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典故
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成――
郭翠潇:请问贺老师,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的四大传说之一,为人们熟知。现在流行在民众口头上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最初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吧?您能介绍一下这一传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嘛?
贺学君:好的,那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具体地探讨一下《牛郎织女》的生成过程吧。
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岐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彼牵牛,不以报箱。
《大东》篇原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刺周王室的诗。这一节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当今的统治者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无恤民之行,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这时人们对二星的认识,虽然很可能与当时农耕信仰中的谷物神(牵牛)和帝女之桑女神(织女)有关,但还仅只是有关日月星辰简单的神话形象;同对爱情的认识和想象尚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之中,自然它还不能成为传说的前身或胚胎。然而它又不是同传说绝无关系。因为无论如何,此时的牵牛、织女,已不再是纯粹自然现象的星座而并无其他涵义的称谓。此时,它们已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到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塑像,面面相对。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都明确指出在昆明湖畔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已从天上来到人间被远远地隔离在湖的两边。台湾学者王孝廉也认为,《西都赋》中牵牛已有人格化的迹象(他认为牵牛的人格化是这个传说形成的“重要关键”,也是在中国传统思想追求“合理化”情形下的“必然要求”)并据此推断其形成当在西汉武帝至东汉明帝之间。这一观点正与笔者所见略同。当然。此时牵牛织女他们之间是不是恩爱夫妻,或是眷恋的情人,因无充分的材料,尚不好说。但如果认为,在表现二人的关系上,比《大东》篇中又进了一步,并且已经打开了人们把他们想象为夫妻、恋人的大门,可能是并不大谬的。这时,如果爱情的灵感有缘踏入这座“大门”,那么一定可以孕育幻化出优美的诗篇、动人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见明显。《古诗十九首》首先透露了这一信息。其中的《迢迢牵牛星》吟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灌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
这里的牵牛、织女二星已具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受着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而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
进一步说明问题的,是东汉人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其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见《岁华纪丽》)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风俗之中了。发展到这一步显然是要经过相当长期并且是十分积极活跃的演进过程的。
这一点,还可以从汉代的一些画像中见出。据吴曾德著《汉代画像石》一书载:山东省历城县孝里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有一幅石刻天象图。图中有牵牛星、织女星遥遥相对,在织女星下有一女子正坐在织机上操作,旁边还有一只飞鸟,很可能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以鹊为桥,七夕相会的反映。此外,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一幅表现牛郎织女的画像。这幅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这显然也是对牛郎织女传说的一种艺术反映。
稍后的三国时期,更有不少诗文反映了这一内容。如唐代李善为《文选》魏文帝《燕歌行》作注时引了曹植《九咏注》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们表现爱恋和思念之苦的一种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到这里,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决定《牛郎织女》传说生命特质的基本情节或者说传说的原型已经形成。这就是:①牛郎、织女爱情关系的确定;②天河相隔;③七夕相会。三者之中,①是关键,而促成这一关键情节产生的,是爱情主题(即群体主体的一种感情积蓄)的注入。有了爱情的注入,本来不相干的两颗星座,两位传说中的神,具有了人性,成为体现人间感情的夫妻,并由此生成一个独立的艺术生命系统。这个生命一经生成,便以其自身潜在的结构功能,规定和影响着未来的发展。受其制约,原来作为天体中一种自然现象的银河,一进入这一系统,便蜕去原质,形成新质,成为阻碍牵牛、织女团圆幸福的象征物。由爱情受阻,进而出现七夕相会,也便是自然合理的了。从《牛郎织女》传说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前述三个基本情节,构成了它的生命系统的核心要素。如果把后来充分发展了的《牛郎织女》传说比做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的话,那么这三个情节就是它的树身和主要文干。以后的发展,比如它同“两兄弟型”故事,同“毛衣女型”故事,以及同“难婿型”故事相结合,进而增生出许多丰富多姿的情节网络,就都是由此而生发开去的。
第二,《牛郎织女》作为传说生成的大体时间,当在东汉之初,也可能在西汉时期。因为,上述可资引证的资料,尽管出在东汉,甚至稍后的三国时期,但它们都是经过文人加工、改造过的一种书面记载,而这样的记载,必须以传说在民间比较广泛的流传为前提。我们知道,一种传说要达到比较广泛的流传,即使在信息传媒发达的今天,也非易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就更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它的实际形成要比记载的时期更早一些。
传说背后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民俗观念
郭翠潇:从牛郎织女传说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传说的完形过程中有许多新的要素被加了进来,如老牛、一双儿女、织女下凡洗澡、王母娘娘设障碍、鹊桥相会等等,请问这些要素的增加有什么社会的、时代的背景吗?它们都反映了哪些民俗观念?
贺学君:正像前面已经谈到,牛郎织女传说发展有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开始是两颗星辰间的故事,到老牛、儿女情节的出现显然是相对较后的事,在以后的传说中这条通人性、懂人语老牛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平时是牛郎的好伙伴,关键时刻是他的有力助手,如嫂嫂要毒害牛郎,是老牛让他不要吃嫂嫂做的馅饼;当织女下湖洗澡时,是老牛指点他偷得衣衫,从而得到美丽的妻子;当织女被抓回天宫时,又是老牛献身,让牛郎杀了自己,披着它的牛皮飞上天去追赶。有的传说对老牛的作用,更是强调尤加,比如说牛郎的哥嫂常背着牛郎自己做扁食、蒸包子、炸油糕等好吃的食物,由于老牛的帮助,每次都能让牛郎回家赶上;老牛设计让牛郎与哥嫂分家,分家后牛郎在集市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费用都记在它的账上;老牛还告诉牛郎在还织女衣服时要先吼三声“老牛”,由于牛郎忘了此事,织女得到衣服就飞回了天宫;但是后来牛郎还是乘牛皮追至天宫,并按老牛的教导,顺利闯过金狮、银狮和鬼把持的“三门关”,最后按照老牛所示的方法,找到了妻子。在传说中老牛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普通的牛),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普通的人),它兼有牛性、人性和神性的特殊形象。故事中人和牛的亲密关系,既传递出人类早期与动物间的关系,也明显地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形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与土地有关的各种牲畜,它们中有的甚至是某社会集团或族群的图腾,被赋予神性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卡塔・于育克(Catal Huyuk)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岩画中硕大的公牛形象,暗示出牛不仅是人们狩猎的对象,也是一种圣物。牛郎织女传说中老牛被赋予超现实的本领和品格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我国劳动人民对牛的崇拜,一方面来自现实生活,农业经济社会里,牛是人的忠实帮手,同人的命运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也可能与佛教的影响有关。在南亚信佛的国家,牛被视为圣洁的动物。印度、尼泊尔等国家都有崇牛风俗,牛被称为神牛,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保护,有禁止屠牛的教规。据佛教的记载,牛的脸、颈、背分别住着湿婆、比湿奴和大梵天,牛屎是圣河,牛奶是圣海,牛眼是日月神,牛尾是蛇王神。牛的全身都是圣物圣地。在我国的甘肃天水东南90华里的麦积山石窟中就有专门祭牛的“牛儿堂”,塑有牛的塑像,当地农民称它为“金蹄银角牛娃”祈求丰收时就来礼拜抚摩“神牛”。此外,我认为,老牛身上的人性,如忠诚、正直的品质是同牛郎的品质融为一体的,可以说是牛郎品质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它生动地体现着世代劳动人民对牛郎这类勤劳善良而又受欺侮者的深深的同情和真诚的援助,是正义美好力量的化身。至于“一双儿女”,是农业社会中普通百姓理想家庭的模式。是中国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道德伦理的典型反映,至今还有“一儿一女一枝花”,“有儿有女老不怕 ”的谚语在民间流传。
“仙女下凡洗澡”情节至少传递出两个文化信息,1,人神共界2,湖即“水”在习俗中的重要作用。仙女因脱了衣服或羽毛下湖洗澡,成为人间的人;因为没有了衣服和羽毛不能在回到天上,表层上看衣服和羽毛是她们转化的重要媒介,但是深层隐含作用的却应该是“水”。 “水”是人转化为神或神变为人,甚至人变鬼的重要媒介。这从许多民族的习俗和仪式中可以发现。举一个小例,但可以说是十分典型的。在我国南方,以前小孩受了惊吓,有叫魂仪式,一只盛些清水的碗上蒙一层薄纸,大人一边喊着孩子的名字,一边用手指蘸着大盆里的清水,往薄纸上甩,当薄纸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圈时,被认为孩子的魂已经回来了,这碗带有“魂“的水让孩子喝下,孩子的惊吓病就好了。这里的大盆、小碗里的水以及纸上的小水圈都被认为是魂可寄住之处。此外,沐浴使人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如赞比亚女孩的成年礼有一项仪式就是“沐浴”,通过“净化仪式”她才转化为可以谈情说爱的“大人”了。
王母娘娘设障碍表层上是封建社会反对男女自由恋爱的反映,而深层次上则是成丁礼和服务婚的曲折反映。《牛郎织女》传说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异文中,有不少作品具有这样的情节:牛郎追赶织女到达天宫以后,织女的父母(天公、天母)不予接纳和承认,他们出了许多难题来刁难牛郎,企图以此破坏他同织女的婚姻。例如苗族《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牛郎上天后,天公大为不满,屡出难题,欲加害于他。先是带他去赶场,趁他不注意,自己悄悄溜回,想让他迷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回不了家;接着让他爬到树上去剥杉树皮,又乘机抽掉梯子,想把他摔死或饿死在树上;接着又让他去烧山栏,当他走到半坡,就从下面放起大火,想把他烧死;当牛郎在妻子帮助下一一战胜了上述困难和风险,最后天公便亲自用毒酒把他毒死。善良智慧的织女又请来动物,救活了丈夫。这时,天公只好同意他们结合。他们带着孩子重新回到了人间。上述“难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完成生产劳动任务;二是经受生死磨难的考验。这些内容,从表层看来,是岳父母对女婿(牛郎)生产技能、智慧才干以及勇敢、意志的检验;但是再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到人类早期“服务婚”和“成丁礼”的遗风。
郭翠潇: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服务婚”,什么又是“成丁礼”吗?
贺学君:服务婚在人类婚姻史上曾经是一种普遍盛行的婚俗,它是以男子赴女方家无偿劳役为条件的一种婚姻形式。其具体表现是:男子到女家,和女家一起生活,无偿地从事女家的一切生产劳动,待到一定年限(劳动所得相当于妻子的身价)后方可将妻子(子女)接回父亲家或自己另立门户。男方必须到女方“服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以劳动抵偿妻子的身价;一是接受女家父母对自己是否有主持门户、养活妻儿的能力的考验。这种婚俗,是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婚过渡时期的产物,它同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相适应。在对偶婚时期,由男子嫁到女家,参加女家的劳动,所生的子女属于女方。到了一夫一妻制时期,女子嫁到男家,并在男家劳动,所生子女属于男方。这样女方便由原来多一个劳动力变为少了一个劳动力,经济上受到双重的损失。为了弥补这个损失,有钱的人家就用财礼作为对女家的赎金;“家贫无有聘财”者,便只好“以身为质”,用辛勤的劳动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并作为对女家的经济补偿,不然就得不到妻子。于是服务婚就出现了。
成丁礼,是未开化部落通过一系列艰难严酷的考验,接纳一个适龄青年男子入社,所举行的仪式。经历过这一仪式的青年男子,表示他已由“童子”进入了“成年”,从此他对社会(部落)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权利,包括结婚成家的权利(有的部落对女孩也举行这项仪式)。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世界各民族中都曾普遍存在,并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仪式”的举行十分神秘,妇女和部落外的人严禁涉问。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知识教育,一是肉体精神的磨难。据民族学者调查发现,成丁礼仪式中所进行的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比如要掌握部落所信奉的诸神的名字,熟谙有关的神话以及祭祀的方法,熟悉本部落的各种禁忌、秘密,还要掌握农耕、狩猎、渔业等生产技术,包容了一个成年男子必须具备的一切社会生活知识。关于肉体、精神上的磨难更是千奇百怪,严酷残忍,有的孩子竟在这种仪式中丧生。具体做法,有的是让少男们脱离家庭和部落,放逐到森林或荒野中经历艰苦生活的磨难;有的是进行割礼、文身、拔牙、烧炙瘢痕;有的是将他们关在神秘的房子里,不许说话,不许笑,不许睡觉,只能吃一点点食物;有的是让他们隐居,全身涂白(表示童年的死亡),接受仪式后再洗去白色(表示在成年社会中的再生),或者让他们血流满身;有的则是要他们穿越火堆,或在狂风大雨中奔跑,或在冰水里游泳,或让虫子叮咬;还有的是给以各种突如其来的恐吓。
郭翠潇:牛郎织女的传说由两神之间的相恋,后来演化成人神之恋,由神变成人的不是织女而是牛郎,故事不是人间的女子嫁给天上的神仙,而是天上的仙女嫁给了人间的放牛郎。有学者称这种类型的故事为“仙女下嫁穷汉”型,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不是偶然的吧?请您谈谈原因好吗?
贺学君:我粗翻了《故事类型索引》好像具体类型中没有“仙女下嫁穷汉”型,有的是“天鹅处女型”、“七夕型”、“难题型”等等,但是像这样内容的故事是相当多的,比如“七仙女”、“画中人”、“龙女”甚至“田螺姑娘”等等。这类故事的出现、数量之丰富以及流布的长久和广泛,我想主要不外乎三点:一是在现实中存在着数量不少无力讨得妻子的穷汉;二是男女婚姻受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自主,;三是无论男女都有着对于美好婚姻的强烈希求。最后一条是最为重要的。对于现实中不能获得的东西,人们便在日常的“唠嗑”、“摆龙门阵”讲故事、说唱等民间艺术的精神世界中去寻找,获得满足。所以不难理解女性故事家、听众也喜爱这类作品。当然它们所反映的不是乱婚、群婚社会阶段,而应该是对偶婚社会中的状况。
神秘的日子――七・七
郭翠潇: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没有“七夕相会”这一情节,为什么后来选择了七月七日这一天呢?这种选择有什么必然性吗?
贺学君:“七夕相会”是传说的精美之笔,这一神奇诡谲的想象,看来近乎荒诞,实质正是在这种想象和荒诞之中,人们的勇气和力量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们的愿望在心理感情上得到最大的满足。相会之日安排在被认为是极不寻常“七・七”佳期决非偶然,除了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显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人们对“七”有一种神秘感情,这是与数字崇拜有关。它不仅中国有,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不仅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常见,宗教仪式、经书中也多有出现。佛教有释迦牟尼面壁七天顿成正果的传说。基督教中说,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之内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天之分。伊斯兰教把天堂依次分为纯银、纯金、珍珠、白金、红宝石和不可企及、无法言喻的圣光等七层。古代的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都认为天上存在着七颗神圣的星:太阳、月亮、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土星。现在西方世界仍尊重所谓“七德”,回避所谓“七种会遭天罚的罪过”;阿拉伯人至今喜以“七”起誓;日本人常祈祷所谓“七福神”降福;我国谓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光有七谱:赤、橙、黄、绿、青、蓝、紫;音谱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商;瑰宝有“七珍”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此外,立体化学理论中有“七味”,人的记忆量常数为七;如此等等。可见对“七”的崇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一个“七”尚不寻常,那么由两个“七”组成的“七・七”当然更具神秘色彩。据我国古书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太平御览》卷31)“七月七日为良日”故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之日。那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载“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当然更多的是把这一天视为相爱之人会面的美好日子。《汉武故事》记叙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五次,每次都在七月七日。以后牛女的会期被“开创与情人相会的王母”亲自指定为“七夕”,实是人们对“七”,更是对“七・七”所包含一切美好意蕴的希祈。不能不说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的。我国民俗学专家汪玢玲先生认为,“七夕”就是中国的“情人节”。 是因为先有了“七夕”――情人相会的诸多传说,最后才把牛女相会放在这样的日子,至于和“七夕”相关的乞子、乞巧、乞一切幸福的习俗均是由此生发而来的。我很赞同她的见解。
中国农历的7月初7,是中国民间的乞巧节,传说这一天,也是天上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会的日子。
上古的时候,天空碧兰如洗,一点云彩也没有。天帝觉得太单调了,就吩咐 他的7个女儿纺纱织布,给“天”做件衣服。7个女儿织出的布不是灰色就是白色,还是很单调。 7姐妹中最小的妹妹是个有心的人,她在花园里发现一种开着7种颜色的花,于是就采了许多这种花,把漂亮的颜色染到纱支上去,经过她的努力,终于纺出了五彩缤纷的彩纱。姐妹们都很高兴,夸她手巧。大家决定,平时让“天”穿 白衣服;下雨时穿灰色衣服;早晨和傍晚穿彩色衣服。天帝知道后,非常高兴, 便将最小的女儿封为“织女”。
织女每天织布,织累了,总要看看下面人间的景色。有个小伙子引起了她的 注意,她发现这个小伙子总是孤单地一个人耕作,休息时,也只和身边的老牛说话,织女不由得有点怜悯他。 这个小伙子就是牛郎。
有一天,老牛告诉牛郎:“明天是七月初七,天帝的 7个女儿,要下凡到人间洗澡。你把织女的衣服藏起来,她就可以做你的妻子。 ”听了老牛的话,牛郎心动了,决定试一试。
七月初七这一天,牛郎藏在河边的芦苇丛里等候,没多久,只见天空飘起7 朵彩云,每朵彩云托着一个仙女。只见仙女来到河边纷纷脱下衣裳,跳进清清的 河水中。 牛郎一跃而起,抱起织女的衣服就往回跑,因为跑得太急,“哗啦啦”的芦 苇声惊动了7仙女,7仙女纷纷上岸,其中6位仙女披起各自的衣服,飞上天空 ,唯有最小的织女没有衣服而惊慌失措地站在河边。牛郎结结巴巴地对织女说,只要答应嫁给他,就把衣服奉还。织女一看是自己爱慕的小伙子,就含羞点点头。
当晚,牛郎与织女在老牛的主持下成亲。两年间,织女生了一对儿女。夫妻俩一个种田,一个织布,生活十分美满。
转眼7年过去,天上过一日等于人间过 一年。每过7日,天帝就要召见7个女儿一次,他发现织女没有回天宫,并与凡人结婚十分生气,在7月7日这一天,天帝派天将把织女抓回问罪。 牛郎悲痛万分,用箩筐挑了两个儿女,去追赶织女,老牛取下一只角变成飞船,载着牛郎和他的孩子向天空飞去。孩子拼命地喊:“妈妈,妈妈。”织女听 到牛郎和孩子的叫声,拼命挣脱了天将,要去和牛郎、孩子们相会,此时,天帝 突然从天空伸出一只巨手,当空一劈,一条波涛汹涌的银河顿时横在牛郎织女中间。就在这时,天空飞来大群大群的喜鹊,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 在桥上相会。天帝没有办法,只好允许每年的七月初七的晚上,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后来,在7月7日这天,女孩子们要向织女“乞巧”,他们拿来彩线和7根 针,如果能很顺利的穿过,就是巧手姑娘。据说,孩子们当日夜晚在葡萄架下还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呢。
七夕不是情人节,更不是中国的情人节
改革开放的头几年,西夷的一个节日,随着一阵海风吹遍了我国的街头巷尾,也吹进了年轻人的心里。小情人们在2月14日这一天,互相赠送鲜花、巧克力等礼物,以表达爱意,歌颂爱情;缅怀一位叫Valentine的修士,这一天就是Valentine"s day,中文叫做“情人节”。
又过了几年,另外一个情人节悄悄走到人们中间,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传统节日,冷到人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是怎么延续至今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比如西方人的圣诞节亲友团聚,装饰圣诞树、扮圣诞老人。中国人春节也要亲友团聚,放炮仗、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那么七夕吃什么?不知道~~ 七夕有什么传统活动?还是不知道~~ 根据我从网上搜索,七夕有零星的庙会,但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参加过。这些零星的庙会,既不排斥情人,也和情人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说七夕是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使它延续至今的,应该是牛郎织女的传说。每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传说或典故,西洋的情人节也不例外。传说公元三世纪的罗马,有个国王,他为了保证兵源,竟然禁止国民结婚。西方的婚礼是由修士主持的,就在罗马的国都里,有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不顾国王的禁令,偷偷的为一对对小情侣举行结婚典礼。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罗马迅速传开,不幸的是,也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把修士打入天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遇害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位国王早已下了地狱,“人们再也记不得他的权杖与宝剑”,但人们将永远缅怀那位敢于对抗强权的修士,他的名字叫Valentine(瓦沦丁),2月14日是Valentine"s Day,这一天渐渐成为今日的情人节。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情人节”的故事,我们的瓦沦丁在哪里?翻开我们的史书,谁是中国的瓦沦丁?有谁曾经为了爱情,对抗强权,甚至不惜性命?我想还是有的,只是人们并没有象罗马人那样同情他,而是把他忘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瓦沦丁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以我们的传统思想,谁去赞颂他?谁为他树碑立传?得到他帮助的人们,还不是纷纷向国王下跪磕头?他更可能被人们当作叛逆,一个人寂寞的死去,任凭坟上长满杂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谁会记得他?我们只会记得那位英明神武的国王,叱咤风云万人敬仰世代称颂。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情人节。
南朝梁文人沈约(公元441-513年)曾作过《织女赠牵牛》诗。同样是一千多年的时间,哪一朝哪一代把七夕当作情人节了?中国人哪一朝哪一代把追求爱情,追求个人幸福当作天经地义的事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七夕节没有情人之间互赠礼物的习俗,没有表达爱情的传统,即使那些零星的庙会,也是和西方情人节的习俗大相径庭,那庙会也不是婚友联谊会,可以说和情人没多大关系。七夕就是七夕,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但无情人节之实。Valentine"s Day 为什么不叫“瓦沦丁之日”,而翻译成“情人节”?很简单,因为那就是情人过的节~
既然七夕自古不是情人节,也没有情人把它当作自己的节日,那么为什么近几年要把西方情人节的习俗生搬硬套到七夕节上呢?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把七夕改造成了所谓的情人节,也不想无端猜测人家都是别有用心。罗马出了一位流芳百世的修士,而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文明古国,却没有酝酿出一个中国自己的情人节。西方情人节承载了歌颂爱情,不畏强权追求幸福的精神。反映了罗马民间坚定的、正义的道德观,一千多年过去了,伟大国王的生日没有人记得,瓦沦丁修士的故事却世代传颂,成为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人们的节日。为什么中国没有?
我们是否该想一想,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传统尊重过爱情了吗?真的追求过幸福吗?中国的瓦沦丁,他真的存在吗?他可能做过什么呢?他的下场又怎么样?得到他帮助的人,感激过他吗?他真的一片纸,一块坟都没留下吗?
我们除了东施效颦,把本来不是情人节的七夕改造成瓦沦丁节,还会干什么?
附:七夕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苦命的放牛郎叫灵儿,有一天受“灰牛大仙”教唆,跑到茶豆架底下去偷窥仙女洗澡。其中有个叫织女的特漂亮,绝对的天使的脸盘魔鬼身材。灵儿是个刚刚发育好的小伙子,那年头又没有贴图网站,也没有受过“坐怀不乱”等等先进事迹的教育,他能不动心吗?只看了一眼就死心塌地地爱上织女了。织女是个情窦初开的大姑娘,对灵儿这小帅哥也是一见钟情,没嫌弃他是个一穷二白肉身凡胎的放牛郎,俩人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这小两口成家以后恩恩爱爱,日子过的村里人都羡慕,还生了一对双胞胎。“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可怜第三年的七月七,祸从天降!天上有个恶霸的压寨夫人叫王母,这一天王母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下凡绑架了织女,往天上逃逸。灵儿就急眼了,带了俩孩子一路追了上来。王母遂使妖术划了一道银河,挡住了灵儿父子三人。从此好好的一家四口,就被王母无端给拆散了。恶霸玉皇知道了他老婆干了这么缺德冒烟的事,怕遭世人戳脊梁骨唾骂,决定每年七月七,招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一家人团聚一天。
七夕故事和风俗的时间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七夕故事所蕴含的意义,也不过是时令转换、秋天开始的消息,尽管有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七夕却初与爱情无关。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拉开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的戏剧永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秋风起兮,繁华落尽,万物萧条,令人黯然神伤,因此,七夕与其是情人的节日,不如说是一个伤情的日子,与其说是一个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日子,不如说是一个自古多情伤离别的日子。七夕非爱情的季节,因此,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并非一个吉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简书《日书甲种》就有以牛郎织女为占的条目,一条说:“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另一条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可见,在古人心目中,七夕故事,对于爱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签”,是抽不得的。;
时下国人炒作七夕情人节概念,原因之一是为了和西方的情人节抗衡,用心可谓良苦,然而,把七夕当成情人节,可谓数典忘祖。本土意识为了回应外来冲击而“复兴”传统,却不得不参照外来文化而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因此反倒使“传统”成了外来文化的拙劣模仿。其实,中国原本是有自己的情人节的,它和西方的圣瓦伦丁节一样,不在秋天,而在春天。在古代,包括春分、花朝、春社、清明、上巳等等在内的春天节日,除了其特有的与农事、祭祀有关的仪式内容之外,无一不是风情摇曳的爱情节日,且不说自古以来那些在春天节日上吟唱的诗篇中流露出来的无边风月,翻翻宋明话本、元人戏文,那些多情的才子佳人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清明上巳、踏青游春的游戏场上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的。说到底,万物盛开、摇荡性灵的春天才是滋生爱情的季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庆祝方式
这个节日已越来越少人庆祝。在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这一天,牛车水一带到处张灯结彩,布置得如同仙境一般,来自不同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这里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由于节日的来源富有浪漫色彩,乞巧节应发展成为华人的“情人节”,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就夜晚而言,除月夕外,七夕也是同样美丽动人的......
七夕别称“星期”的背后,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二星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合,故称。王勃的《七夕赋》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风俗不一。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牛郎织女鹊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