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看到一老人所作挽联:他对国家有功,要照顾
1972年1月21日,74岁的 张伯驹 收到了一份来自于文史研究馆的聘书。这封聘书之所以能够送到张伯驹的手上,还要从陈毅追悼会上的一副挽联说起。
时间退回到11天前,毛主席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偶然间看到了一副挽联,一问才知这挽联就是出自张伯驹之手。因着这幅挽联, 毛主席让周总理给张伯驹安排一份工作 ,于是这才有了文史研究馆的那份聘书。
张伯驹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挽联呢?他为什么会引起毛主席的注意呢?他和陈毅又是如何相识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张伯驹的故事。
张伯驹,字家骐,号丛碧,是近代鼎鼎大名的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
陈毅,字仲弘,是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十大元帅之一。
这两个人一个文,一个武,看起来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人, 却因为一场书画作品展览会而结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要追溯到1957年的那个夏天。
陈毅虽然是一个军功卓著的元帅,但他却不是一个只懂得打仗的武夫,相反,他对诗词和书法还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陈毅时常会自己动手写一些诗词。“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等诗句都是出自陈毅之手。
新中国成立之前陈毅忙着指挥战斗,很少有机会去欣赏名家著作,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 他只要有机会就会去参加各种书画展。
1957年,一场在北海举办的明清书画作品展览会开幕,陈毅得到消息之后便想着要去看一看。
这场展览会上的作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想要集中展览本就不易,再加上整个展览会的安排布置也十分雅致,于是陈毅便对这场展览会的主办人有了一丝想要结识的兴趣。
陈毅向友人打听主办人的消息,从而知道了张伯驹。又从友人口中得知,这次展览会的不少作品其实本是张伯驹的私藏,要不是张伯驹慷慨捐赠,这次展览会怕是也办不起来。
听到友人的介绍,陈毅对这个张伯驹也更多了一分兴趣,于是便给张伯驹送去了一封请帖,邀请他到家里一见。
张伯驹早就知道陈毅的大名,并且在七年前就曾经想要去上海拜访,只是可惜那次陈毅不在家。而之后他又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上海,便再也没机会前去拜访。万万没想到七年之后竟还能收到陈毅送来的请帖,张伯驹自然是激动万分。
张伯驹应邀来到了陈毅的住处,两个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没有丝毫初见面的尴尬。 他们从诗词聊到书法,从书法聊到名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就在他们的畅谈中呼啸而过。
所谓知己,大概从来就不需要时间来培养默契,第一眼见到时就明白,你懂我,而我同样懂你。
聊完了诗词书法,陈毅和张伯驹都还不过瘾,于是陈毅拿出了围棋,两个人一边闲聊一边下棋,时间一晃而逝。
这次见面之后两个人都把对方引为了知己,但是因为工作忙碌和居住地不同的原因,他们大多还是以书信往来为主。
1958年,张伯驹遇到了事业上的难题。他知道如果他写信给陈毅,这个难关是有可能过去的,但是他的自尊和风骨却不允许他因为这些事向陈毅求救。然而知己本就是你不说我也懂的朋友,虽然张伯驹没有开口, 陈毅却主动为他解决了问题。
陈毅私下里找到了自己的好友于毅夫。于毅夫是吉林省的省委书记,陈毅便想着让于毅夫帮张伯驹在吉林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于毅夫 听说过张伯驹的名号,再加上好友所托,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了陈毅的请求。
回到吉林后,于毅夫和吉林省宣传部长宋振庭说起了这件事。听到张伯驹的名字,宋振庭也十分激动:“这可是文化名家,你放心,我一定给他好好安排。”
就这样,在陈毅、于毅夫和 宋振庭 的帮助下,张伯驹来到了吉林省博物馆工作。
张伯驹和陈毅熟识是因为书画作品,那么于毅夫和宋振庭又为什么对张伯驹如此敬重呢?这或许还要从张伯驹前半生的经历说起。
张伯驹出生于1898年,他的亲生父亲本是张锦芳,然而在他六岁那年被过继给了伯父张镇芳。 张镇芳 是清朝最后一任直隶总督,但这个总督却没当多久就下了台。
由于张镇芳和袁世凯有些亲戚关系,所以张振芳在下台之后便投身到了袁世凯门下。
张伯驹9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写出不错的诗句了,因此素有“神童”的美称。但是因为父亲跟着袁世凯,所以张伯驹从小就接受了军事训练,并在1918年的时候成为了一名军人。
虽然参了军,但张伯驹的心思并不在此,他在军中待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大部分职位却都只是一个名誉职。
1927年,张伯驹离开部队到了银行上班。当时的银行还承接了一部分的 文物抵押工作 ,而张伯驹也就这样接触到了文物行业。
张伯驹自幼就对文化十分感兴趣,虽然中途参军,但对于传统文化及文物的兴趣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在银行见到了太多蒙尘的佳作,张伯驹心有不忍,便萌生了由自己来收藏文物的心思。
想要收藏文物就得先有鉴赏文物的眼力,而锻炼眼力的一个好去处就是古董店,于是张伯驹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古董店。
偶然一次机会,张伯驹在一家古董店看到了康熙真迹 “丛碧书房” 。他花了1000大洋把这幅真迹带回了家,这也成为了他收藏的第一幅名品,而他“丛碧”之号也是因此而来。
有了第一幅藏品之后,张伯驹就开始了自己收藏的半生。《平复帖》、《上阳台帖》、《蔡襄自书诗》、《游春图》等等各种名家真作都被张伯驹收入了囊中。
张伯驹收藏这些作品并不只是出于欣赏的目的,更多的反而是 为了保护中国文物不落到外国人手中。
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之中,不少外国人便趁机盯上了中国文物。身为一名中国人,张伯驹不愿文物漂流海外,于是只能自己花大价钱买回家。
为了买这些名贵的文物,张伯驹花光了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连房子以及妻子的首饰都变卖了不少。有一些黑心的商人知道了张伯驹的义举,还会在张伯驹购买文物时特意提价,只求自己能大赚一笔,而这也就导致了张伯驹的困境。
张伯驹也清楚有人故意提价,但他却没办法阻拦,人家一句“你不愿意买我就卖给别人”就让张伯驹哑口无言了。他不知道如果自己不买,这些文物会不会就要背井离乡,一生漂流海外了,他不能忍受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只能一次次掏空自己的家底购买高价的文物。
张伯驹收藏的都是名家作品,又在诗词、书画等领域小有成就,因此在文化界十分有名气。而除了涉足文物等领域之外,张伯驹还结识了梅兰芳等人,一起组建了“国剧学会”,并在1937年演了一出《失空斩》,名震京城。
张伯驹确实有着丰厚的家底,他手中的藏品随便拿出一件都价值千金, 但他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肯变卖一件文物。
1937年之后,战争愈演愈烈,张伯驹为了躲避战乱只能背井离乡。为了保护他收藏的那些文物,张伯驹一路吃了不少苦头,但他的藏品却每一件都完好无损。
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能看出一个人的风骨,同样身处战争年代,同样面对生活的诘难,有的人选择背弃国家出卖良心,有的人选择哄抬物价以换来大富大贵,但也永远有人选择披挂上阵保家卫国,永远有人选择以一己之力为国家留下一点文化的根。 张伯驹能够得到于毅夫等人的尊重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后两种人。
张伯驹为保护文物而做出的贡献足以值得所有人的尊敬,但说起他的传奇经历却还不止这些。
1941年,张伯驹被人绑架,历时近八个月才得以获救。
这件事说起来不过是一句话,但在被人绑架的那八个月里,没有人知道张伯驹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绑匪留信给张伯驹的妻子潘素 :“二百两黄金或《平复帖》,换张伯驹一命。”
《平复帖》是晋代书法大家陆机创作的一副草隶书法作品,因其年代久远,艺术价值极高,称它为镇国之宝都一点不为过。
作为张伯驹的妻子,潘素深知丈夫不会同意用《平复帖》换自己一命,因此只能努力筹钱。但是张伯驹的钱都用来买收藏品了,根本就凑不出来二百两黄金。潘素无奈之下只能向张伯驹的朋友求助。
虽然有朋友的帮忙,但二百两黄金毕竟不是小数目,他们还是凑了好几个月才勉强凑齐。赎金凑齐了,张伯驹也终于被绑匪放了出来。
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绑匪的第一目标并不是黄金,而是《平复帖》以及张伯驹手中的其他文物 。张伯驹本人也明白,只要把文物交出去,他就能平安度日,但他的良心却无论如何也不肯让他这么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及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天好过一天,张伯驹也终于看到了他手中那些文物的最终归属地。
1956年,张伯驹无偿把自己手中珍藏的八件国宝级文物交给了国家,其中就包括了 《平复帖》 以及展子虔的《游春图》,而他最后只拿走了一张薄薄的奖状。
1957年,张伯驹结识了陈毅。1961年,张伯驹到了吉林省博物馆工作。
从1962年到1972年,张伯驹渡过了人生中较为艰难的十年。陈毅有心再出手帮张伯驹一把,但当时他自己尚且自顾不暇,再加上病痛缠身,他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1971年1月,陈毅被诊断出了肠癌。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逝世。
在陈毅离世之后,陈毅的妻子张茜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张伯驹。已经74岁的老人在得到消息后失声痛哭。
十年的苦难生活没有让他流过一点眼泪,但知己的离世却让他嚎啕痛哭。
怀着满腔的悲痛,张伯驹为陈毅写下了一副挽联:
张伯驹虽然1957年才认识了陈毅,但他对陈毅的了解却不比陈毅的那些战友们差。一副挽联,道尽了陈毅一生的波澜壮阔,说完了陈毅一生的铁骨柔情。
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一字一字读完了张伯驹的这副挽联,心中感慨颇多,曾经和陈毅并肩作战的日子在眼前一一划过。
毛主席想要见一见张伯驹,但此时的张伯驹在北京穷困潦倒, 没有工作、没有户口,最难的时候只能变卖家产勉强度日 。这样的张伯驹自然是没办法参加陈毅的追悼会的。
张茜听到毛主席问起了张伯驹,便在一旁开口说起了张伯驹的故事和他的现状。张茜没有开口请毛主席帮忙,但毛主席懂她没说出口的求情。
毛主席转头告诉周总理 :“他对国家有功,晚年也该得到照顾,你看看帮他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吧。” 周总理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陈毅生前一直挂念的就是张伯驹的晚年生活,如今毛主席开口,周总理也点头答应了,张伯驹颠沛流离的生活也终于能结束了。如果陈毅知道了这件事,想必也能离开得更从容一些吧。
1972年1月21日,张伯驹接到了 中央文史研究馆 的聘书。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体面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张伯驹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文人的风骨,他把中国文人在国难面前的骨气和坚毅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或许也就是这份骨气和坚毅才让他和陈毅这个从炮火中走出来的元帅成为了知己。
毛主席是战士,也是文人,因此他能懂张伯驹的风骨。他在陈毅的追悼会上嘱咐周总理给张伯驹找一份工作,这是对张伯驹的敬重,也是对中国文人风骨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