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挽联 > 正文

史公祠对联?

2024-11-24 19:54:5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史公祠对联?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是上初中时就读到的一副对联,一直铭记于心直至今日。终于来到了史公祠,这也是长者儿时经常来拜谒的地方。坐在长廊一字一句认真读完了史可法的临终绝笔,虽已过百年,顷刻间其凛然正气,跃然笔上,荡涤于胸间。

二、史公祠是什么意思?

1.史公祠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街24号,扬州梅花岭畔、史可法路南端,内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

三、梅花岭史公祠在什么地方?

史公祠 史公祠 位于梅花岭畔,史可法路南端,内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墓分地面和地下建筑两部分,墓周围绕以短墙,墓前立“史忠正公墓”石碑,墓之左右各辟圆门,上嵌“梅花岭”石额。三绝碑陈列于扬州史公祠后梅花岭畔方亭中。原在市区古禅智寺(今上方寺)内,寺已不存,现扬州博物馆收藏。原碑为唐代镌刻,早毁。现碑为明代寺僧本初重刻。碑高155厘米,宽73厘米,上刻吴道子画宝志公像、颜真卿书、李太白赞,因称"三绝"。碑下题跋为明人所刻。碑额上刻隶书"三绝碑"三字。明末史可法督师扬州,抗清殉城。史公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内古今挽联如林,多为追怀先贤、褒扬史可法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

四、公祠对联?

1

上联:一堂秉德仁,龙旺人丁,灵气馨香萦紫府 

下联:万载持忠孝,麟延科甲,天恩造化灿公祠

2

上联:仰先宗德望,铁肩担日月,振国佑民,千古丰碑辉石壁

下联:书华夏春秋,后裔壮山河,溯源追本,四序香火谒公祠

五、雪松公祠来历?

位于石楼镇石楼一村中街(原称田面坊耀庚大街)。该祠是供奉石楼陈氏九世祖雪松陈公的祖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重修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

祠深二进,均为硬山顶,碌灰简瓦,灰塑博古瓦脊,青砖墙身,花岗岩石脚,通花梁托。占地85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23平方米。坐北向南。祠内有两个天井。

一进头门面阔三间14.60米,进深两间8.60米。前后用四根方石柱和两根圆木柱承托梁架,明间石额阳文楷书“雪松公祠”,头门有两扇1.30米大木门,横梁上刻有花草及人物画像。1965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凿去人像。

六、五公祠有哪五公?

1、五公祠有哪五公是指: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历史名臣,俗称“五公”。

2、(唐)李德裕,(宋)李纲,(宋)赵鼎,(宋)李光,(宋)胡铨

3、清朝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1889)主持修建,同时增建和重建了观稼堂、学圃堂、西斋(又名五公精舍)。祠内奉祀唐、宋两代被贬来琼的(唐)李德裕、(宋)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历史名臣,俗称“五公”。

七、百三郎公祠介绍?

据载,1744年,百三郎公十五世祖饶忠山携妻带子,迁往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开基,子孙繁荣昌盛,已传至11代。据了解,原来的百三郎公宗祠建于清朝中期,因为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在众多台湾饶氏宗亲的支持下,各地饶氏宗亲万众一心,花费巨资重新建起富丽堂皇的百三郎公宗祠。

八、定西许公祠介绍?

许铁堂,福建人。康熙年间任甘肃安定知县。任职期间,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政绩显著,广受百姓尊敬爱戴。

因安定受天灾欠收,许铁堂奏请朝廷免除百姓赋役,被奸人诬陷而被朝廷免职。许铁堂被免职后,因清贫难以返乡,一直生活在安定。逝世后一直被安定百姓立许公祠以纪念。后将许公祠迁址于安定城区东山,并被确定定西市廉政教育基地。

九、五公祠的讲解?

五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祠内祭祀着五位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

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

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

李纲等4 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的。

这5 位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 五公祠高10多米,分上下两层,木质结构,四角攒尖式屋预,素瓦红椽,三面回廊,可凭栏眺望。

挂有“海南第一楼”横匾。祠内还有历代文人的题咏和楹联,概括了五公的生平业绩,表达了后人的崇敬。

十、襄阳张公祠来历?

张公祠分别位于湖北宜城市新街乡罗屋村长山和南漳县武安镇北。1940年5月,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七十四师在宜城南瓜店与一万多日军激战九昼夜,16日于此处殉国。翌年5月16日,国民党五十九军在其殉难地立碑纪念。

碑四方柱体攒尖顶,通高4.4米,正面阴刻碑文。同时在杏仁山北麓修建同难官兵公墓,墓底径5米,高1.5米。墓前立碑,通高1.7米,阴刻“张上将同难官兵公墓”。1944年,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修建张公祠,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