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中国最久的古墓?

2023-03-06 20:42:2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国最久的古墓?

妇好,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的商代,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国有历史记录以来发现最早的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料可以佐证的女性英雄。

相传她曾经主持国家的祭祀,同时还率领商朝的军队抵御过大规模的外族进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多片甲骨文中,提到她名字的就有200多次。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代,妇好可以将祭祀和军队两手齐抓,并让自己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甲骨文上,可见她在当时国家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国历史最悠久而且能够明确地知道墓主人姓名的,应该是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

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现了她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有109个青铜器上带有“妇好”或“好”字的铭文,再加上甲骨文上妇好名字的印证,从而确认这个墓葬就是妇好之墓。妇好墓属于商王武丁时期,距今已经有至少3300年的历史,而且也可以明确的确认墓主人的信息,说它是我国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墓葬,应该是确认无误的。

二、中国各个朝代的中央和地方的监察机构分别是什么?

古代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

(二)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中央御史台脱离少府,直接受命于皇帝,废司隶校尉,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谏官系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南朝建立了专门负责规谏的集---书省。

(四)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形成台谏并立局面。

(五)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设立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至元朝,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元朝还制定了一整套的监察法规。

(六)明清时期的严密阶段。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这时期,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

三、秦始皇和汉文帝修建自己陵墓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陵。这座陵墓前后营造了三十七年,征发民夫刑徒达七十万人,规模十分宏大。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尚保存有一个高47.6米、丘下周长达1440米的巨大四方锥形土冢。

秦始皇陵的地下埋藏相当丰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但据史书载,项羽、石季龙、黄巢等都掘过秦始皇墓,《汉书》及《水经注》中又有牧人寻羊,误入陵穴,失火焚椁等记述,因此,墓中文物究竟保存如何,至今还是个谜。

汉文帝霸陵

霸陵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东南57公里处,是两座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西汉帝陵之一(另一座是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其他九座西汉帝陵,都在渭河北面的咸阳原上)。至于为何霸陵选址在此,据推测和汉初仍被遵循的“昭穆制度”有关。但从《史记》来看,霸陵选择依山而建,防盗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加以考虑的。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 霸陵因“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并且史料文献对霸陵的记载也很少,所以,只能根据仅有的记载来推测霸陵的具体位置和内部结构。

霸陵陵园史称“盛德园”,内建寝殿、便殿等。但目前也没有发现陵园的遗迹。据记载,霸陵在白鹿原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内部以石砌筑,并有排水系统,墓门、墓道、墓室以石片垒砌,工程十分浩大。但估计,后来排水系统被沙石堵塞,以致墓门后来被水冲开,墓室结构遭到破坏。霸陵最迟在西晋即遭盗掘,并在当时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两相对比即可知道,最明显的是霸陵是依山为陵,主张薄葬,是汉代所有帝陵所没有的形制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