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母之谜经典传奇?
一、朱棣生母之谜经典传奇?
朱棣的生母是马皇后
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8月9日-1382年9月17日),女,汉族,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至正十二年(1352年),马氏嫁于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为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永乐元年(1403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马皇后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一共给朱元璋生下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原本是朱元璋指定继承人,不过后来病死了,之后四儿子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夺得了皇位。马皇后一共生下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
,五子:周定王朱橚,长女:宁国公主
次女:安庆公主
二、朱棣 的陵墓?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
三、朱棣陵墓内景?
朱棣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景区,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的陵墓。陵墓内景包括有雄伟壮观的神道、华丽精美的石像和神兽、古老的祭祀殿以及精美细致的石刻和雕塑。整个陵墓体现了明代皇家陵墓的规模和豪华,展示了当时的建筑和雕刻工艺,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帝王陵墓的庄严和宏伟。游览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深刻体会到明代帝王陵墓的恢宏气势。
四、朱棣陵墓被盗?
没有
截至至今,朱棣陵墓并没有被盗过。
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叫明长陵,是十三陵中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陵寝。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惠宗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登基,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
五、朱棣陵墓挖掘了吗?
没有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明长陵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明长陵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六、朱棣陵墓有没有被盗?
朱棣的陵墓没有被盗,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被开发,其他陵墓都是完好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朱棣的长陵也是安然无恙。
七、朱棣陵墓有多少亩?
朱棣陵墓前方后圆,地面建筑有三进院落,占地180亩。宝城就是地宫的封土,呈圆形,直径340米,周围砌砖,封土堆成一座高20多米的小山丘
1416年朱棣下令建造北京皇宫,1420年建成,当年九月,虽然遭到群臣的反对,朱棣还是迫不及待地正式迁都北京,回到他曾经熟悉的封地。1424年朱棣亲自率兵出征漠北,未见成效,在回师途中去世。太子继位后,将朱棣安葬在长陵,与徐皇后合葬。
八、朱棣陵墓有什么文物?
朱棣陪葬都是文物。
明十三陵之长陵】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它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它始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一直到宣德二年(1427年),陵墓的主体工程才结束,总耗银达到了800万两。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一座陵墓,长陵的祾恩殿雄伟挺拔,所用木材全部是名贵的楠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帝作为天下最尊贵的人,九五至尊,生前住在最宏伟奢华的皇宫中,享受着天下最高的待遇,荣华富贵用之不尽,权势美女尽归于他一人,即便是死后,也要成为地下的“第一人”,死后躺在天下最奢侈的陵墓中,墓中的陪葬品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还有为了防止皇帝孤独而送进来的人。用活生生的人来殉葬一个死人,无疑是最残忍的制度,哪怕侍妾臣子不愿意,他们也会被强迫死亡,送入陵墓中,陪着皇帝。
九、朱棣墓出土之谜?
明成祖朱棣的墓在北京十三陵,是最大的一座叫长陵,目前没有挖掘
十、朱棣的陵墓是什么陵?
长陵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等。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概述图为南薰殿《明成祖坐像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