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如何评价张氏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
一、应当如何评价张氏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
最后的大家闺秀。有空来写长文一一一一一一拖到现在简直不好意思更。。四姐妹的书和文章太多了,我就只写自己记得的了(๑> <๑)首先说一下四姐妹吧大姐张元和,丈夫是昆曲名伶顾传玠,居台湾二姐张允和,丈夫是语言学家周有光,大陆三姐张兆和,丈夫是作家沈从文,大陆小妹张充和,丈夫是著名汉学家美国籍德国人傅汉思,居美国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写合肥张家一般都要从祖爷爷辈张树声写起,是配合李鸿章围攻太平军发家的,担任过按察使,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是封疆大吏】
爷爷辈张华奎,光绪年间进士。
此处插入两个地名。
龙门巷【位于合肥】
九如巷【位于苏州】
四姐妹都出生于合肥龙门巷张公馆,父亲张冀片牖与母亲陆英在此处结婚,据说嫁妆队伍排了十条街。
这里说明张家是书香世家。【注释1】
辛亥革命爆发,不久张家搬去上海【此时张家已经有了三个女儿】
个人很佩服张充和【有种洒脱的公子风范】
张充和出生是个悲情的故事,因为张家已有三个女儿了,所以她的出生可能家人并没有那么惊喜,张家搬去上海,而张充和留在了合肥。养在她叔祖母的张公馆【这位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李识修,张充和也在这里度过了她的少年时期】。
张充和后来的成就跟这段经历是紧密相连,她的叔祖母以重金聘请吴昌硕的高徒朱谟钦为师,还有其他各种名师……有钱任性唉
张家1918年又搬到了苏州。
1921年,父亲张冀牖创办乐益女中【她们的父亲与蔡元培等名流都是有交往的哦~~】
遗址在苏州“皇废基”,挨着锦帆路,旁有章太炎,叶楚怆等人的故居,九如巷典故来自《诗经》,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山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张家四姐妹的中学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与昆曲结缘也一样是在这里。
张爸喜欢昆曲。
这个我觉得还要简单说一下民国的文化,那个时候不想现在有电视电脑,那时候有钱人的文化消费很多是昆曲,评弹,因为没钱的玩不起。很多国民党大员也喜欢这个。
张家就是有钱人中一员。
先说比较热门的张兆和和张充和吧。
张兆和与沈从文的故事很多人应该都听过,不重复。但所谓的幸福只是表面。张与沈订婚不久,沈就又遇到了一个对生命很重要的女人,高青子(原名高韵秀),有人说这是翠翠的原型。
毕竟翠就是青嘛~~
沈从文说原型是一个马姓女子。
还有人说沈从文喜欢丁玲,当然,沈和丁是大半辈子的好朋友【此处忽略文革闹掰了那事】
张昭和在家排三,沈从文为了讨好她也写了不少以她为原型的故事,人名叫三三之类的,沈从文出版的《月下小集》每篇都写“给张家的小五”……
沈比张大八岁,张对文学也没什么感情。
沈的婚外情固然是让人不齿,但是联系民国【茅盾周杨鲁迅郁达夫黄侃陈独秀郭沫若萧军】……从一而终还是极少数。。。。
张不理解他也是一部分原因,49年前后,郭沫若写过xx反动文艺,矛头直指沈从文,说他是桃色作家
妻子张则是以为沈的思想不接地气,还是落后的种种,沈从文极度苦闷下抹脖子自杀,后来被救了。
从此离开文坛。
当然,郭沫若嘛……“识时务者,俊杰也”
有故事的人
张对沈的生活也有很多不满意,【沈从文有家书出版】,说沈不讲卫生,不节俭,沈怀疑张不爱她,张对他出轨的事一直……到晚年也是。
当年的才子佳人。
唏嘘。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张充和,最有故事的一个
张充和以数学零分的成绩进了北大。
她考试以张璇为名,中学文凭是弟弟委托人伪造的,因为当时三姐已经嫁给了沈从文,沈从文也已经成名,用假名字是为了避讳,但也可能有怕考的不足够好给合肥张家丢人吧。
最后她的国文成绩是第一名,此时胡适还不知道她是张充和。
后来因为她的病休学了,没有继续上下去。
故事到这里,男二号卞之琳出现了。
就算不知道卞之琳,也一定知道那首《断章》,你现在桥上看风景……你装点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40多岁才结婚,据说前后追求有十年,后来80年代开放后去到美国又专门拜访了张充和,还写了文章纪念。
沈从文为张充和介绍了工作,张充和去了重庆,一次昆曲表演,认识了书法家沈伊默,两人投缘吧,张成了他的学生。
张充和演《游园惊梦》,章士钊写她“文姬流落于谁事,十八胡笳只自怜。”将她比喻为蔡文姬,后来还有唱和……
闻一多刻章“张充和”
张大千看完她的表演当即作画。。。
后来战争结束她还是居住在沈从文家,在这里认识了男一号傅汉思,这时候她已经35岁了。。。。。。。。【她的叔祖母在合肥有给她留家产,有地,可以收租】这是48年的事,后来不久,两个人都去了美国。定居了。
后来沈从文故,张充和所写挽联给我印象很深刻“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才情可见一斑
民国,,魂牵梦萦,其他如卢隐白薇萧红凌叔华丁玲个个都有故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张元和其他的改天更
安利本书,《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图文都很详细~
二、张伯驹挽联典故?
以下是我的回答,张伯驹挽联典故,是关于张伯驹的一副挽联的故事。张伯驹(1898年3月14日—1982年1月29日),河南项城人,字丛碧,别号好好先生、朗云老人等,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诗词家、收藏鉴赏家和戏曲研究家。据说,张伯驹曾作一副挽联,上联是“一曲虞兮天下泪”,下联是“万人不死社稷忧”。这副挽联典故出自张伯驹对京剧的痴迷和对于社稷的忧虑。他将自己比作“一曲虞兮”,表达了他对于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社稷的深深忧虑,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平安宁的时光。这副挽联典故不仅表达了张伯驹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于国家的忧虑,也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底蕴。他的挽联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令人感叹不已。
三、挽联20张对联怎么写?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芝传嘉风。挽联
勤俭度日遵遗训;努力工作报余恩。挽联
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看。挽联
完来大璞眼天地;留得和风惠子孙。挽联
著作等身身不老;子孙维业业长存。挽联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再晤言。挽联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春风何处游。挽联
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挽联
三径寒松含露泣;半窗残竹带风号。
四、张充和的弟子?
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白谦慎,是“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书法大师张充和的亲传弟子。
五、张伯驹写的挽联书法?
张伯驹给陈毅将军等人写过挽联,其自创的“鸟羽体”书法也被时人口口相传。
近代的张伯驹先生可谓是书法创新的一个代表,他除了因“捐出半个故宫”的无私情怀而广为人知外,其自创的“鸟羽体”书法也被时人口口相传。其书法如羽飞燕舞,清妍秀美,运笔如春蚕吐丝,笔笔中锋、夺人视线,温婉持重、飘逸酣畅兼而有之。
六、卞之琳写给张充和的诗?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七、张充和桃花鱼赏析?
《桃花鱼》从孕育,构思,誊抄,翻译,选材,刊印,整个过程是一部自然主义的行为艺术实践。
摩挲《桃花鱼》闻着百年阿拉斯加雪杉的清香,先生诗词的月白风清,皆从天地,自然,泥土,草木汲取养分,天高云淡。“桃花鱼”为《临江仙》所咏之物,本身为彩色水母,春日桃花飘零水面之时,鱼随花而现,又随水而逝,惊心动魄的浪漫短暂,遂被喻为爱情,亦可视作张傅佳偶天缘的表征。
八、女性挽联和男性挽联纸尖有什么不同?
一般没有区别,少数讲究的会有,男性纸尖为v形,女性纸尖为w形。
九、鞔联和挽联区别?
鞔,音 mán ,把布蒙在鞋帮上或以皮革补鞋头:鞔鞋。 把皮革蒙在鼓框上,钉成鼓面:鞔鼓。
鞔联,同挽联,悼念死者的对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挽联要有真实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挽联即是办理丧事或祭祀先人时所要用到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的作用是哀悼逝去之人,表达对逝去之人的一种敬意与怀念等。
十、张充和有什么传奇故事吗?今天很多人怀念缅怀她
从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诗说起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番旖旎情事的男主角就是作者卞之琳,女主角就是张充和。
卞之琳与张充和是在张的姐夫沈从文家相识的,从那天起,就开始了卞之琳长达半生苦恋。他一封一封的信写给张充和,四处收集的她的文字,将之视如珍宝。这份炽热痴迷的倾慕长达十余年,直到四十五岁卞之琳才黯然结婚。
张充和是不喜欢卞之琳的,当别人问及她与卞之琳的苦恋的时候,她回应,“这完全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我都没有和他恋过,谈不上苦与不苦。”
卞之琳给她写的一封封的信,她看了就扔,从未回过。她认为这样态度就已经非常明确了,但卞之琳就是这么执着。
苏炜问张充和,你为什么不和卞之琳说清楚呢。
张充和说,“他从未说请客,我怎么能说不来。”
我很喜欢张充和身上的那种“旧派”的学识与气度,这也是她欣赏不了卞之琳的原因。
这种“旧派”来自她的家庭。曾祖父张树声曾任两广、直隶总督;父亲张武龄颇有才干,母亲也出自陆氏名门。
张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个个美丽聪慧,叶圣陶就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就连汪曾祺都忍不住夸她们“凑成一套四扇屏儿。”
大姐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
二姐张允和,擅长昆曲、诗词,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
三姐张兆和,嫁给了沈从文。那段广为流传的“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就是为她而写。
年纪最小的张充和应是四姐妹里最有才华的,当年以国文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
她国画、诗词、书法、昆曲造诣都很高,书法师从名家沈尹默先生。我记得顾随先生好像也有在沈先生门下学过。
她最后嫁给了汉学家傅汉思,后来在耶鲁教昆曲和书法。我一位长辈见过她,说她家里还陈着她结婚时前辈所赠的的名琴“霜钟”。
所以,这样心性教养的女子,是看不上卞之琳的。她认为卞之琳的诗“缺乏深度”,而人又“太爱卖弄”。
我不是在讲卞之琳坏话,只是两人价值观确实各不相同。
张充和先生七十岁的时候写过一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于她一生,倒是贴切。
我猜随着她去世,这一联应该能随处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