“礼部和硕贝勒萨哈廉传谕工部日:太祖山陵建寝殿、植松木、立石狮、石象、石虎、石马、石驼等,仅仿古制行之。”然而萨哈廉的“传谕”仅仅是按“古制”的提议,并未立即实行;这些石兽的正式建造时间是十七年之后。对此《世祖实录》有明文记载;顺治七年四月乙酉,立福陵‘卧骆驼、立马、坐狮、坐虎各一对”

起初,福陵石兽的下部没有石座。因为早期此陵规模较小,石兽与陵寝其它建筑的体量比例必须协调,这些石座是顺治十六年因为增修方城、角楼等整体建筑而增加的。所以福陵石兽是顺治六年和十六年两次建造的。

朝宗桥又名沙河北大桥,简称沙河桥。此桥位于昌平县城南10公里、沙河镇北0.5公里,巩华城旁,跨北沙河水(温榆河),与横跨南沙河水上的“安济桥”相对,相距2.5公里。

明朝迁都北京时,先在天寿山建陵墓,后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拆掉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桥建石桥,北曰“朝宗”,南曰“安济”。

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桥用实心板护栏,形质古朴。沙河桥是明朝帝后、大臣谒陵北巡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它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另外在桥北还有万历四年(1576年)镌刻的“朝宗桥”石碑一块。

详细历史可以去百度上查找.不错的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