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陵墓 > 正文

万历墓葬打开时长明灯是亮的吗?

2023-01-10 05:34:2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万历墓葬打开时长明灯是亮的吗?

万历皇帝陵墓打开时长明灯没有点亮着。万历皇帝的定陵里有两口大缸,里面有灯芯,缸里面还有些油和水,灯芯仍在,但没有燃烧点亮。长明灯在墓室关闭是应该是点燃的,但关闭墓门之后,墓室内缺少氧气,长明灯应该在不久之后就熄灭了。所以装灯油的缸里还有灯油和灯芯存在。

二、挖掘明朝万历皇帝陵,为何说是考古界的一次重大悲剧?

因为这个墓穴没有被考古学家所挖开,用尽了各种方法,还是没有办法。

明十三陵是唯一一座被考古学家发掘的墓葬,历来为后人所关注。然而,明定陵的发掘又被称为“考古史上的一场悲剧”,这与当时文物保护技术的不成熟、当时文物保护意识的薄弱以及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因此,经过对明定陵的发掘,中国已经得出结论,皇陵不能随便挖,这是明定陵发掘悲剧的教训。

明朝万历皇帝朱一君的陵墓,也是考古学家唯一发掘的皇家陵墓,这已成为中央政策它的挖掘可以说是一个意外,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汉最初提出了挖掘计划。作为著名的明史专家,吴、汉两人都渴望了解明朝皇帝墓中的文物1955年底,由吴汉发起,郭沫若、沈雁兵、邓拓等签署的考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

经过近一年的勘探和发掘,考古队没有找到地下宫殿的入口,次年5月17日,考古人员发现了地下宫殿的外墙(金墙)。这堵墙一出现可以说是它离地下宫殿的入口不远,考古学家在地下宫殿的入口金刚墙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定陵地宫重见天日,但也给地宫遗址和万历皇帝及其两位皇后的遗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过去的人一直都认为,去世人的陵墓是不能去碰的,据说是阴气太重,但这也只是迷信的说法,不代表科学的角度。

“1950年代对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的主动发掘,造成大量文物难以保护,正是汲取了这次惨痛教训,我国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护理念。” 定陵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经国务院授权,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

其背景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包括郭沫若、沈雁冰、吴晗在内的一批文化官员提出关于明长陵的发掘计划,但是因为其规模太大,难度太高,就选定规模较小的定陵先进行试掘。

明神宗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发掘自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9月,万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宫殿,登上故宫神武门城楼,向群众展出。

1959年9月30日晨,曾铲下定陵第一锹土的民工王启发,接到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指示:“马上就要开馆了,既然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原来的棺椁就没用处了。你带几个人到地宫清扫,把那些棺木抬出来,好迎接领导来检查清洁卫生。”

由于经验不足,考古人员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衣物上,过了几个月就全变黑、变硬、变脆。

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四面漏风,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以至于后来出版的考古报告里,大多数丝织品只能呈现支离破碎的损坏状态。

因此,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挖开容易,保护却很难,很多奇珍异宝遭到无法修复的毁坏。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和副所长夏鼐先生随即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这一申请。不主动发掘帝王陵从此成为考古界的一个定规。

据说有一些村民因为捡了被考古队丢弃的金丝楠木,而受到了惊吓。而且参加考古队的一些人后来也很反常,定陵发掘重要决策者狱中自杀,负责发掘指挥者飞机失事,开馆摄影师上吊等等,虽说这也可能是巧合,但是毕竟是邪气重重,无法解释啊。

因为当时缺少保护文物的技术,很多文物在打开陵墓遇到空气之后氧化造成不可修复的损毁,尤其后期文革又对陵墓造成二次破坏。

当年,定陵的发掘工作考古发掘队队长赵其昌回忆说,大量文物在发掘之后遭到损坏,而且无法弥补。发掘定陵之前,考古学家都没有见过真实的明代丝织品,发掘之后,陵墓中有许多整匹的丝织品,上面还写着尺寸、时间、产地、质地等等,十分宝贵。由于缺乏经验,考古人员自信地将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衣物上,结果几个月后,衣服全部变黑、变硬、变脆。再加上当时条件的简陋,大多数丝织品支离破碎。

更让人心塞的是,几年后,考古学家由于历史的原因被逼离开工作岗位。已经打开的皇陵无人照料,大量珍贵的布料和木料迅速腐败。万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被扔出去,附近的农民将其做成了自家的家具。万历皇帝及其两位皇后的尸骨,更是被烧得干干净净。

三、万历皇帝的陵墓是什么

是位于北京的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明定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十三陵之一,北倚大峪山,面对山峰浑圆的蟒山。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

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k恩门、k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恩门、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因此,它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十三陵之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