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帝王陵寝的不同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帝王陵寝的不同
中国帝王陵寝的建制,按照时间顺序和先后传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 方上,
(二) 以山为陵,
(三) 宝城宝顶。
方上,即在帝王地宫上部的地面上,以黄土层层夯筑,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 方锥体封土。这始自周代礼仪的建制,历经秦汉,到唐代终止。至今规模最大的 方上,就是秦始皇陵封土,它远看如同一座不小的山丘,在岁月之流的冲刷下不 复有当年的形态。西汉帝王也沿用了方上建制,只是规模已经无法和秦始皇相比 了。
以山为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首创。他借用长孙皇后的遗言 “请因山而葬, 勿需起坟”。唐太宗借助自然山川营造自己陵寝睥睨天下的气势,这一点连秦始 皇如此巨大的方上亦难比拟。以山为陵,对于防盗也是大有裨益的。太宗的昭陵 虽然被盗掘,但是高宗和武后合葬的乾陵却因为山石坚固而至今未曾开掘。以自 然伟力抗拒自古以来猖獗而神通广大的盗墓贼, 唐代皇帝在这一点上远比历代帝王幸运。
宝城宝顶,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创意。此后的明清两朝帝王都采用了这 样的建制。这种建制兼具了以山为陵和方上的特点。陵墓依山而建,在帝王地宫 之上建起围城,城上有明楼可驻守陵官兵,围城中填入厚土,仅露出一个圆顶。 宝城宝顶的说法因此而来。
上古时代的墓葬制度,都有哪些特点?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文明古国,“生者有礼,死事有仪”,我们的老祖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基本上实行的都是土葬,而这种丧葬习俗,衍生出脉络清晰的墓葬制度。
单从上古时代的墓葬形制中,我们就能看出,上古时代的墓葬制度是随着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下面的文字,就让我们浅析古人的丧葬制度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从1万年前至距今5000多年),先民们的墓葬有了一定的规制。根据已经发掘的不同时期文化的墓葬遗址,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墓坑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而在氏族公社期间,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墓葬形式也有很大差异。
母系氏族公社
比较有名的仰韶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和大汉口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西至鲁西平原,北达渤海,南到淮北一带),前期的合葬墓,往往采取“二次葬”方式。也就是将一些已经埋葬过的尸骨,再次迁移葬入同一墓坑内。而这些被二次埋葬的人,全是同一家族的人。家族同葬一个墓坑,
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紧密的血缘关系。
父系氏族公社
大汉口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这些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墓葬,多为两个成年男女合葬,说明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同属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齐家文化(位于甘、青、宁、蒙地区的文化遗址),墓葬中还多次出现一男多女的合葬,证明存在男子死后妻妾殉葬的情况,表明女性地位已经降得很低。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墓坑一般都小且浅,仅能容纳尸体,很少使用木棺。而陪葬品大多数为陶器皿,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有的还有谷物和家畜。男子墓内,多陪葬有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陪葬陶制或石制的纺轮,充分说明男女有了生产分工。
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代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
商代的墓葬,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规模变得巨大。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在河南省安阳,人们陆续发掘出商代贵族墓葬,主要是“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
王陵级别的“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陵墓总面积一般二千平方米左右,深度在15米以上;“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陵墓总面积一般为四百平方米,深度为7米余。普通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为几十平米至一百平米左右。而平民的墓,面积狭小,仅二三平米,埋得更浅。
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商代的陵墓中,还使用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被称为“人牲”,残忍之极。
例证:
商代高宗武丁王的妃子妇好墓,各种随葬青铜器就达到460余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余件,另有海贝近7000枚。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妇好的墓内陪葬品,我们现代人可以想象一下,商王墓当年是多么的豪华。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
周代王陵目前还未有发掘,但从已有的诸侯、贵族的大墓看,也是“中字形墓”、“甲字形墓”两种。
据《荀子.礼论》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这个时期的诸侯、贵族墓的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在各种食器之中,鼎是最重要的。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都变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各诸侯纷纷僭越礼制,像周天子那样使用“七重棺”、“九鼎”、“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积累棺外,名为“黄肠”;木头内向,故曰题凑。“黄肠” 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颜色;“题凑” 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结构)。
与商代一样,这个时期的诸侯、贵族墓附近都有“车马坑”,其规模视墓主人的身份而定。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
例证:
1976年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主人是秦景公,春秋中期秦国国君),向我们全景展示了春秋时代,诸侯王的墓葬形式:大墓为典型的“中字型墓”,面积达到5300多平米,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并且殉人多达186人。
结语:
上古时代的墓葬,从墓型简单、少量陪葬品,发展到墓地规模巨大、大量陪葬品,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生产力的提高,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的强化,都是推动墓葬制度变得繁复的原因。
更为关键的是“视死如生”的观念,越来越被统治者所接受,他们生前作威作福,奴役人民、霸占社会财富,这种纸碎金迷的生活,令他们欲罢不能。人总有死日,阳间的神仙般的生活,统治者们是不愿意放弃的,他们幻想着到另一个世界重生,依然能够过上富贵生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生前的一切物品,全部埋入地下,陪伴他们至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