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李世民陵墓被盗过程?

2024-07-31 11:49:1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李世民陵墓被盗过程?

李世民苦心经营,陵墓雄伟壮观的昭陵在他死后不仅被盗,而且至少有三次大规模盗墓,不仅陪葬宝物被洗劫一空,就连李世民的遗体也被破坏。

第一次,是唐末黄巢起义,攻入长安的时候。黄巢本是流寇,一路破关夺城,劫掠富豪之家。不过,黄巢没有稳固根据地,没法保证40万军队的给养,盗墓便成为他获取财富的手段之一。根据史料记载,黄巢在长安到处盗掘汉唐帝陵,还指挥全军挖掘武则天的乾陵,挖出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也没得手。虽然黄巢没挖开乾陵,但唐代各帝陵大多遭到其破坏,尽管没有黄巢盗开昭陵的记载,但昭陵这么宏大的陵寝,地面建筑被黄巢破坏,这是肯定的。

第二次就惨了,在公元908年(后梁开平二年)10月,唐朝刚灭亡1年多,昭陵被盘踞在雍州的军阀温韬给盗掘了。《旧五代史》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温韬盗掘了他统治地盘里的所有唐陵,除乾陵幸免,全被洗劫一空。他还亲自下到昭陵地宫,把昭陵里的珍宝,包括前朝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作品,全部盗出。据说,当时温韬从昭陵中盗出的宝物用车拉马驮,动用几千士兵,花了1个月的时间才全部运完。

温韬的外甥郑玄素说过,他当时随同舅舅温韬一起进入昭陵,看到躺在棺材里的李世民尸体完全腐烂,头发散乱,头用玉架护卫着,十分惊讶。宋代的《江南余载》记载 “进士舒雅,尝从郑元素学。元素为雅言: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发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发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锺、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所。”

昭陵不仅随葬宝物被盗,李世民的尸体也被破坏,一代英主,费尽心思为自己营建牢固的陵墓,结果还是没能挡住盗墓贼,如此下场,令人唏嘘。

昭陵的第三次被盗,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昭陵北侧的祭殿庑廊,列有六块骏马的石刻,被称为“昭陵六骏”。据史料记载:“昭陵六骏”石刻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最喜爱的6匹战马,是他辅助其父唐高祖李渊平定四海、建国立邦时所乘的坐骑,它们分别名为: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公元636年(贞观十年)昭陵初建成时,李世民诏令大画家阎立本先画出六骏图形,后由雕刻家阎立德依画雕刻而成。李世民亲自作诗6首(即“六马赞”),赞扬每匹马的风采,并命大书法家欧阳询抄录下来刻在“六骏”旁边。

“昭陵六骏”在唐末黄巢、温韬盗墓时受到过破坏,但大体保存完整。直到民国初年,遭受灭顶之灾。

二、顺治陵墓建造过程?

孝陵的陵址是由顺治皇帝生前择定的。但由于定鼎之初,战事不断,国库空虚,加之顺治帝正当英年,并未急于兴建。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崩逝后才开始兴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体工程告峻。

由于该陵的营建准备不足,加之顺治皇帝停灵待葬,工程急迫,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内的一些明代建筑的材料和构件。

该陵始建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到二世纪九十年代历时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坏下已经相当残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从而又以健康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顺治是清朝第一帝,在位18年,死时只有24岁。他生前选了陵址,但没有营建。死后,朝廷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规模宏大,建筑众多的孝陵。所以在社会上流传着“拆了明陵,建清陵”的说法。

三、金陵墓地发掘过程?

万 历皇 帝的陵墓叫明定 陵,是明13陵之一,它是明万 历皇 帝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定陵在营造的过程中,非常用心,历时6年共耗银800万两。据说明定 陵的建筑花销,是当时国家财政收两年的收入。

对于明定 陵的开发与发掘,最早提出挖掘明13陵的是历史学家郭 沫 若、吴 晗。他们首先选择的是明长 陵,但是在挖掘明长 陵过程中,并不顺利,出现了很多意外的状况。于是,考古队又将挖掘的对象锁定在定 陵上。

四、成吉思汗陵墓迁移过程?

成吉思汗陵墓的迁移过程是一个历史上备受争议的话题。以下是一种关于成吉思汗陵墓迁移的常见说法:

根据历史记录,成吉思汗陵墓原本位于蒙古国的永乐郁金香山(Burkhan Khaldun),也被称为哈尔哈山(Khentii Mountains)。然而,由于陵墓的具体位置被视为国家机密和宗教秘密,在成吉思汗去世后不久,陵墓的确切位置就被保持在世代相传的秘密之中。

根据传说,为了保护成吉思汗陵墓的秘密和安全,成吉思汗的后裔和蒙古统治者进行了多次迁移。这些迁移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陵墓被盗、保护陵墓不受外界侵扰,并确保成吉思汗的神圣地位得到妥善维护。

根据一种说法,成吉思汗陵墓在13世纪初期首次迁移到了今蒙古国的北部地区。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陵墓经历了多次迁移,包括在蒙古国内部的不同地点以及跨越边境到达中国境内。

然而,成吉思汗陵墓的确切位置至今仍然未知。蒙古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陵墓的秘密,并且对于陵墓的确切位置进行了积极的保密措施。因此,成吉思汗陵墓的迁移过程和最终位置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五、慈禧陵墓建造全过程?

1879年慈禧开始动工,为自己修建陵墓。经过六年的时间,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才堪堪建好。但在1895年时,慈禧感到自己的陵墓规格不够高,于是再次开始扩建,这一次扩建历时13年,直到1908年10月才完工。光给她自己修墓,就花了十八年的时间,花费的银子早就不可估计了。

六、康熙陵墓被盗全过程?

康熙皇帝的景陵在1945年的时候被一群土匪打开了地宫的大门。然而也许是里面的陪葬品不足以让他们为之欢呼雀跃,康熙皇帝的尸骨连同皇后的尸骨都被土匪们从棺椁中扔了出来。由于地宫比水平地面位置要低,雨水从地面上灌进,导致地宫积水严重,尸骨被泡在了积水里。没想到一世英名的康熙皇帝在去世一百多年后,尸身竟然无法得到安葬,让人不得不感到唏嘘。

据说在那次挖掘过程中,突然从地下冒出大量的黄水,并不停的翻滚,令孙殿英和手下军士惊慌失措,最终害怕遭到天谴,放弃了挖掘。幸运躲过此劫的景陵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盗挖的命运。到了1945年,日本军国投降之后,在河北省的遵化一带,土匪乱兵横行,社会治安及其不稳定,有一伙300多人的土匪将目光瞄准了康熙皇帝的景陵,他们野蛮的挖开了康熙皇帝的景陵,在大肆搬空金银财宝之后,就连康熙和四位皇后的尸骨也被他们拖出了棺椁之外,并随意的扔在陵墓地宫之中,景象混乱不堪,惨不忍睹。

七、古埃及陵墓演变过程?

古埃及陵墓初期建在地上,因为被盗严重后来把陵墓建在深山星。

八、雍正陵墓被盗全过程?

雍正陵墓没有被盗。

1975年时考古人员发现泰陵泰陵宝城琉璃影壁有一个盗洞,认为雍正的陵墓也早已被盗空了。

1980年,考古工作者获得了文物局的批准,正式对雍正陵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沿着盗洞口下挖了2米后,发现下面还是原封土,意味着泰陵根本没有被盗过,处于对古墓的保护,文物局立即停止了发掘泰陵,并且将盗口用水泥砌死。

九、乾隆陵墓被盗全过程?

盗墓过程如下:

盗墓者先从裕陵宝城向下挖掘,因为地宫构造坚固无法挖通,后来改由琉璃照壁下炸开进入地宫的入口。其实这炸药早就备好了,因为单靠人力是挖不开的,只有靠炸药才能做到。

第一道刻有菩萨立像的石门是撞开的,第四道石门再用炸药才能炸开,炸开以后盗墓者就闯进了乾隆皇帝和皇贵妃六座棺椁的所在地。这些士兵们看到这些宝物早就是红了眼,在师长谭温江的命令下,一个个士兵开始对乾隆陵墓里的宝物大肆收刮。但是乾隆里面的宝物多半是字画,金银财帛很少,不像慈禧陵墓里那么金碧辉煌,也没有那么多金银财帛。

但是,这些盗军哪知道什么艺术,字画,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还是只有实实在在的金银,这些才能真正的诱惑到他们。所以,那些珍贵的字画大半都被这些盗军毁坏了。

士兵们先将棺椁外殉葬的宝物收罗一空,然后才将棺椁打开取得棺内的珍宝。但是由于棺木都是用金丝楠木做的,密封很严实,只有靠锯子,斧头才能打开。

据参与其盗墓活动的一个士兵说:“梓宫破坏时,群向棺内掠取珠宝,致将尸骸扯出棺下,于争夺中,将骸骨分析,且有军官三人互相杀戕,死于地宫之中,尸体仍遗其中。”

看来这盗墓还会窝里反。

那么乾隆的牙齿被打碎,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乾隆口中有一个宝物。据一个士兵说:

“乾隆口内含有西藏黄珠一,此珠可令尸体不腐。谭(温江)等视尸,见外皮着骨,颜色如生,唯无肉与血。珠大不易出,敲碎牙,取之。”

这个自称有十全武功的皇帝最终还是受到了开棺杨尸之苦。

乾隆陵墓十分豪华,但是里面的价值远不是盗墓贼所看到的金银财帛的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整个裕陵地宫的建设来说真的算是冰山一角。里面珍藏的很多字画都是无价之宝,但是这对于盗墓贼来说就是几张烂字画。

十、关羽陵墓发掘全过程?

关羽死后尸体被分开安葬,建安24年,关羽败走麦城,率部下出逃的过程中, 中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 ,于长子关平双双被杀 。关于乃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孙权也知道部下通了楼子 ,便将关羽的首级送给了曹操, 打算祸水东引 。

曹操之前就很器中关羽,还为他要到了汉庭寿猴的爵位, 所以在收到关羽的首级后 ,将其以诸侯之礼安葬在洛阳 。1979年 位于洛阳城东南益华里处的验尸是电装正官村 ,因暴雨导致一座古墓塌陷 ,考古队紧急发觉 ,从墓中发掘了大量汉代文物 ,还有一颗人头骨 身躯下血 下落不明 由于此地离郭林很近 所以别有人怀疑 此地才是关羽头颅的真正归宿。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