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雕塑的兴起
陵墓雕塑的兴起
陵墓的地上雕刻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汉至唐十分兴盛,虽然宋至明清帝王将相的墓前仍有设置,但其气势釉艺术性已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现存的西汉霍去病墓、南朝帝王和贵族陵墓、以及唐乾陵和昭陵六骏雕刻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作品。这些雕刻与秦桶在形象塑造上斟写实为主的手法截然不同,而是采用寓意与象征的手法,极富幻想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霍去病墓石雕群及陵墓的总体布局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 作品始终没有直接描绘霍去病的形象和具体的战争场面,特别是主题雕刻《马踏匈奴》更以象征的艺术手法,用矫健沉着的骏马和马腹下作垂死挣扎状的匈奴形象概括出霍去病英勇抗敌、安定边疆、沟通西域的赫赫功绩。东汉石刻的新成就,主要体现在造型劲健的大型石辟邪上。洛阳及伊川出土的一对石辟邪,姿态雄健豪迈。南阳崇资基出土的石天禄与石辟邪,咸阳出土的一对石兽,于雄健中蕴涵着秀丽灵动的格调。此外,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辟邪,亦属东汉晚期造型凝重. 器宇不凡的优秀遗例,对后世陵墓装饰石雕具有深远影响。
现存的南朝陵墓雕刻有31处,分布在南京及附近丹阳一带,以石兽为多, 也最有特众色。置于帝王陵前的石兽,通常头上有角,双角的称天禄,独角的称麒麟。王侯墓前的石兽无角称辟邪。这些石兽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动物形象,而是传说中神异的瑞兽,是墓主的保护神和权威的象征。因此石兽均造型高大厚重,昂首挺胸,瞪目张口,肩部双翼微展,作阔步前行状,气势极为威武雄壮。
中外著名的唐昭陵六骏是以浮雕形式来表现的,但马的形体雕刻近于圆雕。 作品通过刻划与唐太宗在开国战争中受伤、牺牲的六匹战马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是按唐太宗确立的以山为陵的体制,利用自然起伏的山势,在陵前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长长神道 ,石雕群则对称地配置在神道的两侧。自南而北,计有:华表1对、 翼马1对 、鸵鸟1对、鞍马5对(各配奠官1人)、文武侍臣10对、蕃臣像61躯。这些体貌不同、高低错落、排列空间不等的石雕群,为整个陵区创造了十分神圣、庄严、崇高的气势。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无论人物还是动物形象,除了具有象征守护和仪仗的作用外,都是服从于整个乾陵所要表达的主题,即显示封建王权的强盛和天下归心的思想; 尤其是其中出现了以往帝王陵中没有的形象,如来自异国远方的翼马、鸵鸟和蓄臣像,从而深化了主题。
大足石刻的石刻分布是怎样的?
大足石刻的分布以大足区、潼南县、铜梁县、璧山县为范围。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 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市级有尖山 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
(1)宝顶石刻。
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海拔527。 83米。宝顶山摩崖造像 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以 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 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宝顶大佛湾处有川东古刹圣寿寺,创建于南宋。庙宇巍 峨,雕梁满目,坐落于气势俊秀、环境幽雅的林木之中。寺侧南岩为万岁楼,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 飞檐翘角楼阁。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 重殿宇,为清代重建。
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8 — 25米。造像刻于 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依次刻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迦浬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正觉像等。
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高2。 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主要有祖师法身经目塔、七佛龛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及十恶罪报图、毗卢庵洞、华严三圣洞、灌顶井龛等。
(2)南山石刻。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区城东南方向。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南山石刻造像缘起于南宋时期,属道教造像。明清两代稍有增补。此处摩崖造像一共有15龛造像。作品都以道家作品为主是南山石刻的一大特点。
(3)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
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北山摩崖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
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
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 “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
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1142年一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
该窟 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画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 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 如新刻,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他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 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窟、第177号泗洲大圣龛、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等 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
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组合变化丰富,刻工 精美。
北山摩崖造像中,现存碑碣7道。其中,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靖碑》,具有补唐史的重要 价值;刻于1163年一 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 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此外,还存有 题刻、诗词17件,造像记77件。对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断代分期、历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较高价值。
(1)石篆山石刻。石篆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西南25千米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 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1082年一1096年开凿而成。
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3—8米,
通编为10号。
石篆山摩崖造像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非常罕见。其中,第6号为孔 子及十哲龛,正壁刻中国大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坐像,两侧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这在 石窟造像中,实属凤毛麟角。
第7号为三身佛龛。第8号为老君龛,正中凿中国道教创始人老子坐 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师像。以上3龛造像均为大庄园主严逊出资开凿,同为当时著名雕刻匠师 文惟简等雕造。
(2)石门山石刻。石门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
1米。 造像开凿于1094年一 1151年。刻像崖面全长71。 8米,崖高3。 4 —5米,通编为16号,其中有造像 12龛窟。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进等工匠师 镌名。
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如第2号玉皇大帝龛外的 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二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 法夸张。第7号独脚五通大帝,左脚独立于一风火轮上,广额深目,口阔唇厚,袍带飞扬,有来去如风 之势。第10号三皇洞现存造像35身,儒雅清秀,衣纹折叠舒展,手法写实“人味”多于“神味”。
第 12号东岳大帝宝忏变相龛刻像98身,以东岳大帝、淑明皇后居中,反映出10至13世纪(宋代)东岳 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佛教题材主要有药师佛龛、水月观音龛、释迦佛龛、十圣观音窟、孔 雀明王经变窟、诃利帝母龛等。其中尤以第6号十圣观音窟最为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