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祭奠 > 正文

民间面塑的人生仪礼风俗与面塑

2023-04-05 01:05:08  来源:网络   热度:145

一、民间面塑的人生仪礼风俗与面塑

:在岁时节令风俗中面塑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人生各个展现生命意义的仪式中,面塑更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

满月,是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其时面塑也颇为讲究。霍县一带,外婆要做一个直经尺余的叫“囫囵”的食品,上有精细的十二属相造型,孩子属什么,就在那个属相上点一个红点,谓之“点头脑”。“囫囵”中间放置精美的龙、凤或虎头叫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送与孩子,分给来探望庆贺的亲友吃,取免灾之意。晋北人家则多做花馍,叫“桃”,形状似乳房,乳头点红,馍上装饰各种花草,纹饰吉祥图案。桃在古俗中本为驱邪之物,谐言“逃”,意为免灾。做成乳房状,表示成熟,是乡村民俗母性特征的一种隐喻手法。到孩子周岁时也要做相似的大花馍馍或十二属相,造型或拙或巧,或雅或俗都随地方而变。

婚礼迎娶之俗历来是极为隆重的人生大典。俗语道“结婚胜如小登科”,晋北风俗,迎聚之日早上新郎新娘各自吃一对“欢鱼吉兔”,洞房门顶上放一对用红线连在一起的面兔以象征玉兔金缘。实则兔之本意为虎,是汉族民间镇宅驱邪的护佑之神。婚礼面塑必提及忻州、定襄、原平、代县一带的“宫食”,一般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对,大部分造型是玉兔驮仙桃,金鱼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细加点缀,造型生动,情趣悦人,五彩缤纷,鲜丽明快,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喜庆的气氛,丰富了汉族民间婚俗的内容,更为汉族民间艺术增添了俏丽的一枝。

老人们年至花甲,晚辈们惯常要为之祝寿庆贺,祝贺者蒸做漂亮的大寿桃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之心。

宗教的教义告诉人们,当每个人匆匆走完自己可以感知的人生之路以后,人的灵魂将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永生和升华。因此,人们将葬礼的种种程序铺排得格外的隆重和复杂。这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赞颂和肯定。这项活动中的主要面食供品,视亲近程度而区别不同形式,有“大供”,“小供”之分,直系的儿孙之辈所做的大供又叫馒头,圆形上面饰以明快简洁的花瓣,插上枣花,源于古时三牲祭奠之遗俗,其他亲朋则敬奉类似蛇盘盘的小供。定襄宏道一带则要塑出几响―个甚至上百个的面塑人物系列,戏剧人物、天神、地官等等,再以彩纸作装点打扮。所不同的是在五官描绘上用色甚怪,画眼不点睛。在分寸上明显与人间享用品有着美学结构上的区别,让人在浓艳中感受到一种阴冷的悲凉。

面塑在人生仪礼中一般是以食的面目出现的,只是把它赋予了一种文化和宗教的意味,使其具有一种复合的价值,从而成为研究汉族民间文化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料。

二、山西面塑,山西哪里面塑最美啊?

 山西面塑可谓称之为艺术,并且以它绝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睐,这正是因为它所注入的世代 文化的积淀和创作者绝无的功利思想的热情和才思,使得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 化。也正是借助于世代少有的“重视”,且落身于广大的民间,才使得它有了条件自由地按照 自身规律生存和发展。

   有了它少受污染的乡间特色,才得以在今天的雅俗文化对流中以其独特、完整的形象俏立于 民间艺术之林,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 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 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春节太平王氏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 的生活理想的体现。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 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 水而作的。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 入府、招财进宝……

  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山西太平王氏面塑在民间叫 面花,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南贾岗村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 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三、关于面塑资料

用面团(主要是糯米面团)捏塑成各种形象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品。又称面人。

相传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舞便以面团塑成鬼怪头部形象。20世纪中叶,面塑成为艺术欣赏品。艺人有汤子博、李俊兴、赵阔明等人。汤子博北京通县人 ,创制了纸板面塑( 将面塑置于纸板上)、核桃面塑(在一半核桃空壳的内壁中放置微型面塑),最小者仅4厘米,人物形态生动,色彩淡雅。代表作品有核桃面塑“十八罗汉朝如来”、“二十四仙女朝王母”等。山东菏泽是中国面塑的传统产区,艺人李俊兴出身于面塑艺人世家,他创制了面塑脸谱、浮雕面塑等新品种,作品色彩鲜艳 。赵阔明祖籍北京 ,40 年代便在上海以面塑为生,擅长戏曲人物、佛像和儿童。

面塑工艺分和面、蒸熟、揉面、调色、捏塑、配纸板或玻璃框(盒)、核桃壳等工序。和面时,糯米粉要加入石碳酸、蜂蜜、棉花等防腐、防裂剂。面塑以圆雕为主,运用小型刀具、剪刀、梳(在面上压制头发和花纹)等,采用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捏塑而成。面塑创作时间短,注重人物神态刻画,动作夸张,色彩鲜明,手法简练,一气呵成,干净利索。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