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挽联 > 正文

陈寅恪对国人的评价?

2024-10-21 20:59:5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陈寅恪对国人的评价?

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

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 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

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

故昔则士子群习八股,以得功名富贵;而学德之士,终属极少数。今则凡留学生,皆学工程、实业,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而不知实业以科学为根本。不揣其本,而治其末,充其极,只成下等之工匠。境遇学理,略有变迁,则其技不复能用,所谓最实用者,乃适成为最不实用。至若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亘万古,横九垓,而不变。凡时凡地,均可用之。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

而吾国留学生不知研究,且鄙弃之,不自伤其愚陋,皆由偏重实用积习未改之故。此后若中国之实业发达,生计优裕,财源浚辟,则中国人经商营业之长技,可得其用;而中国人,当可为世界之富商。然若冀中国人以学问、美术等之造诣胜人,则决难必也。

二、傅斯年对陈寅恪的评价?

傳与陈曾经是留德同学,相知甚深。归国后,傅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聘陈为第一组(历史组)组长(主任)。傅对陈之评价:三百年来第一人。

三、陈寅恪对隋炀帝的评价?

据陈寅恪先生的研究,魏晋南北朝时“五胡”入主中原,汉民族与其它民族融合加深,有一支汉民族武装被派往陇西(今甘肃东南部)一带。隋朝的建立者杨氏以及唐朝的建立者李氏都是这个陇西贵族的成员。

杨广称帝后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大事:

一、军事上征讨契丹、流求,三征高句丽。

605年。隋将韦云起率军趁契丹防备松弛,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

杨广于607年和608年两度派朱宽前往流求,务求“慰抚”该国,但流求不从。610年,杨广又派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人前往攻打流求。击杀其主,俘男女数千人。

杨广即位后,又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但因劳师远征、部将叛乱等原因未能成功。

二、经济上开凿运河。

杨广利用前朝开凿留下的旧河道,加以开凿疏浚。他下令调征河南、淮北诸郡人民百多万人修通济渠,西段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阳渠故道,东段走汴渠故道入淮水。又下命疏浚汉代屯氏河,疏浚春秋吴运河、秦丹徒水道、南朝运河为江南河,后统名为隋朝大运河。

三、文化上大开科举,增设进士科。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真正成型于唐朝。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

606年,隋炀帝杨广增设进士科,优先考虑人品而不是文才,还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

以上几件大事,表面上杨广树立了自己的文治武功。而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陇西贵族的控制。陇西贵族虽然把杨氏送上皇帝宝座,但是到从杨坚到杨广一直活在他们的阴影下。

杨广征讨四方是为了彰显军事才能;修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联系,拉拢南方势力(包括杨广讨的南方人老婆萧皇后)

;扩大科举是为了选拔寒门子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对抗陇西贵族势力。

陇西贵族势力看穿杨广的真实用意,不甘示弱,他们制造舆论,把杨广形容为荒淫无道、穷兵黩武的昏君。利用手中兵权,联合把不听话的杨广拿下,由李氏代替,也就是李渊、李世民父子。也就是说隋灭唐兴表面上看是改朝换代,实际上真正的掌权者并没有变化。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陇西贵族已经经营了上百年,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人才众多,以至于达到了可随意更换皇帝的能力。

所以,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正统,隋炀帝杨广就成了无道昏君。

四、解析陈寅恪对婚姻爱情的观点

引言

陈寅恪(1890年-1969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著作中,他对婚姻爱情的观点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陈寅恪的婚姻爱情观进行解析,探讨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传统的婚姻观

陈寅恪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中国传统婚姻观的核心。他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约定,是为了家族和社会的延续而存在的。在传统观念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人感情问题,更承载着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他强调,婚姻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家族血脉,因此,选择配偶必须考虑到家庭背景、地位和利益等因素。

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陈寅恪在对传统婚姻观的描述中并没有完全否定爱情的重要性。他认为,婚姻和爱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传统的婚姻观强调婚姻的家族和社会功能,但不意味着婚姻就可以忽视个人的情感和爱情。他提倡,在婚姻中要尊重个人的感情和选择,但也要考虑到婚姻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婚姻与社会责任

陈寅恪强调,婚姻是一种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事情。他认为,婚姻应该符合社会的价值观,服务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婚姻关系的维护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他提倡婚姻的稳定和和谐,对婚姻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陈寅恪的婚姻爱情观在当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虽然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婚姻依然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石。婚姻和个人的幸福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尊重个人的感情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家庭和社会的利益。婚姻关系的维护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结语

陈寅恪对婚姻爱情的观点尽管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但他也强调了个人情感和爱情的重要性。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只有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上保持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婚姻和个人幸福的统一。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了解陈寅恪的婚姻爱情观有所帮助。

五、陈寅恪写的王国维的挽联是什么意思?

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挽联作于1927年。

历史背景:

王国维沉湖后,究其死因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社会上即刻有“殉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等多种猜测,陈寅恪先是主张“殉清”说,最后坚持“文化殉节”说,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赏析:

上联以王国维的遗言,结合当时战乱的时局,申述遗书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深意,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

下联以王国维考证甲骨文等学术成就,表达不负遗书中“书籍可托陈(陈寅恪)吴(吴宓)二先生处理”的文化嘱托,倍感责任重大,担心有所辜负。

六、对教师同事的挽联?

第一副:

上联:教书洒汗水,一片赤心献教育

下联:育人写春秋,两袖清风树丰碑

横批:痛心哀悼

第二副

上联:良师去矣不复伴我培育桃李

下联:益友逝哉何可陪余读诗书

横批:深情怀念

以上两副对联感情真挚,语言表达得体,用语庄重严肃典雅,对仗工整,符合人物身份,结构严谨,横批搭配恰当,是悼念教师同行的好对联。

七、孙女对爷爷的挽联?

应当写深切悼念爷爷千古或缅怀爷爷逝世!

孙女某某敬挽,因为爷爷是孙女的长辈至亲,爷爷去世孙女应当送花圈以示悼念,所以孙女对爷爷的挽联应当写深切悼念爷爷千古或缅怀爷爷逝世!

孙女某某敬挽!

如果孙女未结婚,爷爷去世送花圈应当写深切悼念爷爷千古!

孙女某某敬挽!

假如孙女已经结婚,遇爷爷逝世送花圈,挽联应当写孙女,孙女婿某某敬挽

八、挽联对侄子的称呼?

挽联中对侄子侄妇的称呼为:称贤侄儿侄媳。如果平时你称呼他为伯父,那么就可以写上他的名字后面加上称呼,既伯父大人。大人后面可以加千古或者安息。

左侧的署名,可以写上你的名字是侄儿敬挽。

九、儿子对父亲的花圈挽联?

父亲与世长辞。儿子以后常念。沉痛悼念。父亲一去不复返。

天堂里没有病痛。

永失我爱。

父亲一去不回。

我常念父亲恩,父子情深。

十、陈寅恪的故事?

陈寅恪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在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陈寅恪经典名言与轶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