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唐懿宗李漼的母亲?

2024-08-05 16:56:0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唐懿宗李漼的母亲?

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本名李温,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59年9月13日-873年8月15日),唐宣宗李忱长子,母为元昭皇后晁氏。

二、李治的陵墓?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治陵墓格局

  主陵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唐初,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地宫

  根据西安文保中心有关专家对乾陵地宫的探测,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专家推测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李治陵墓轶闻传说

  乾陵选址

  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建造帝陵。很快,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一位是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

  袁天罡接旨后遍寻黄河两岸,都没找到一块中意之处。后来来到关中,半夜子时出来观看天象,只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认定是块宝地,于是急忙奔上山峦,找准方位,但一时找不到东西作记号,就摸出枚铜钱放地上再盖上浮土,这才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另一个风水师李淳风接旨后,沿渭水东行寻找宝地。在一天正午艳阳高照之时,他见秦川大地上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从南向北看,好像一位少妇裸睡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少妇五官齐全,一对乳房坚挺对称,连乳头、肚脐都也具备。更让他神奇的是:这少妇双腿稍稍分开,中间还有一淙清泉在终日流淌不息!李淳风大为吃惊,于是抓紧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拔出发针在二鱼相交处扎入土中后,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武则天听二人说在同一方位选中吉地,派人再去复查。大臣来到梁山后,发现原来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武则天下令立即开工,很快就将乾陵修好,安葬唐高宗,后随夫也葬于乾陵。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最绝妙的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

  无头石像

  乾陵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的石像没有脑袋,原因众说纷纭,民间传闻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在明朝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去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损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庄稼里践踏粮食,然后在第二天又煽风点火似的,和百姓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们在晚上便成精了,开始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砍掉它们的脑袋,让它们不能在出来祸害庄稼。当地的群众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碎了。

  历史巧合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乾陵——唐高宗李治乾陵和辽景宗耶律贤乾陵,一个在陕西乾县,一个在辽宁北宁,两陵相隔三百年。有趣的是两陵有许多相似之处——皇帝即位后都曾因长期患病不能上朝,都由皇后代理摄政,皇帝都先去世,皇后都曾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都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都是社会有所发展,都成为女政治家,也都有过艳史,死后都葬于乾陵,这在历代帝陵中都是少见的巧合。

三、为什么说李漼是薛平贵?

薛平贵的历史原型就是李漼,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本名李温,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59年9月13日-873年8月15日),唐宣宗李忱长子,母为元昭皇后晁氏。

四、李漼前的一任皇帝是是谁?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五、李旦的陵墓被盗了吗?

没有被盗

第一点原因是由于桥陵本身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古代帝王在建造陵寝时,往往会有选择性地将“山”与“水”作为标准,所谓“枕山蹬水”就是帝王陵寝最佳的选择,桥陵更是如此。在修建桥陵之时,朝廷首先想到的就是陵墓安全性问题,故此特意以山的走势为依靠建造陵寝。山峦起伏叠嶂地形异常复杂,桥陵的墓道口也自然而然的藏于其中,难以被盗墓贼发现。

第二点原因更重要,就是桥陵内用于封堵墓道的石条众多,绝非人力可以撼动。古代帝王陵寝在修建完毕之后,都会在封存工序上做足文章,古人用绳索吊起巨石用以配合机关,在关上墓门之后,巨大的石块会立即将通道堵死,防止外人进入。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现代化起重设备,只靠人力搬运挡在门后的石条,绝对是天方夜谭。

最后一点更重要,因为桥陵幸运地躲过了大盗温韬的觊觎。《新五代史》中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温韬是唐末时期最著名的盗墓贼,凡是唐代帝王的模样,几乎都被他带着军队翻个底朝天。不过有趣的是,温韬可以在自己的辖区胡作非为,却不能在别人的地盘上为所欲为。当时温韬所辖区域仅有耀、鼎二州,而蒲城桥陵当时归同州管辖,并不是温韬的辖区,所以才会幸运地躲过一次大劫。

六、李重茂陵墓叫什么?

《新唐书.地理志》:“武功(西原),殇帝所葬”。

宋敏求《长安志?武功》:“唐殇帝陵,在县西原上”。李重茂为中宗第四子,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立重茂为少帝。数日后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起兵杀韦后及安乐公主等,废少帝,相王即位称睿宗。玄宗开元二年(714)七月,重茂死,追册曰殇帝,十一月葬于武功西塬。墓址即今武功镇罗家堡西、讹传隋炀帝之墓,墓高5米,直径十余米。

七、漼是姓氏吗?

漼不是姓氏,在与漼同音(cuǐ、cuī)的姓氏有崔cuī,催cuī,璀cuǐ,衰cuī,摧cuī计5个姓,并以崔姓人口最多。

崔(音cuī)姓是我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2021年全国总人口约 420 多万人,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排名中最新名列第 55 位,位于姜姓之后,谭姓之前。

崔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60%。

八、李元昊陵墓被盗过吗?

李元昊陵墓曾多次遭到侵扰和盗窃,虽然现在无法确定具体的次数和时间,但历史上有多次有关此事的记载和传说。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于1038年去世,被葬于现在的宁夏中卫市。传说在元朝和明朝时期,就有贵族或者盗墓者前来盗取李元昊的陵墓。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盗墓事件据说发生在明代,当时有人盗取了李元昊的棺木和器物,并通过搭船沿黄河将这些财物走私到了南方。

在20世纪初,李元昊墓被考古学家重新发掘。虽然发现了一些文物,但已经无法证明是否是原来的文物。现在,李元昊墓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李元昊陵墓曾遭到多次侵扰和盗窃,虽然具体次数和时间无法确定,但历史上有多次有关此事的记载和传说。

九、“漼”这个字怎么念﹖?

漼[cuǐ] 1.(水)深:“有~者渊。”

2.流泪:“指季豹而~焉。”

漼[cuī]1.〔~溰〕霜雪积聚。

2.古通“摧”,毁坏:“名节~以隳落。”

十、李莲英陵墓之谜完整版?

李莲英墓的最大迷是墓里只有头,没有身子,整个的身子都没有。这个迷目前没有解开,有过种种猜测但是没有证实也认为不合常理,李莲英的墓在一个中学里,当时参与发掘的人说过,在大家研究从哪儿挖的时候有个人出来指了位置,挖下去确实是墓室,那个人是谁不知道。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