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八景?
京师八景?
北京八景是燕京八景,分别是: 一、太液秋风,二、琼岛春阴,三、金台夕照,四、蓟门飞雨,五、西山积雪,六、玉泉垂虹,七、卢沟晓月,八、居庸叠翠 。北京地区的八景,得名于金代明昌间,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
一、太液秋风
太液秋风是指太液池的景色,太液池位于中南海。中南海至蜈蚣桥,北至金鳌玉栋桥,是中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以万宁宫为中心另建大都城,并把万宁宫区的湖泊定为它的太液池和西苑,在西苑内重设琼华岛,太液池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
二、琼岛春阴
琼岛春阴在北海白塔山东、倚晴楼南。"燕京八景"之一。始建于金代,金末道士丘处机在《琼华岛七言诗》中赞道:“苍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阴森绕殿扶,元代以北海为中心,建起大都城,将琼华岛改名万寿山,明代,改琼岛春阴为琼岛春云。
三、金台夕照
金台夕照,又称道陵夕照,位于中都西南大房山。金代定都后,海陵王选址大房山云峰山修建金帝陵墓。云峰山又称三峰山,俗称坟山,古有“幽燕奥堂”之誉。这里群山环绕,峰峦重叠,九条山脉奔腾而下,号称“九龙”。
故宫的历史背景?
今年5月下旬,《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10月1日施行。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长达7.8公里的城市轴线。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盛赞它是“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聚焦这条“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市从2011年启动了申遗工作。过去五年,中轴线申遗进入了快车道。
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相继启动,大批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强化。古都之脊重振,北京老城复兴。
站在北京中轴线上,古都的厚重与京城的繁华相映成趣、一览无余。图/IC photo
中轴线申遗从快车道进入冲刺阶段
北京鼓楼、钟楼、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地安门内大街、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正阳门、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御道遗存、永定门……
近20处街道、建筑,囊括了北京城核心区域的文物,也构成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保护对象。
上述文物中,已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天坛和万宁桥(大运河)。而以“北京中轴线”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又别有一番深意。
“故宫是一个建筑杰作,天坛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天与人的关系,北京中轴线则强调了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塑造和对整个城市形态的控制。”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吕舟说。
北起钟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中轴线长达7.8公里,是世界现存最长的城市轴线,其形成和发展已历700余年,营造依据则可上溯至周朝。
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说,中国的古代建筑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下发展建设的,中轴线是城市建设的最重要依据。《周礼・考工记》记录了营造国都的规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北京就是按照这个布局建造的,两侧的布局、城市功能延伸,都与中轴线有关。
如今,从景山上望去,中轴线两侧平缓开阔的格局还在,它统领城市景观的地位还在,如景山、正阳门、钟鼓楼等,他们还是在城市的最中心,还在“统治”着城市优美的天际轮廓线。
位于景山公园的万春亭,是市民游客俯瞰故宫、远眺北京的不二去处。图/IC photo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于2011年。2012年,其被列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遗预备名单》。
十二年的时间,对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项工程来说,并不算长。曾经参与多个项目申遗工作的吕舟介绍,北京中轴线涉及范围广,北京现存老城的全部范围都有所涉及,这就需要大量时间来发掘遗产价值内涵,改善保护状况,同时推进立法。
2017年,“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同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组,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全面启动。
吕舟介绍,北京市从2017年全力推动北京中轴线申遗,目前已进入到冲刺阶段。按照2020年推出的《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的步骤,2023年,北京将正式提交申报文件,争取能在202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
启动百余项文物修缮 点亮中轴线
晨钟暮鼓,镂刻出古人的时间秩序。
近48米高的钟楼,屹立于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与鼓楼一道俯瞰着老城一座座平房院落,遥望着景山。
今年1月,北京钟鼓楼公众号发布消息:经过一年的修缮后,钟楼将于2022年1月13日恢复对外开放。
近年来,中轴线上百余项文物修复陆续启动。栉风沐雨的古都细节,在时光中渐次闪亮。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钟鼓楼。图/IC photo
从钟鼓楼向南望,是地安门大街,以及景山公园的寿皇殿、万春亭。
2018年年底,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经过4年的修缮,再次向公众开放。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第二大建筑群,也是景山古建筑的核心区域,寿皇殿的开放,使景山公园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从1955年起,寿皇殿一直划归北京市少年宫使用,可在历史上,这里是一处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此轮修缮,公园根据历史文件和老照片,将作为少年宫教室、礼堂使用时铺设的舞台、暖气、办公用品等物件一应拆除,对损坏的瓦件逐一更换,全面恢复了其历史面貌。
景山向南,过故宫、天安门广场后,是京城所有城门中最具规模的正阳门。2020年10月,正阳门箭楼修缮启动,对象包括箭楼城台、浮雕、窗眉、室内木构件油饰、屋面等。修缮中,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
正阳门以南,正阳桥遗址考古发掘仍在进行。去年,这里发现了明代遗存镇水兽,吕舟说,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正阳桥的地理方位,“我们很期待能发掘到正阳桥的桥体遗存,但到目前还没有什么新发现,仍然有待考古发掘”。
再向南,天桥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吕舟说,天桥是中轴线重要节点,考古时如发现遗存,哪怕是河岸的遗存,也将复原并保护起来。
吕舟说,正阳门箭楼的开放规划中,融入了正阳桥相关元素,设计了打卡中轴线、寻找镇水兽、重走正阳桥三个景观,通过引入互联网打卡、互动直播等新兴服务业态,向世界讲好中轴线故事。
据了解,未来,正阳门箭楼可能打造成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并通过各种互联网玩法吸引众多年轻人到访游览。
最近几年,北京市已完成钟楼及钟架、鼓楼擎檐柱,景山兴庆阁,太庙享殿东、西配殿和寝殿东西配殿、世庙北墙,社稷坛中山堂、宰牲亭、坛墙和坛门,正阳门箭楼等文物古建的修缮工程。
今年年初,太庙、先农坛、先蚕坛等文物古建修缮方案获得文物部门批复,将进行局部修缮和保护。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太庙,在日光照耀下颇显庄严。图/IC photo
近年来,在7.8公里的中轴线两侧,北京在功能疏解、古建修缮、街巷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老城保护”替代“旧城改造”,百余项工程陆续启动,古都尽显芳华。
修复文物、改造旧城的同时,中轴线也被构造成视觉景观。
2021年,北京市开始实施“点亮中轴线”项目,北端范围延长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今年1月20日晚,从鼓楼向南远眺万春亭,一条璀璨的灯光带向南延伸,照亮了钟鼓楼、旧鼓楼大街和地外大街,仿佛郭沫若先生笔下的“天上的街市”。
按设计方案,“点亮中轴线”景观照明提升项目主要包括6个核心建筑群,搭配6段场景故事:永定门区域“江山永定”、正阳门区域“京韵繁华”、天安门区域“庄严恢宏”、故宫景山区域“壮美紫禁”、钟鼓楼区域“时空流转”、奥运塔区域“时代锦绣”,最终形成“一轴,国之正中;六境,广汇祥和”的寓意效果。
申遗规划、文本拟明年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
立法是申遗工作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下旬,《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其中明确了受保护的中轴线文化遗产对象、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并提出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促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军介绍,《条例》明确提出,对北京中轴线及其环境实行整体保护。“北京中轴线保护应当坚持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以保护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为核心,维护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持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廓的平面空间结构”,“维护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形态,突出北京中轴线的空间统领地位”,“保护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的历史格局、街巷肌理和传统风貌”等。这些规定落实了中共中央2017年提出的“老城不能再拆”的重要指示,必将全面推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故宫建筑群及其外围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撑,为中轴线的保护与申遗提供法治保障。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副所长叶楠介绍,作为中轴线申遗的核心技术文件,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和《条例》是并行开展的“三驾马车”,三个文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申遗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工作要求高、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市、区以及各部门协同,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叶楠说。尤其是本次申遗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域,遗产区跨东城西城两区,沿线用地权属复杂,用地功能多元,保护整治任务重、时间紧,因此建立共识、明确标准、制定计划、统一步调是关键。
从景山公园俯瞰故宫,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建筑群依然蔚为壮观。图/IC photo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相关规划工作的负责人,叶楠介绍,编制保护管理规划,必须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框架内工作,依据申遗文本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及遗产价值,划定保护管理分区,我们称之为遗产区和缓冲区,并明确相应的保护管理要求,而这些要求的核心内容也被纳入了《条例》之中。
“我们发挥了规划的‘龙头’作用,搭建了一整套以实施为导向的技术支撑体系,不仅将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要求的内容转换为可指导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项目库,还为项目落地制定了详细的设计导则,以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达到世界遗产的标准。”叶楠说。
吕舟介绍道,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由北京市政府提交国家文物局。
吕舟解释,申遗文本要解决申遗的整体问题,包括三个基本方面:说清楚遗产价值,是不是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突出的;证明遗产的价值是真实的、完整的;明确保护管理措施。
按照《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的步骤,2023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文件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以争取能在202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
中轴线保护强调公众参与和监督
对于即将在10月1日施行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院长秦红岭教授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操作指南规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所有遗产“必须有长期充分的立法性、规范性措施,确保其存在和得到保护”。通过立法妥善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维护其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是中轴线申遗的必要手段,也体现了我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担当。
现实地看,以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北京中轴线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相关行为,可以有效应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现实问题。秦红岭说,当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不少压力,文化遗产传承利用质量有待提升,保护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存在部门职责分割情况,部门如何协同配合缺少统一的法定依据,亟需通过立法来规范调整。
“立法主要是保障申遗期间提出的保护目标和措施稳定延续,不会因时间推移、大家把握的差异而有很大变化。”吕舟说,中轴线保护范围、尺度比较大,其保护工作尤其需要在法规层面予以系统规定。
《条例》不但明确了对有形物的保护,还规定要保护在北京中轴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其所承载价值密切相关的国家礼仪传统、城市管理传统、建造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
秦红岭认为,这说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形态的中轴线――它们构成北京的“脊梁”,又包括国家礼仪传统、建造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京味文化的源泉。
那么,中轴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呢?秦红岭认为,从与中轴线所承载价值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国家级非遗项目“天桥中幡”(民俗杂技)、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民间音乐);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民俗舞蹈)、天桥掼跤艺术(传统体育)、“天坛的传说”(民间文学)、“前门的传说”(民间文学)、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传统技艺)等都是中轴线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内容。这些传统民俗既承载着北京人对中轴线的集体记忆,更反映着北京老城生活的民俗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技艺。
晴朗天气里,市民在天坛公园游园散心,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图/IC photo
《条例》提出“鼓励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的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保留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忆和情感,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条例》第19条第五项),秦红岭表示, 这一项作为一个倡导性条款,对中轴线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活化保护有重要推动作用,定期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方式。
《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的居民对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明确,保护机构应与居民建立日常沟通机构,听取意见建议。
吕舟认为,《条例》专门用一章来规定文物的利用和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先进的文保思路。“参与不仅是来参观,还有一起保护、监督,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参与研究和保护等”。
秦红岭表示,强调公众参与是当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公约规范的重要内容。加强公众参与,有利于调动公众保护利用北京中轴线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本次出台的《条例》,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是一个亮点。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中,在居民的知情、参与、监督方面,除了建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信息平台,建立与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居民的日常沟通机制外,秦红岭还建议,未来实施细则可以进一步细化公众参与的程序,明确要求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主管部门认真回复与采纳公众对中轴线遗产保护利用的各类意见,并建档备查。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展圣洁 马瑾倩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军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