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杨坚为啥叫隋文帝?

2024-08-03 19:18:1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杨坚为啥叫隋文帝?

因为杨坚庙号高祖,可以叫隋高祖,谥号文,就是高祖文皇帝,所以习惯上称隋文帝。

杨坚称帝以后,给自己的父亲上庙号太祖,谥号武元,虽说隋文帝杨坚武功也值得称道,因此,不宜再用武字。杨坚在位期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轻徭薄赋,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是谥号,高祖是庙号,也就是皇室宗庙的位分,庙号在唐代以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除非是有大功绩,大作为的君主。

古代谥号的作用就是“盖棺定论”,给已经去世的前任皇帝一个公允的评价。杨坚的功绩以文治武功著称,所以谥号为高祖隋文帝

杨坚在建立隋朝以及统治期间,文治更胜武功,开皇之治在历史上被后人所称颂。隋炀帝杨广说“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飞于四海,革凋敝于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壹车书”。

二、杨坚与隋文帝谁厉害?

隋文帝厉害。

隋文帝结束了中国自西晋以来近三的动乱及大分裂局面

隋文帝杨坚,并西凉、灭南陈、平江南岭南,结束分裂,统一南北。北击突厥,使东突厥臣服隋朝,被称为“圣人可汗”, 吐谷浑朝贡,东北各民族也归顺,保持了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及融合。

 锐意改革,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

推行均田制,采取减税、增加农业生产等措施,稳定了经济发展;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

推行“输籍法”,确定户籍等级及纳税标准,增加了国家税赋收入。

编纂《开皇律》,修订刑律,订立国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减省刑罚,废除前朝酷刑,它废除了以前那些惨无人道的“五马分尸”、枭首、宫刑等酷刑,只保留斩首和绞刑两种,这在人道主义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统一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

 恢复汉文化贡献巨大

隋朝之前因几百年的战乱导致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损毁很多,隋文帝杨坚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为汉文化的发展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立三省六部制度

隋文帝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

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固定制度。

三、隋文帝杨坚的真实身高?

隋文帝杨坚真实身高是一米七。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死后追赠太保,谥号桓。不过据陈寅恪的考证,杨坚家族可能是山东寒族。

四、隋文帝杨坚有什么名言?

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

开皇盛世气象恢宏磅礴,杨坚下令修建首都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

杨坚于开皇四年(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杨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那么他在历史上给后人留有哪些名言呢?

    人生子孙,谁不爱念,既为天下,事须割情。”

2、“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时复看之,以自警戒。”

3、“我是五儿之父,若如公意,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以周公之为人,尚诛管、蔡,我诚不及周公远矣,安能亏法乎?”

4、“坏我法者,必在子孙乎?譬如猛兽,物不能害,反为毛间虫所损食耳。”

5、“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何用碑为?若子孙不能保家,徒与人作镇石耳。”

五、隋文帝杨坚的故事简短?

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鲜卑赐姓普六茹,小名那罗延,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581年—604年在位),史称隋文帝。[2]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后任命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统一全国。杨坚在位期间锐意改革,政治上,废除北周的六官制,依照汉魏旧例,基本确立三省六部制;经济上,减轻赋税,推行均田制;军事上,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招安与军事防御并行的策略,开创了“开皇之治”。杨坚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晚期逐渐多疑,并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另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六、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还不是因为隋文帝杨坚他老爸普六茹忠叫隋太祖呀!太祖只能一个啊!笑!

其实杨坚叫什么帝,不叫什么祖,是一种很外行的说法。老实说,关于什么帝?什么祖?杨坚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知道的只能是隋明帝杨英!

杨英何许人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暴君隋炀帝杨广!我用专业的术语来说,隋文帝属于谥号,隋太祖属于庙号。不管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盖棺定论的事儿,一般来说,谥号全称包括庙号。隋文帝杨坚的谥号全称为隋高祖文皇帝。

和曹魏很相似,隋朝的皇帝也是三祖。曹魏三祖分别是魏太祖曹操,魏高祖(一说魏世祖)曹丕、魏烈祖曹叡,隋朝分别是隋太祖普六茹忠、隋高祖杨坚、隋世祖杨广。那为什么我们印象中,从唐太宗后称庙号,而之前都称谥号呢?最典型的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秦皇汉武稍逊风骚,唐宗宋祖略输文采”呢!

其实唐太宗之前,乃至到商朝都有庙号第一个庙号是商太祖成汤,追尊最早的庙号是太初祖,太初祖全称是新太初祖,他就是炎黄二帝中的黄帝,那么你知道炎帝的庙号是什么吗?你也许会问,秦始皇、汉武帝的庙号是什么?汉武帝全称为汉孝武帝,他的庙号是汉世宗,在汉朝庙号和杨广一样的是刘秀,他说汉世祖,只不过人家是开国皇帝,杨广是亡国之君。

那秦始皇的庙号是什么?秦始皇没有庙号!谥号也没有!秦始皇就只是帝位序号,可以理解成秦一世,秦二世可以理解为秦二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的称号集三皇五帝于一体——皇帝。他觉得他是最牛的,三皇五帝也不如他。

他直接废除庙号、谥号,他觉得他的儿孙,他的臣工都不配给他上庙号、谥号。秦始皇的思想是典型的法家思想,他不要臣民子孙赞美更不要臣民子孙批评,只要他们听话就好了。这可是典型的商鞅之道,商鞅变法时对于反对的老百姓就是杀,对于大肆赞美的老百姓还是杀!为什么杀?没资格评价,听话就好!

庙号出自成汤,谥号出自姬昌,后朝废除前朝一些制度并创立新的制度也是正常的。周朝废除商朝的庙号设立谥号,秦朝把商朝的庙号周朝的谥号都废了,汉朝反其道而行之全面复古,把商朝的庙号和周朝的谥号都给恢复了。这一恢复就历经两千多年,直到清朝最后倒数第二个皇帝光绪为止,溥仪皇帝的庙号、谥号都是家族评价,算不得正宗。

庙号和谥号说白就像购物评价,不外乎好评、中评、差评。周朝大抵为了国王工作的积极性,就用谥号来总结一个国王的一生,一两个字的评价的确难以全面但总体比较客观符号实际。举个栗子,周文王、周武王这是好评,周幽王、周厉王、周赧王这是差评!至于诸侯国就更标准了,你看胡服骑射,雄才大略的赵雍,晚年把自己弄了个太上皇的前身——主父,在接班人犯了错误。惹了幼子,饿死沙丘,谥号被定为赵武灵王。说到这里,我认为齐桓公也应被定为齐桓灵公,他也是晚年糊涂饿死的,只不过没惹了儿子少了个灵字。秦始皇大概也怕谥号里万一加个灵字呀!

庙号表面看起来都是赞美,实际上也有好评、中评、差评之分。因为庙号最初是表彰是好评,类似于评先进国王、优秀皇帝,但又根据其实际功劳用一个美好的字评价,往往都是一字以蔽之!这大概是成汤考虑,国王要好好工作不然就没有好评,而周朝更狠不好好工作好评不仅没有,还有差评。总之一句话,在汉朝之后好好工作,才会有好的谥号、庙号。

为了确保庙号的权威性,除了有大的功劳,大的盛世或者中兴,一般都皇帝都是没有的。比如文景之治的汉孝景帝,他是一个好皇帝,他老爸有庙号,他儿子有庙号,可他却没有庙号。谁叫他只是个过渡,刘恒拨乱反正,首开文景之治,刘彻国富民强、开疆拓土。这就让我想到所谓的康乾盛世,有头有尾独独没有雍正,好在现在也有康雍乾盛世已说。

庙号是帝王一生的荣誉,奋斗一辈子只为一个名字!要个好评,真是太难了!到了三国时,皇帝就精了,拼是要拼的,至于这么拼还什么落不到吗?干脆生前自己给自己一个庙号字,不香吗?不太爽吗?既然给了,就给俩字,不要宗,要祖。

于是曹叡给自己庙号定为魏烈祖,他果然如愿以偿,只是哪有活着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好评呢!不吉利也不符合礼仪,弄出了笑话,曹叡后来也英年早逝了。

庙号这么简单就能得来,这让后世的君主学会(坏)了。到了隋朝,基本上皇帝人人都有庙号。庙号也就不值钱了,为了彰显皇帝的伟大,只好在谥号(准确来说是谥号庙号组合体)上不停地加美好的字来修饰皇帝的伟大,字这么多,谥号是记不住了,只好用言简意赅的庙号称呼都有庙号嘛!

对于开国之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靠爹妈自己打天下的庙号一般是太祖。比如刘邦就是太祖,但刘备只是烈祖,因为刘备自认为是刘邦的后代,不能不孝不能僭越。至于刘裕,他不是刘邦的后代,他也没称太祖而称高祖,这就怪他孙子了。刘义隆本是宋中宗,刘骏夺得帝位尊宋中宗为宋太祖。刘骏的庙号也是祖,宋世祖。

从前面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杨坚的老爸普六茹忠,杨坚称帝前又恢复祖姓,故而普六茹忠就是杨忠。杨忠是隋太祖了,杨坚就不能被尊为太祖。那样不仅庙号重复还大逆不道。杨坚完全靠自己的话改为太祖是不孝,靠着老爸改为太祖那就是大逆不道。

一般来说,为开国之君打下基础的第一代都是太祖,如魏太祖曹操,晋太祖司马懿。杨坚和曹丕类似,李渊和司马炎相同,故而唐朝的太祖是李渊的爷爷李虎。这样一讲,你就能明白杨坚被称为隋文帝而不叫隋太祖的原因了吧!其实叫杨坚隋高祖也是不错的,不过出于习惯叫隋文帝更多一些。

七、隋国公杨坚的封地是哪里?

隋朝因湖北随州而命名,盖因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

 其实杨坚与随州并无太多的历史渊源。杨坚(541-604年)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是西魏随国公杨忠之子,而杨忠曾是西魏、北周的军事贵族,西魏时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屡战有功,赐姓普六茹氏,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杨忠奉命“出师樊邓,饮马汉滨”,进而攻取随州。557年,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闵帝),国号周,史称北周。杨忠升为柱国、大司空,晋爵为随国公。

八、隋文帝杨坚写过的诗吗?

隋文帝杨坚写过诗。

【隋书卷二十二 志第十七 五行上】

 开皇十年,高祖幸并州,宴秦孝王及王子相。帝为四言诗曰:“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九、隋文帝陵墓有多少宝贝?

隋文帝泰陵

隋文帝泰陵,隋文帝杨坚与皇后独孤氏合葬墓。位于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东北。仁寿二年(602)八月独孤皇后葬于泰陵,仁寿四年(604)十月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合葬,同茔而异穴。

杨坚(541—604),隋代开国皇帝,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曾为北周重臣,后取而代之,定国号大隋。在位期间,灭陈,安抚岭南,统一天下。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推行三省六部制,开科举制度之先河,国运昌隆,遂有“开皇之治”。被西方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隋文帝泰陵

泰陵陵园由陵墙、封土、文帝祠几部分组成。经勘探调查,陵园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28.9米,东西宽592.7米,面积372749.03平方米。陵墙墙基宽约4.4米,四面各辟一门,门外均有一对门阙。门阙平面呈梯形。以南门阙为例:东西长25米,南北宽13米,两侧与墙垣相接。封土呈覆斗状,顶部东西长42米、南北宽33米,底部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53米。封土南侧有东西两条墓道,相距23.8米,均为7天井、7过洞,西侧的较长、较宽,应为帝西后东,与文献记载同墓异穴契合。封土南侧约10米处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扶风知县熊家振所立之墓碑一通,碑高350厘米,宽95厘米,碑阳镌刻隶书“隋文帝泰陵”5个大字。封土上栽植有成片柏树林木。封土南50米处,立有杨陵区人民政府所立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隋文帝祠位于陵园东南0.5公里处,经勘探,平面呈长方形,垣墙南北长384米,东西宽354米,面积135936平方米。南墙宽10.1米,东墙宽16.4米,西墙宽10.9—12.8米,北墙宽9.8米。垣墙上有马面6处,其中南墙4处,北墙2处。南墙正中开有门。历年来在泰陵及其祠庙遗址范围内发现莲花方砖、菱形纹砖以及瓦当等建筑材料,尤以所见菩萨纹瓦当最为珍稀。

隋文帝泰陵

1957年5月,泰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构设置在扶风县,1984年划归杨陵区,1991年7月,咸阳市杨陵区设立文管所,落实专人看管。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陵冢封土;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为陵冢封土外延,东西各400米,南北各800米。

(原载于《陕西省志·文物志(上)》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陕西人民出版社)

十、隋文帝杨坚在位时期称为什么?

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在位时被尊为“圣人可汗”。

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初形成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