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
一、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
意思: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出自: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原诗: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释义: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独:一作“渐”。汉文:指汉文帝。
扩展资料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刘长卿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
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
二、题秋寻草秋的特点?
自宋玉写悲秋以来,文人墨客多是胸中无悲秋之意,笔下却有悲秋之作,言不由衷,舞文弄墨,玩文字游戏而已。谭元春这篇散文,反其道而行之,写的是乐秋,以表明自己决不做耳食之士,要写就写出自己的主见,使文章有真景的灵魂之气,有真情的灵性之感。
作者认为,秋景是“洗其烦秽”之景,是上天赐予人类的高洁之景,有超凡脱俗的灵性美。如此胜景,游人须有清新而不俗的胸怀才能赏玩。如果有游人囿于先人悲秋的思维定势,那赏秋只能是在秋色中寻觅和验证先人的悲情,而不是在发现和体悟秋色的真正意味。
所以,作者“悲夫悲秋者”,旗帜鲜明地对那些相信书本而不相信自己,缺乏独立思考“未尝有悲而悲之”的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三、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猜一动物?
鸡吧,秋肖猴鸡狗中只有鸡是单,独寻应该是单独的意思。
四、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狐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猜一动物?
羊驼……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一本谜语书上好像看过,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