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写给李清照的诗?
一、赵明诚写给李清照的诗?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白话译文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二、赵明诚爱不爱李清照?
不知道,不过有这样一段描述: 公元1129年,已经做了一年多江宁知府的赵明诚,得到调任湖州知府的命令,正在他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一位姓李的下属带来紧急情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阴谋叛乱。作为过渡时期的官员,赵明诚这时候至少应该报告上级,或者调遣兵力作好平乱的准备,但是他的表现非常不男人,在当天晚上,他竟然当了可耻的逃兵——与另两位官员一道“缒城逃走”了,竟置全城百姓安危而不顾,其中还有他恩爱的妻子李清照。幸亏那位姓李的下属自己组织力量,平定了王亦的叛乱,不然,李清照,还有他们夫妻俩辛苦收藏的十几车文物,恐怕都会成为王亦的战利品。朝廷得知此事后,立刻罢了赵明诚的官,更多内容可参见···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真的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 讲历史。
三、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传世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引领了后世无数人的梦幻情感。他们的故事充满着激情、忠诚和不可逾越的爱。
初次相识
李清照作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她的才华让众人仰慕。而赵明诚,是当时一位才子兼高官,他们相识于一场诗会。
赵明诚第一次听到李清照的词作时,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李清照的词如泉涌般流淌,她的文字情感丰富而真挚,仿佛直击人心。赵明诚在心中暗暗发誓,他一定要见到这位诗才出众的女子。
于是,在一次其他文人齐聚的诗会上,赵明诚终于见到了李清照。两人在生平最美丽的春天相遇,他们的眼神交汇,仿佛世界都静止了。
相知相恋
赵明诚与李清照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但他们对诗词的热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李清照以她的才华征服了赵明诚的心,赵明诚则以他的温文尔雅和才华悦人俘获了李清照。
他们开始频繁地相见,一起吟诗作对,分享彼此对诗歌的热情。他们的心灵在诗词中交织,他们的爱情在文学的海洋中迅速升华。
赵明诚对李清照的了解逐渐加深,他知道李清照是一个温柔而坚强的女子。她在诗词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也流露出对生活的追求。赵明诚敬重她的才华,也欣赏她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李清照也被赵明诚的才情所打动。他的气质高雅,与他的才华相得益彰。赵明诚用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征服了李清照的心。他们的聚会中,李清照总会一直盯着他,她的心早已被他深深地打动。
困境与坚守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眷顾着他们。当时的政治乱世使得他们无法像普通情侣一样自由地相守。赵明诚作为一位高官,被政务缠身,没有太多闲暇的时间。而李清照虽然有自己的文学事业,但被两地分隔却让她感到孤独。
尽管困境重重,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支持着彼此。赵明诚以他的聪明才智为国家操劳,而李清照用她的词作为赵明诚打气,激励他坚持下去。
他们之间的通信成为他们沟通的纽带。每一封信都是满满的真情实意,每一段文字都是心灵的交流。他们用诗词表达思念,用文字传递心声。
即使是在危机四伏的年代,他们的爱情依然不灭。这是一份坚贞不渝的爱,他们决心相守到永远。
永恒的爱情
尽管时间的流转带来了磨难,但他们的爱情却始终不变。他们通过诗词和信件交流,使彼此的思念化作了一场绵长的旋律。
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赵明诚的《红楼梦词》被后人传诵,成为永恒的经典。这些词作中的每一个字眼充满了对彼此的深情表白,不管是在彼此相处的瞬间,还是在无法相见的岁月中。
他们的爱情是一段跨越时光的轶事,是一首激情燃烧千秋的诗篇。即使现在,几个世纪过去了,他们的爱情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传世佳话,也是对于永恒爱情的最好诠释。他们用笔端交结了一段震撼人心的爱情,成为后世情侣们的榜样。
他们的诗词不仅代表了个人的情感,更融入了时代的风貌。他们的神采在词作中流淌,唤起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也告诉了我们,真挚的感情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更是对于爱情的一种讴歌。他们的爱情故事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真挚而美好的爱情,永不放弃,坚守自己的幸福。
四、李清照赵明诚离婚原因?
李清照与赵明诚没有离婚,是在赵明诚死后改嫁,后又离婚独居。
身为公认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备受争议,喜欢李清照的理由千千万,但诟病李清照的原因总是绕不开她的改嫁疑云和离婚风波。因为在古人的腐朽思想里,女人改嫁就是不贞之举,主动离婚更是大逆不道。
那么,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又为什么离婚?是否意味着晚节不保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桩引起轩然大波的前尘往事。
说起李清照的丈夫,我们首先想到的通常是赵明诚,但实际上,李清照结过两次婚,有过两任丈夫。
那是在赵明诚死后3年,已经49岁的李清照辗转来到杭州,在孤苦无依中改嫁给了张汝舟。
也许你会问:古代那么推崇女子守节,李清照又那么爱赵明诚,她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改嫁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清照在写给好友綦崇礼的信件中曾亲自给出过答案,大意是说,她是在病重之时被张汝舟骗婚的。
当时,李清照虽然已经容颜老去,但她毕竟是名声在外的文化名人,天下人皆知她与赵明诚有收藏金石文物的爱好。也就是说,张汝舟以为她有钱,刻意接近她、追求她,用假意温柔和花言巧语骗取了她的信任。
李清照之所以同意嫁给张汝舟,一来是因为感动,张汝舟当时对她确实体贴入微、百般照顾,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李清照当时正在整理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却因生活窘迫无法继续,所以急需找个依靠,以便完成赵明诚的未竟事业。
各怀目的、无关爱情的婚姻注定悲剧,婚后不久,张汝舟和李清照双双发现自己“被骗了”——张汝舟得知李清照的收藏几乎遗失殆尽,已经无利可图,他便暴露本性,对李清照拳脚相加实施报复,而李清照看清张汝舟的真面目后则决议早日离婚。
但是,在封建王朝时期,向来是休妻常见罢夫难,对于一个生在宋朝的女子,想要离婚谈何容易?不过,李清照绝非一个轻易向生活低头的人,她不愿意在婚姻中委曲求全,于是不惜代价,只求重获自由。
众所周知,宋朝是个非常重视文人的朝代,对天下学子非常厚待。为了鼓励读书科考,宋真宗还写了著名的《劝学诗》,其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两句至今仍是传诵不衰的经典。除此之外,宋太宗在位期间还定了一个规矩,凡是连续参加过15次科举的考生,无论成绩如何,一律“赐出身”,同样可以做官。之后的皇帝也都效仿宋太宗,设置类似恩科。
张汝舟屡试不第,就利用宋朝这个制度,谎报参加科举的次数,骗了一个官当。李清照了解这个情况后,便向官府揭发了张汝舟早年在科举考试中舞弊之事。由于李清照的特殊身份,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当朝皇帝宋高宗。后经查实无误后,张汝舟被治罪。
李清照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宋朝的法律规定,丈夫如果坐牢,妻子有权选择离婚。李清照就是用这种极端手段成功脱离苦海的。
但是,宋代《刑统》还有这样一条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须徒刑二年。”意思就是说,妻子状告丈夫,即便所告属实,仍需要被判刑两年。这是因为古代推崇三从四德,把伦理置于国法之上。对于这些,李清照事先都是清楚的,但为了尊严和自由,她宁愿付出如此代价,即便是坐牢,她也心甘情愿。
按照规定,李清照妻告夫应该坐牢两年,但实际上她只在监狱里待了九天而已。这是因为,李清照是名人,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在各路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大幅度减刑。
李清照晚年改嫁又离婚,这俨然成了她身上的“污点”,被后世争论不休几百年。但笔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李清照不同于传统女子的可贵一面——她大胆追爱,不畏世俗眼光,敢于对失败婚姻说“不”,捍卫了作为女子本该有的自由与尊严,是值得称颂的伟大女性。
五、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爱情,是一种美妙而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让人感到幸福,也可以带来痛苦。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段令人动容的传说。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才情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而赵明诚,则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李清照与赵明诚从小就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玩耍、读书、探索世界。他们之间的友谊由此逐渐转化为爱情。
他们的故事起源于一首名为《如梦令》的词。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李清照倾诉着她对赵明诚的思念,渴望与他相见。而赵明诚也在这首词里回应了李清照的深情。
这首词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让人们为之动容。李清照的才情和赵明诚的深情正是这首词的写照。
然而,命运却并不眷顾他们。赵明诚因战乱而被迫离开了故乡,他们的爱情也因此被无情地拆散。
李清照终日以泪洗面,思念着赵明诚的温暖笑容。她用笔尽情地吐露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思念,创作了许多悲伤而美丽的词。
在她的词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她对赵明诚的深深爱意,她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思念。这些词如同一首首抒发内心苦闷的哀歌,引发人们无尽的共鸣。
而赵明诚也在远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李清照的爱。他在漫漫征战之中,时刻挂念着李清照的安危。
然而,时间和距离使他们的爱情变得越来越遥远。李清照的词越来越悲伤,赵明诚的思念越来越深。
直到有一天,李清照收到了一封赵明诚的信。信中,赵明诚饱含深情地倾吐了他对李清照的思念。他坚信,他们的爱情将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李清照欣喜若狂,泪洒了整个信纸。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等待赵明诚的归来。
然而,命运却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赵明诚在回乡的路上遭遇了一场无法预料的意外。他的生命在一瞬间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清照失去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心灵再一次被撕成了碎片,她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
但李清照并没有放弃,她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她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词,抒发着她对赵明诚的无尽思念和怀念。
她的词如同她的心灵日记,记录下她对赵明诚的深情和无尽的眷恋。而这些词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以及它所带来的悲喜交织的情感。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虽然以悲剧收场,但它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这是一段充满着才情、真情和痛苦的爱情传说。
他们的爱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留下了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作品。而这些词作,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都将在岁月中流传,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六、赵明诚和李清照结局?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
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
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七、李清照赵明诚诗词故事?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我见众生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
李清照和赵明诚相遇从此桃花灼灼,青山妩媚。
01
赵明诚娶李清照
宋朝文人学士逛街的首选之地就是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不像其它寺庙地偏山深,它从千年前就霸占着北宋汴梁的市中心,可以说是一座正儿八经的处在闹市红尘中的寺庙。
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赶集),每月五次开放,来淘宝者不计其数。
李清照17岁那年,哥哥带着她去大相国寺游玩,偶遇赵明诚,得哥哥介绍两人初识。
赵明诚是高官贵子,却无半点纨绔子弟之风,因从小喜爱金石字画,年纪轻轻便有“汴京第一金石学家”的美称。
当时李清照也小有名气,她的“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长诗,还得到了权威肯定,大学者朱熹评价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汴京城里的八卦中李清照早就有了“才女”之名。
至此才子佳人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只对视的一瞬间,爱情的粉红色泡泡便开始膨胀蔓延,他们坠入了爱河。
赵明诚坦然:窈窈淑女君子好逑。
李清照也不别扭:谦谦君子我亦向往。
可是当时朝廷党争,打的厉害,新派赵明诚父亲赵挺之和旧派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斗的天昏地暗。
赵明诚惶恐不敢鲁莽向父亲开口,要娶李清照做老婆,正苦于感叹造化弄人缘分阴错阳差。
这时朝廷老大宋神宗驾崩了,宋微宗赵佶坐上龙头宝座,国家文件有了新的变动。
赵佶说:“新旧都好,我中立,而且志向坚定,连国号都叫‘建中靖国’。”
老大发话了,妥妥的,不吵了,新旧两党握手言和。
此消息一出,赵明诚开心的跳起,但是又马上平复好情绪,心想该是我发挥聪明才智的时候了。
苦思冥想,一阵头脑风暴后,赵明诚得一妙计。
第二天赵明诚找到赵挺之,“老爸,我昨晚睡觉,梦见自己在看书,睡醒之后却只记得书中三句话,你说奇怪不奇怪?”
“难道这个梦是在给我指示些什么?您帮我解释解释?”
赵挺之则表示,你且说来。
赵明诚说:“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挺之得意的说道:“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意思是‘词女之夫’。”
赵明诚一本正经满脸严肃,“那意思是我命中是要娶一位会作词的女孩子做老婆了,老爸,汴京有这样的美女吗?”
赵挺之脱口而出:“李清照呀!”
于是不久,赵挺之、赵明诚就来提亲了。
就这样18岁的李清照如愿嫁给赵明诚。
02
喝酒赌博爱到冒泡
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此后,两名文艺青年便开始你侬我侬,过上了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生活。
一起逛大相国寺淘宝贝,一起研究金石字画,一起喝酒行酒令,一起荡舟游玩,还两两比拼填词功底。
对于填词还有这样的趣事流传。
赵明诚作为男人多少有点大男子主义,他对李清照在填词功底上更胜一筹之事表示怀疑。
于是他闭门三天,绞尽脑汁,洋洋洒洒就整了50首词,然后再把李清照填的《醉花阴》掺杂其中,送给评论家陆德夫品鉴。
不料陆德夫事后只说:“只有三句写得棒棒哒”。
赵明诚便问:“那三句”?
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此,赵明诚方诚心诚意承认老婆大人填词厉害。
还逢人便要嘚瑟一番,“我老婆填的词真是牛掰。”宠爱之意流于言表。
赵明诚爱老婆,他不像其他男子把老婆当成传宗接代生儿育女的工具,当成附属自己的花瓶摆件。
她让李清照活出了自己,也让李清照成为了自己。
众所周知,李清照好酒如命,但嫁与赵明诚后依然可以实现喝酒自由,而且赵明诚还教李清照行酒令,他们两还常常对月小酌。
我们还知道李清照超喜欢赌博,写了一本《打马图经》,专门传授“打马”技术。
打马其实就是麻将的先祖。
李清照还在此书中直言天生就喜欢赌博,一上牌桌屁股都挪不动了,可以通宵连战,而且牌艺精湛,逢赌必赢。
李清照牌艺高到出书,也有赵明诚的功劳。
赵明诚在得知李清照喜欢打麻将后,就在收集金石字画的时候给李清照顺带买了“麻将”秘籍,所以李清照才得以纵横麻将生涯,撵杀亲朋好友。
赵明诚真的是太适合当老公了,你喜欢喝酒他陪你喝酒,你喜欢打麻将,他直接给你报培训班。
他不打击你的爱好,也不嫌弃你的怪癖,最难得的还是他居然实际行动支持你的喜好。
说实话,这样的老公我能过三辈子。
要知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赵明诚的这些举动简直是爆炸性新闻,估计不少自以为是的男人在背后耻笑侮辱赵明诚。
爱情有一百种形态,赵明诚对李清照是其中之一。
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就像守护一朵花,他不会伸手将它摘下,而是让它在自然中绽放。
而不够爱你的人,他便会以自己为中心,希望你使出十八般变化来适应自己。
幸福不是金屋藏娇,而是你爱我,我爱你,我们还爱一起做的事。
青州归来堂里的十四年,李清照和赵明诚,远离政治纷扰,致力于金石。
他们一起外出,到处旅游,去村里、闹市里寻找各种金石字画,然后校勘、整理、编号。
明月清风的夜晚,赵明诚解读,李清照录入,烛火下两个身影印在墙上,爱情美的不可方物。
闲暇时刻他们还玩赌书游戏。
就是猜出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在哪一页。
猜赢了才能喝茶,李清照记忆力好,总是赢的多,心理十分得意,便大笑赵明诚,于是一杯新茶还没喝便洒在衣服上了。
赵明诚见李清照此状,也捧腹大笑,于是夕阳下,花圃边,一阵阵洒脱的笑声惊起了树上落脚的鸟儿。
什么是幸福的婚姻,这便是了。
03
休夫坐牢女中豪杰
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
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也是千古第一奇女,她本是软香公主,却活出了金戈铁马般的人生。
流年易逝,韶华难追。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李清照不知道,纳兰性德写出此句后心中感慨,他也在心痛李清照的后半生。
1129年,赵明诚收到圣旨——被任命为湖州知府,要求立即上任。
6月23日,赵明诚日夜兼程赶往湖州,正值炎炎夏日,劳累过度,便中暑了。
又因昼夜温差大,紧接着又感染风寒,后面还感染了疟疾,于是身体状态逐渐恶化,最后病入膏肓,在8月份离开了人世。
赵明诚走后,李清照大病一场,病好后带上文物开始漫长的逃亡之路。
从安徽池阳到南昌;
从南昌到台州;
从台州到睦州;
从睦州到越州;
从越州大苏州;
最后定居杭州。
多年的逃亡奔波,李清照身心交瘁,容颜老去,头发斑白。
少年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心境已然成为泡影。
现在是“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愁的哭出了眼泪。
自己一个人坚强了这么久,内心最后的防线早已溃不成军。
这时一个花言巧语、嘘寒问暖的人闯入了李清照的生活,这人便是张汝舟。
最后在张汝舟的糖衣炮弹下,李清照答应了求婚。
婚后,李清照发现张汝舟别有用心,他想吃软饭硬吃,张汝舟只是贪图李清照的文物,用文物换钱花。
在李清照多次的阻拦之后,张汝舟更禽兽的一面显现出来,居然开始家暴,对李清照拳打脚踢。
李清照是何许人,怎么能忍受如此委屈,便提出“离婚”。
可张汝舟属癞皮狗的,他断然拒绝。
李清照被逼无奈,只能选择状告张汝舟,在此基础上,休夫解除婚姻。
在当时,政府有明确规定:妻子告丈夫,不论丈夫有无过错,妻子都要坐牢两年。
刚毅如李清照,他就算自损三千也要保住文物,保住赵明诚仅剩的心血。
就像网友说的:文人的追逐,不仅仅关于爱情,有理想,更有家国大事。
李清照“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了惊人举动,她把张汝舟给告了。
政府职员一查,果然属实,便立刻革了张汝舟的官职,而李清照也进去了。
幸运的是有不少官员为李清照求情,所以在大牢没多久,李清照就被放出来了。
还记得初读《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为之震撼,可不曾想出自李清照之手。
李清照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就如世人评价: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告夫休夫,李清照可以说是很勇猛的现代女性了!
为女愿如李清照,嫁夫当嫁赵明诚。如果不是家国风雨飘摇,这一对璧人的故事又何至于如此呢?
有国方有家,国存而家盛,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八、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昵称?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夫妻,他们之间的昵称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昵称通常是“三瘦词人”,这个昵称来源于赵明诚的别号“三瘦”,即“瘦金体”、“瘦石”、“瘦影”。李清照用这个昵称来表达她对丈夫文学才华的敬佩和喜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李清照还常常用一些温婉亲切的称呼,如“君”、“郎”等来称呼赵明诚,这些昵称体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和亲密。
九、赵明诚娶李清照的原因?
因为两人门当户对
赵明诚在一次元宵灯会上结识了李清照,写了一个字谜给父亲提出了求娶李清照的意思,他父亲就派人去李家求亲了。
十、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爱情可悲在哪里?
真要我说的话,他俩的爱情应该可悲在太过美好了。
一个是书香门第,一个是高官之子;一个是貌美的才女,一个是深情的少年。在最好的年纪里,遇到了正确的人,两情相悦暂且不表,志趣相投互为知己才真的是艳煞旁人。
在期待爱情的时候,能够想到的最幸福的事,绝对不是和爱人慢慢变老;更美好的答案,是我想要和你呆在一起浪费时间,然后慢慢的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李清照来说,和赵明诚的婚姻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港湾,让她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免受外面的纷纷扰扰。对于赵明诚来说,和李清照的婚姻给了他一份柔情的挂念,给了他一个砥砺进步、可以切磋诗文的人生知己,不只是人间最好的妻,还是他最契合的灵魂伴侣。
赵明诚喜欢收藏金石书画,李清照就毫不吝惜财物,甚至“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来支持丈夫。他们俩人还共同研究编纂《金石录》,在编纂过程中也是小儿女浓情蜜意。赵明诚有官职,出仕在所难免,为了表达相思的苦楚,李清照写下了无数首的相思词,其中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最打动我的心,有这么个女子在家中殷殷切切的期盼着,赵明诚在外面再怎么苦看到之后都会百炼钢成绕指柔。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张汝舟,觉得李清照背叛了她和赵明诚的爱情,可你看她是怎么评价张汝舟的,“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这般轻贱的态度怎么会是对待爱人的?更不要说,这一件事有可能是别人刻意抹黑李清照的传言。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勾起人们感伤的,一如他俩的爱情,美好到可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