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有什么讲究?
一、对联有什么讲究?
对联都要单数字,比如五个字,七个字,九个字,这里边的每个字都不能重样,比喻,寿北南山松不老。福如北海水长流。或寿比南山松,福如北海水。
二、孝联有什么讲究?
楼主说的是挽联吧,就以挽联来说讲究,挽联是贴于花圈上的,不宜过长,离地20公分为佳,左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给长辈为敬挽,晚辈或平辈为哀挽,另永垂不朽用于国家领导人和烈士,慎用,以伯父挽联为例,上联:故亲父某老讳某某大人千古,下联:愚子侄某某敬挽。
三、对对联有什么讲究?
对联要求: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相同位置的字词性相同;
3.相同位置一般不出现相同的字;
4.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末字应该是仄声字,下联末字应该是平声字。
四、添春联有什么讲究?
禁忌一:左右联勿贴错
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禁忌二:对联不要是双数
大门上贴春联,记得要贴单数字的春联,单数象征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
禁忌三:福字不可随意贴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
1.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2.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贴 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3.特殊情况 如这一年中家中有意外发生,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禁忌四:门神不要贴反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门上的人物脸是相对的,也不要贴反了。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门神正好一边贴一张,而现在的住房都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粘贴时要注意位置的美观大方。
五、挂对联有什么讲究?
1:大门贴春联不要双数,要贴单数春联,单数相征吉祥
2:左右联勿贴错,贴春联时应将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左右则以面对大门来区分。
六、贴春联有什么讲究?
一是有上下两联,字数不限,但上下联要字数相同、句型相同,还指相应部位的字要词性相同、词义相反或相关;
二是在写作时要讲究声律,一联之内平仄要交替,上下联平仄要相对。贴春联也有讲究。一般而言,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平声”。贴春联时,人正对着门,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可别贴反了。
七、蓝色对联有什么讲究?
蓝色的春联意思就是过去的一年这户人家里面有人去世了。
在中国每年春节都有贴春联的习俗,而贴春联是有不同的颜色的。大多数都是红色的春联代表着吉祥喜庆。另外门框上如果贴着是白的对联,就表示刚刚有人去世,而贴的是黄色的,那么就代表两年前有人去世。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可能习俗不是很一样,也就是有些地方第1年的时候是不贴任何的春联的,到第2年的时候才会贴蓝色的春联,第3年就会贴黄色的,之后就会改为红色的春联,跟普通的春联就颜色一样了。
八、新居对联有什么讲究?
新建房屋的对联通常是在人们搬入新家的那一天开始贴,通常搬家的时间的早上,我们需要在搬入新家吃第一顿饭之前,就需要将对联贴好。新房贴对联既有图红红火火的寓意,也从侧面告知左邻右侧,新房已经有人搬进来了。
九、黑字对联有什么讲究?
对联是汉字的一种形式,对联一般用红纸金字来写或是红纸黑字,因为在中国红是吉祥的象征,还是可以驱邪的应为人们认为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最怕红色和巨响这就是为什么春节要穿红衣服和贴对联放鞭炮的原因。对联有:同音异字联,同字异音联,叠字联,回文联,谐音双关联,谜语联,隐字联以及顶针联。我国是第一个发明诗歌的国家。
十、买对联有什么讲究?
一是字数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六是内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