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葬在哪里,
一、东方朔葬在哪里,
东方朔墓位于陵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神头镇,甚是凋敝。在山东陵县神头镇西南。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汉平原郡厌次(治今陵县神头镇)人,长于文辞,诙谐善辩,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给事中。墓园由坟墓和祀祠两部分组成。墓北临笃马河,东傍秦汉七十二冢高大墓群,东西22米,南北16米,高3米,墓前原有石碑,上题“东方朔先生之墓”。祠今废,唯存唐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颜真卿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现已移陵县城建亭保护。
二、萧何的墓地
咸阳北原
《集解东观汉记》云:“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正义括地志》云:“萧何墓在雍州咸阳县东北三十七里。”
两处记载,都说明萧何死后被葬在咸阳市的西北方向,就在北原的长陵,也就是在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区内,在那里矗立在麦田中的这个土冢,就是传说中的萧何墓,十分破败,村里的老人说,原来的萧何墓至少比眼下的大两三倍大,两座土冢几乎是连接在一起的,原来这周围都是住的人,旧社会来逃难的人,外地要饭逃难的人,都在这儿打个洞救住下了。慢慢变成了眼下的样子。
萧何墓的四周,并没有发现像一般的名人墓冢应该有的一些保护措施,也没有历史文化的资料,只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碑文,上面刻着在一九九二年的时候,这里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还经常是盗墓贼来的地方。 中牟县 据明朝正德年间的《中牟县志·墓冢》记载:“萧何墓,在圣水堡。”圣水堡的旧址在今中牟县雁鸣湖乡小朱村附近。
明朝洪武年间,中牟萧氏的始祖萧斌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黄河以南的中牟定居,后来,又有一些萧氏子孙从中牟迁徙到新郑、尉氏等地,人丁非常兴旺。在中牟定居的萧氏后裔为纪念萧何的不朽之功,就在当年的“鸿沟”附近建造萧何墓,并世代精心守护。当时“鸿沟”的位置在中牟北面,水通圃田泽,上游连接荥阳楚河。明朝中期,萧何墓依然完好无损,当时,湖南官吏刘威曾专程到中牟的萧何墓前来拜谒,并写下《谒萧何墓》一诗:“半世悠悠刀笔场,偶持文墨事高皇。入关独解收秦籍,略地先能绝楚粮。指示功勋高一代,定来法律胜三章。临终更笃曹参代,万古忠心日月光。”这首诗收录在明朝正德七年的《中牟县志》。明朝天顺和成化年间,黄河决口,萧何墓被洪水冲毁,已经荡然无存。
三、炎帝神农氏的墓在什么地方?
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头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云蒸霞蔚。晋长二级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条美丽的玉带,系在陵区之内。小东仓河涓涓地在脚下流淌,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长眠于此。
庄里村炎帝陵,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炎帝的陵墓,在轩辕氏黄帝时就已经有了,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五谷庙创建年代不详,最迟在宋代时早已有之。该庙座北面南,建筑规模宏大,周有城墙,分为上下两院,在其中轴线上,分列为舞台、献台、山门、南道、正殿。原来庙院内碑石林立,约有四五十通碑。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在东厢房的后墙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161)申道统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后面有一个甬道(现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内有盏万年灯,常年不熄。
四、有没有人知道老子墓的确切地点?
老子墓 位于周至县楼观镇西楼观村。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因受周大夫函谷关令之请
来楼观台完成了他的哲学巨著《道德经》,不久在楼观去世,葬于此。
墓冢为圆锥体,冢基高2.8米,周围长15.9米。墓前有清毕沅题立的墓碑一通。
五、唐章怀太子墓的墓室
章怀太子墓封土呈覆斗形,底部长、宽各43米,顶部长、宽各11米,高约18米。封土堆南约50米尚有残存的一对土阙,高4.5米,底部长、宽各5米,土阙南面有并列的一对石羊。四周原有围墙,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43米,西、东、东北三面的墙角仍残留于地面,整个墓区约占地26000平方米。
墓 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全长71米。墓道由献身中北 成28度的斜坡,墓道水平长20米,宽2.5米~3.3米。墓道东西两壁各有4组壁画,东壁为出行图、客使图、仪仗图和青龙图;西壁与之对称的是马球图、客使图 、仪仗图和白虎图。
过洞4个。呈拱券形,长2.5米~3.4米,宽2.2米~2.4米,高2.8米~3米。过洞壁画共有10组,第4过洞的东西两旁,为一长廊建筑,中隔朱柱,东壁南面坐一人,戴幞头,圆脸,面向北,身着翻领长袍,束带,右手握拳置于腿上,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抵。北面一人面向南,服装同前,有胡须。右手伸开,置于腿上,右手稍举,手指微伸,似与南面坐者谈话。西壁两人亦坐式,一圆领,一翻领长袍,两手拢于袖中,置胸前。
天井 4个。第1天井在前甬道上,未发掘。其余3个,东西长各3米,南北宽1.8米~2米,深9米~12米。
小龛6个。分布在第2至第4天井间的东西两壁,放置三彩镇墓兽、三彩立俑、骑马俑、仪仗俑、陶立俑、陶马、彩绘陶器、绿釉花盆等。
甬道分前、后甬道。前甬道在天井北,长14米,宽1.7米,高2.1米,有木门一道,已朽坏。由前墓室至后墓室有9米长的甬道,高、宽与前甬道同。甬道南端有石门一道,右扇已被盗者打坏。前甬道东壁绘有壁画,为男侍一,侍女三。西壁四侍女。后甬道为锄花侍女图。后甬道口置雍王墓志铭。
前墓室略呈正方形,长、宽各4.5米。高6米,穹隆顶,绘有银河及日、月、 星、辰。共有8组壁画,其主要有《观鸟捕蝉图》、北壁西侧《侍女图》、东壁南侧《仕女图》等。
后墓室与前墓室同。长、宽各5米,高6.5米,顶部日、月与部分星辰贴金。西壁的月亮与大部分星辰的贴金被盗墓人刮去,东壁太阳怀星辰贴金仍保留。
前、后室日、月中分别绘有“金乌”、“玉兔捣药”、“桂树”和“蟾蜍”。前室日、月位置偏东南和西南,后室日在东部正中,月在西部偏西北角。甬道和墓室全系砖砌,方砖漫地。
后室有庑殿式石椁一座,长4米,宽3米 ,高2米,由33块大石板组成。顶盖5块石板的最南一块已被盗者撬开,石椁东南角倚柱亦随之向南壁倾斜。
石椁内淤土深1.5米,未发现随葬品,木棺早已朽坏。在石棺内壁东北角发现两根腿骨和头骨碎片,已经扰乱,葬式不明。
章怀太子墓盗洞在第3天井东南角,长0.7米,宽0.6米,盗墓者砸坏后甬道石门及门框,将后室棺椁内随葬品劫掠一空,6个小龛内器物全部被砸碎,且位置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