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汉代墓葬特点?

2024-08-10 03:02: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汉代墓葬特点?

汉代是相对稳定繁荣的封建大帝国,为强化封建统治,统治者借助经济基础和宗法意识形态,掀起厚葬之风,使汉代的葬制、葬礼、墓园、墓室及随葬品都超出历朝历代。辽南汉墓深受内陆影响,但因地方性的诸多因素,又出现极为突出的特点。

辽南汉代墓葬有两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用贝壳作墓室材料而形成的贝墓,仅在辽南集中出现(接近辽南的山东长山岛少量存在)。二是反映氏族宗法制度的“族坟墓’,亦为内陆所少见。

贝墓存在于辽南的沿海地区,已发掘的有100余座。贝墓是以海蛎、海螺、蛤蜊、鲍鱼壳、海帽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墓室。做法是先掘好土圹,在墓底铺一层贝壳,四周竖立木板为椁,入墓后盖上木板,空隙处塞实贝类,然后封土。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贝墓出现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这里说的“蜃”,便是贝类,《辞海》解读是大蛤。郑玄解释:“蚌蛤之蜃,犹塞也,将井椁塞下以蜃,御湿也。”所以用贝壳筑墓,是因为贝壳坚硬不朽,又防御潮湿,保护尸体不易腐坏(《周礼·地官》)。

辽南贝墓最早由日本人于1931年发掘数座。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发掘大连市营城子41座;1957年发掘旅顺口李家沟26座;1975年至1978年发掘普兰店市花儿山乡30余座。此外,还在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大连湾等沿海地区分别发掘数十座。

辽南贝墓绝大多数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初期仅有少部分。其墓葬形制与内陆一致。西汉前期多为单室墓,中期多为夫妻分室合葬墓,后期多为夫妻同室合葬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墓(即以贝壳与卵石或石椁合筑)和贝砖墓(以贝壳与长方形素砖合筑)为主。

辽南的贝墓之多、之集中,为我国各地区的墓葬所仅见。其原因是辽南地区近海,人们养成喜爱贝类的食俗,因长期经验,发现贝壳坚硬而又隔绝潮湿,所以取来作为墓葬的材料。再是辽南沿海的贝类丰富,30多年前,海水落潮时潮出的贝类蛤蜊遍布、锥螺成堆,汉代自当更为丰富。从发掘的贝墓分析,许多贝类,尤其是锥螺内脏完好,说明是在筑墓时现从海水中取来的。

但是,随着砖石结构的墓葬产生与发展,贝墓逐渐消失。因为贝壳筑墓毕竟没有砖石使用方便,砖石可以砌出宽大整齐的墓室,贝壳零散,作为墓葬材料,要借助木板。当人们的生活居室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砖和石为主后,墓室自然也就要改用砖石。所以,西汉后期以前为贝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贝砖配合使用,到东汉中期已不再有贝墓。

贝墓起源并集中在辽南,山东长海县受辽南的影响也出现少量贝墓,而内陆地区不见贝墓, 内陆省的沿海也少有发现。

第二个特点是“族坟墓”异常突出,是先秦“同族相葬”制度的延续。

宗族是以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形态,是上古氏族公社的基本社会结构。进入阶级社会后,奴隶主进一步强化宗族、宗法,以此统治人民。与当时的土地国有制相适应,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配合,死者也按宗法制度“同族相葬”,这就是历史典籍中说的“族坟墓”。这种墓葬制度,在西周和战国时期极为盛行。

然而,战国末年各国变法导致土地私有制逐渐合法化。西汉时土地自由买卖,使墓地也逐步成为一家一户所有的私有财产,“族坟墓”制度遂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家族墓地,不同的家族根据其地位选择墓地,强宗豪族的墓地连绵多代,但一般家族世代族人增多,各房各支,各家都可以自择墓地,这就造成了”族坟墓”的瓦解。

然而西汉王朝建立后,为强化集团统治,仍以种种方法使奴隶社会的宗族关系继续存在下去。其中一法是让每个宗族成员固定在一个地缘土地上,世代聚族而居,同时以丧葬形式强化这种血缘与地缘关系。使每个成员都视祖茔神圣不可动摇,生是亲属,死必同茔,即使远离故乡而生活,死后也要“叶落归根”,葬入祖茔。东汉的郑玄为之诠解说:“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一宗一祖“生相亲爱,死相哀痛”。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提倡、宣传,使同地而居,同族而葬的观念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这种影响在辽南地区格外突出,每每发掘汉代墓葬,皆是排列整齐有序,密集相接的墓群,分散或孤立的汉墓甚少。1953年春,在鞍山市沙河东的窑场建设工程中,一次清理400多座密集相连的汉墓。同年,在海城大屯清理一个80余座墓葬的汉墓群。1954年,在辽阳太子河筑堤清理200多座墓室的汉墓群,1955年又在辽阳三道壕清理数群东汉墓,其中一个童棺墓地,一次掘出368个排列十分密集的儿童瓦棺墓。大连地区的汉墓更是成群发掘出现,例如:1954年在营城子一次清理40多座西汉贝墓、十几座砖室墓,共计52座汉墓同属一族。旅顺铁山地区、江西区、北海区、大连湾、金州董家沟、普兰店花儿山乡及庄河、瓦房店等地区皆发掘几十座密集相接的汉墓群。

例如大连市营城子汉墓,一个墓地数百座汉墓,有贝墓、贝石墓、贝砖墓、砖室墓、石板墓。这个墓群跨越年代达四五百年之久,属于同类型墓葬集中在一起,越是外围时代越晚。由此可知,这些墓主都是按宗族内各直系宗亲的血缘关系及世系辈份,依次埋入墓地的。这就是贾谊所说的:“六亲有次,不可相逾,相逾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贾谊:《新书》)。

1953 年发掘的鞍山沙河东的一个汉墓群400多座。而据调查估计这个墓地原有汉墓在千座以上(孙守道:《论辽南汉魏晋墓葬制之发展演变》、《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根据发掘的400多座墓葬,其排列方位、形制、随葬特点、墓葬材料、墓室结构,都说明这个墓群是一个宗族墓地,而因入墓时代不同,排列有序,并体现了绵延相接的特点。

辽南地区的汉墓群正是先秦“族坟墓”的延续,说明宗法关系在墓葬制度中体现强烈。这一情况在内陆地区虽有反映,但没有辽南地区反映集中。从汉代的这种突出的墓葬制度,又反映了汉代时期,辽南地区的社会宗法制度、宗法关系、宗法观念较内陆强烈、稳固。从而为我们研究辽南的历史文化、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北魏墓葬特点?

第一点,种类分明。北魏墓志大体有三类:1、承袭西晋旧制而设立的碑形墓表;2、正方形石质墓志(根据是否存在志盖又可分为菉顶型与非菉顶型),这类墓志存世量最大,保存也相对完好;3、墓砖,这类简陋的墓志是秦汉刑徒砖的直接继承者,在北魏后期已经不是墓志主流。

第二点,等级严明。据赵超《浅谈北魏墓志的等级制度》北魏墓志以官阶为墓志大小的评定标准。从太和十八年左右开始,北魏墓志体系进入了以正方形石质墓志为代表的时期,从高祖孝文帝时期将官品“定为永制”【】到宣武帝时期正式颁行,官品成为衡量官员地位的重要标志。从《隋书·律历志》的记载可以看出,北魏时期的尺度衡量主要有三种,折合公尺得出的统计结果发现,以三公三师为代表的重要职务或荣誉性职务的获得者,其墓志边长为三尺左右,三、四品的官员墓志边长则为二尺四寸左右,以此类推。其中,生前冤死死后平反者,其墓志有殊遇,如元怿墓志。

三、唐代墓葬特点?

墓穴多采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

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一般是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骑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的相应部位。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安史之乱以後,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

四、宋代墓葬特点?

特点:

1、造型进步。神宗以前,即崇宁以前,合水北宋砖墓基本上与吉岘乡沟门前五代砖墓接近,不过造型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仿木构件和八角形叠涩四斗藻井和券顶式洞室,但仍无任何花纹砖出现;

2、出现以往不同的砖雕墓。北宋神宗时期,即崇宁年间,合水北宋砖墓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结构相对复杂,砖雕工艺日臻完善;

3、更为复杂的结构。神宗以后,即崇宁年间以后,到宋徽宗政和以前,合水北宋的砖墓更为复杂,不但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还出现了须弥座等;

4、出现彩绘墓室。宋徽宗政和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彩绘砖室墓,雕砖艺术进一步发展,内容更为丰富;

5、合葬墓出现。宋代砖室墓内均有四五具人骨架,置于棺床之上。说明这一时期的墓葬,为一个家族的合葬墓。

五、明代平民墓葬特点?

墓葬俗称山坟,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古代葬俗因时代、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常见的多是土葬。明、清时期的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清时期九品官以上的墓较多,一般墓碑上刻有其官职;一经发现都要及时上报。

明清以前的墓则很难在墓地表面分辩出来,因此在开发推土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明、清时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砖室墓。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有的因各种原因,下葬后又将死者遗体挖出来重新装棺或装在陶罐里,移到别的地方埋葬,俗称移葬,又叫二次葬。其葬具多为陶罐,俗称骨罈。

六、云南古代墓葬特点?

云南境内的古代墓葬从葬俗上主要分火葬和土葬两大类。

火葬墓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土著民族固有的葬俗。泸西石洞村的火葬墓发现有人为放置白石和碎石堆的习俗,应为氐羌系民族的火葬墓,时代大致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

第二阶段的火葬墓与佛教的广泛传播有密切的关系,唐宋达到顶峰,一直延续至元明时期。这一阶段的火葬墓在洱海区域、滇池区域、云南西部、东部、南部等地均大量发现。其埋藏方法是将逝者焚化后捡骨入葬具内,有些在人骨上描朱书梵文或贴金箔,葬具为陶罐、釉陶罐或瓷罐,有单层罐和多层套罐,然后将葬具埋入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的土坑或石室中,有单人葬、双人合葬或多人合葬的形式。随葬品普遍较少,器型较小,有装饰品、镇墓兽或陶俑等。

土葬墓从墓葬形制和构造方面又可分为土坑墓、石板墓、大型封土堆墓、崖葬等几种主要类型。

土坑墓最为普遍,规模大小不一,墓主人身份上至滇王,下至平民百姓。土坑墓的营造方式为由地面向下垂直挖成竖穴,逝者置于穴内或葬具中,有单人葬、双人合葬、多人合葬、叠葬等,随葬品置于墓穴内不同的位置。

七、商代墓葬选址特点?

商代时期的墓葬选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依山傍水:商代时期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山水环境能够带来丰收和吉祥。因此,在选择墓葬的位置时,人们往往喜欢选择在山上或者水旁,并且会修建一些山门或者假山、池塘等景观来装饰墓葬周围。

土地肥沃:商代时期的人们非常注重墓葬的土地质量,他们认为墓葬所处的土地必须肥沃,这样才能保证后代子孙的兴旺发达。因此,在选址时,会优先选择稻田边或河滩附近的肥沃土壤。

格局规整:商代时期的墓葬选址遵循格局规整的原则,通常是方形或椭圆形,由内而外分为多层。墓中会设有厅堂、石室、棺材室等多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有其专门的用途,呈现出强烈的秩序感和层次感。

社会地位:商代时期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社会,因此墓葬的选址和规模也与人们的社会地位相关。高级官员、贵族、商人等地位显赫的人会选择比较显眼和尊贵的位置,如山顶或城郊;而普通百姓则在乡野或者林间的平原上进行安置。

总之,商代时期的墓葬选址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是当时文化和信仰的重要载体

八、宋代大官墓葬特点?

特点:

1、造型进步。神宗以前,即崇宁以前,合水北宋砖墓基本上与吉岘乡沟门前五代砖墓接近,不过造型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仿木构件和八角形叠涩四斗藻井和券顶式洞室,但仍无任何花纹砖出现;

2、出现以往不同的砖雕墓。北宋神宗时期,即崇宁年间,合水北宋砖墓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结构相对复杂,砖雕工艺日臻完善;

3、更为复杂的结构。神宗以后,即崇宁年间以后,到宋徽宗政和以前,合水北宋的砖墓更为复杂,不但出现了花纹砖、假门、假窗,还出现了须弥座等;

4、出现彩绘墓室。宋徽宗政和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彩绘砖室墓,雕砖艺术进一步发展,内容更为丰富;

5、合葬墓出现。宋代砖室墓内均有四五具人骨架,置于棺床之上。说明这一时期的墓葬,为一个家族的合葬墓。

九、齐家文化墓葬特点?

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当时已掌握了复杂的烧窑技术。在墓葬中发现的红铜制品,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后来青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齐家文化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居室铺一层白灰面,既坚固美观,又防潮湿。

十、战国平民墓葬特点?

战国平民墓葬群,指的是2014年10月28日,考古人员在位于河南新郑市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内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平民墓葬群。当地文物部门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抢救性挖掘。

这些墓穴的构造都比较简单,均是砖石墓和土墓,出土的文物都是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可以推断是平民墓葬群。整个发掘完成后,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百姓生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