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缅怀 > 正文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2021?

2023-01-09 19:55:51  来源:网络   热度: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2021?

1、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事迹: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2、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颁奖词:你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得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事迹: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3、矢志报国的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颁奖词:像静水深流,在静水底涌动,报国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事迹:顾诵芬先后多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向题。

4、高原生命的保护神——吴天一颁奖词: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事迹: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如今80多岁的吴天一仍然整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5、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颁奖词: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事迹: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刨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天气里血战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6、勇攀高峰、自立自强——中国航天人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望,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50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事迹: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在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北斗人”踔厉奋发,“探火人”笃行不怠……航天人,好样的!

7、百折不挠的中国飞人——苏炳添颁奖词:摒住了呼吸,九秒八三,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事迹: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8、分享扶贫故事,宣传中国形象——陈贝儿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天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事迹:陈贝儿出生于香港,在传媒行业工作近20年。2021,她和团队为拍摄脱贫攻坚纪录片《无穷之路》跨越14个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节目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拉近了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心灵距离。

9、最美家庭——张顺东李国秀夫妇颁奖词: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修出幸福花。事迹: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2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10、失聪女孩考上清华大学——江梦南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鲜花也会怒放。事迹:半岁时,江梦南双耳失聪,但她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

送别!毕生为国发光的百岁院士走了,你如何评价徐叙瑢院士的一生?

徐叙1922年4月出生,山东临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于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因病于2022年7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

如何评价徐叙院士的一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此时的徐叙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找到了自己钟爱的研究方向――光谱学,刚刚成立的中科院也在此次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固体发光科学研究。一个是自己喜爱的方向,一个是未知的科研领域,徐叙陷入两难。但当他得知,固体发光在我国是空白领域,而且国家迫切需要时,毅然决定中途改行,投身国家科研空白便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照亮全中国”成为他毕生的愿景。

徐叙 说“只有富足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文化”他着眼国家科技发展大局,大力扶持中青年学者,鼓励年轻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常说“我的责任就是把年青一代带到国际比赛的起跑线让更多的年轻人超过自己”。他教育年轻人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要过多留在专家身边。在培养学生方面,他鼓励学生放宽眼界,出国深造,学成后报效祖国,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工作。

徐叙说只有国家强盛了,别人才会用另一种眼光高看你,搞科研讲求持之以恒,要坚持自己的方向,要做深学问、做大学问。”

徐叙 院士身上有一种精神,一种斗志,他治学严谨,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奠定中国发光学基石,让中国发光学走向世界舞台。

徐叙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言传身教感染了无数人,他的学生们始终牢记教诲,以徐老为榜样,以振兴发光学专业为己任,为我国的发光学在全世界高科技领域能持续占有一席之地而奋力拼搏。

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徐叙有着“科学大师”的前瞻眼光。他常说“要做就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不能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所以在我看来,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极致和创新,以及探索中国的未来。

辉煌,特别的得到赞叹,让人觉得这个人付出太多了,太棒了这位教授能量很大。

徐叙主要从事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场致发光、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研究。他倡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作为主要创建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组建了我国发光学会,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我国发光学领域的中坚力量与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