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对屈原的评价?
一、贾谊对屈原的评价?
要了解屈原和贾谊这两个人的生平事迹,就必须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巧合的是,司马迁也将这两个人并列起来,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这说明,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也许,正是这些相似之处,令贾谊对屈原产生了惺惺相惜,甚至有点崇拜的感情,因而才有了《吊屈原赋》。
创作背景
《吊屈原赋》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个问题,贾谊在序言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因被楚王流放,感到报国无门,人生无望,于是投汨罗江而死。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贾谊的时代,只比屈原晚了一百多年,他自然对屈原更加了解,也更能对屈原的遭遇感同身受。
那么,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史记》的记载,贾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十八岁便名闻天下,二十岁出头就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和重用。他不但长于文章辞令,更是一位有见识的政治家。
然而,在汉初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下,贾谊种种富有远见的建议,大多不被采纳;而他本人也因为锋芒过盛,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嫉恨和诽谤。久而久之,汉文帝便逐渐疏远了贾谊。到后来,甚至将他贬到了偏远的长沙国。
正是在去往长沙国的路上,贾谊创作了《吊屈原赋》。
屈原与贾谊的相似之处
司马迁将这两人并列合传,是有他的道理的。屈原和贾谊,在才华上、性格上以及人生际遇上,充满了相似点,说他们是隔代的知音,一点也不过分。
才华
仅仅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们两个人,略显单薄。事实上,屈原和贾谊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可以说是全能的天才。
《史记》对屈原的评价是: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总的来说,屈原是能说会写记性好、有见识且气场强大,绝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文人。也许在他本人的心中,更愿意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而非诗人。
贾谊同样如此。他在少年时代,以“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通晓诸子百家,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可以说,在知识量和记忆力方面,贾谊并不输给屈原。
至于政治才能,贾谊甚至要超过屈原。毕竟,屈原并没有给后世留下太多政治上的“干货”,但贾谊却有大名鼎鼎的《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政论文章。
这些文章里的观点,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实用性,可惜并未被汉文帝重视。后来汉武帝采取的政策,如:推恩令、重农抑商,重视礼法等,基本上都能从贾谊的文章里找到源头。
性格
同样是年少成名,同样是鹤立鸡群,屈原和贾谊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清高和孤傲。用屈原的话说,叫“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像他们这样的天才,大多难以与众人打成一片,功利点说,他们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一不会察言观色,讨好领导;二不会左右逢源,讨好同事。因此,屈原和贾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嫌弃和诽谤。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屈原和贾谊都是大公无私之人。他们不在乎个人荣辱,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建议,便直言不讳,哪怕这些建议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他们也都是理想主义者,无法理解世俗的规则。有了某种想法,便义无反顾地去推行,很少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也不愿意去妥协。因此,往往很难把事情做成。
人生际遇
屈原和贾谊的人生轨迹,几乎是一样的。经历过多次起起伏伏,最终都走向了不幸。
首先,他们的起点都很高。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凭借着自身才华做到了“左徒”一职,这个职位能够参与国事讨论,并负责外交,地位十分重要;而贾谊同样成名很早,在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不出一年,就升到了“太中大夫”。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议论。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官,更何况贾谊此时才二十多岁。
后来,他们都因为年轻气盛,遭遇了人生第一次低谷。原因也一样:遭人嫉恨。
嫉恨屈原的人叫上官大夫,他向楚王进谗言:污蔑屈原独揽大权、居功自傲;巧合的是,嫉恨贾谊的,包括周勃、灌婴等开国功臣,也用了同一套说辞,来诽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此后,屈原和贾谊都曾短暂地被征用过,但基本上不受信任,也没有什么作为。汉文帝召见贾谊,甚至留下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典故,可以说非常讽刺,也十分心酸。
最终,屈原心灰意冷投水自尽,而贾谊在三十三岁时就英年早逝。留给后人的,只有叹息与遗憾。
结语:《吊屈原赋》中的复杂情感
结合《吊屈原赋》全文和《史记》中的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贾谊在文章中蕴含的几种情感:
第一,追怀古人,同情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
——《吊屈原赋序》
屈原自尽前感叹,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贾谊。他希望自己能成为理解屈原的那个人。可惜斯人已逝,无法得见。贾谊同情屈原的遭遇,并为他伤心落泪。
第二,为自己的遭遇而哀伤;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并不像屈原那样激进,即使遭遇了人生低谷,他也没有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只是感到怀才不遇,同时对长沙湿热的气候感到担忧,觉得自己大概命不久矣。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对前途的迷茫和惶恐。
第三,从屈原的遭遇中寻求力量和慰藉。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
贾谊在序言中说得很明白,追怀屈原,是为了“自喻”。也就是把自己比作屈原,“吊屈原”实际上就是“吊自己”。
在文章末尾,贾谊赞扬屈原的高洁品格,并安慰他,小小的污水沟不能容纳大鱼,即使是海洋里的巨鲸,最终也要受制于蝼蚁。既然如此,那就隐去吧,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一番话,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呢?
贾谊写《吊屈原赋》,一方面是表达对屈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知音。既然当世无人理解,那么便从一百多年前的屈原身上,获得力量和慰藉。
二、王安石对贾谊被贬的看法?
因变法受阻、被迫辞去丞相之职的王安石,他写的七言《贾生》是这样的,“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王安石认为,贾谊的谋略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被皇帝采纳施行了的,怎么能说君王薄待他了呢?比起历史上许多身居高位而言论尽废的人来说,贾谊不至公卿也无妨。
王安石持有这样的观点,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他主持的变法虽然遭到群臣反对,但宋神宗力排众议地支持他,很多政令还是被推行了下去。王安石借贾谊的经历,就是想表达一种看开了的态度——既然政策得以落地,政治家个人官职的高低就没那么重要了。
三、对教师同事的挽联?
第一副:
上联:教书洒汗水,一片赤心献教育
下联:育人写春秋,两袖清风树丰碑
横批:痛心哀悼
第二副
上联:良师去矣不复伴我培育桃李
下联:益友逝哉何可陪余读诗书
横批:深情怀念
以上两副对联感情真挚,语言表达得体,用语庄重严肃典雅,对仗工整,符合人物身份,结构严谨,横批搭配恰当,是悼念教师同行的好对联。
四、孙女对爷爷的挽联?
应当写深切悼念爷爷千古或缅怀爷爷逝世!
孙女某某敬挽,因为爷爷是孙女的长辈至亲,爷爷去世孙女应当送花圈以示悼念,所以孙女对爷爷的挽联应当写深切悼念爷爷千古或缅怀爷爷逝世!
孙女某某敬挽!
如果孙女未结婚,爷爷去世送花圈应当写深切悼念爷爷千古!
孙女某某敬挽!
假如孙女已经结婚,遇爷爷逝世送花圈,挽联应当写孙女,孙女婿某某敬挽
五、挽联对侄子的称呼?
挽联中对侄子侄妇的称呼为:称贤侄儿侄媳。如果平时你称呼他为伯父,那么就可以写上他的名字后面加上称呼,既伯父大人。大人后面可以加千古或者安息。
左侧的署名,可以写上你的名字是侄儿敬挽。
六、司马迁对贾谊对屈原的评价?
贾谊是一个天才,却因时代与个人的问题成了政治牺牲品。惜哉,贾生。
治国思想上贾谊儒法结合,既批判秦朝太重刑法,亦不囿于儒术,而是根据时势确定符合实际的策略。时而以儒,时而以法。正如他在治安策中说「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他将仁义比于小刀,法制比于大斧,对待诸侯王这样的「硬骨头」小刀无用,必以大斧。对待大臣他又有儒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思想,周勃是导致他被贬的人,可文帝将周勃下狱,查明无罪又释放后,贾谊却以此讥之,在他来看大臣是不能受这种侮辱的。汉朝中期即是儒法结合即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思路,这一点上,贾谊可说是较为领先于时代的。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三个段落对屈原进行了评价: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写屈原的才能之高。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对屈原的人格及其《离骚》等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3、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表现了作者对屈原作品的理解及最后悲剧结局的愤慨。
七、儿子对父亲的花圈挽联?
父亲与世长辞。儿子以后常念。沉痛悼念。父亲一去不复返。
天堂里没有病痛。
永失我爱。
父亲一去不回。
我常念父亲恩,父子情深。
八、挽联对逝者称呼大全?
1、对祖父母的称呼:先祖父、先大父、先祖考、令先祖父、令先大父、令先祖考;先祖母、先大母、先祖妣。
2、对父母亲的称呼:先父、先严、先考,先母、先慈、先妣 。
3、逝者的家属对已逝长辈冠以“先”字,表示先亡故,避讳讲“死”,且对逝者表示尊敬:对平辈可冠以“亡”字,也可冠以“先”字,如“亡兄”。
对别人死亡家属,不分辈分,均冠以“令先”二字,表示尊敬。
九、贾谊的情史?
一代名臣贾谊,生活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68年间,之所以能够列入“世界情爱地图”,是因为他与汉文帝的同性情缘。
汉文帝刘恒登基那年,河南洛阳的小伙贾谊21岁。因为才华出众,受到文帝的赏识与重用,贾谊也写出了《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名赋。
至于两人间存在亲密关系的传说,在汉代似乎是件平常事。整个汉代,尤其是西汉,帝王将相的同性亲密屡见不鲜。从《史记》、《汉书》等史籍中可以看出,西汉皇帝几乎人人都有同性恋人。汉哀帝刘欣与其男宠董贤还留下了“断袖之交”的佳话。可见当时的社会对这种非旦没有歧视,甚至是有美谈的。
十、贾谊的过秦论对今天有何意义?
《过秦论》在今天可以作为历史参照,从中吸取教训,避免过失的发生。
《过秦论》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该篇之所以气盛而传诵不朽,之所以使人觉得有说服力,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议论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
用叙事来议论,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