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团 老山
一、595团 老山
你属于后勤,不属于前线
二、遇到意外怎么办?
1984年7月,中国云南边防部队组建了陆军侦察大队,侦察作战的主要对象是越军特工队,越南特工小分队对边境我方一侧采取的是日夜不停的袭扰战,其袭扰的主要对象,军队为我军的炮兵、卫生后勤单位等防卫能力较差的部队,采取打了就走的战术;地方以乡镇村干部为对象,实施绑架、杀害制造恐慌,威胁我边民不敢参与到保卫边境的战斗中来。越南特工队在中越边境猖獗一时,用大部队对付他们,好似导弹打蚊子,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漫长的边境线,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给了越南特工队潜入我境内搞恐怖活动的最好条件。边境要安宁,边民得太平,必须坚决打下越南特工部队的嚣张气焰。侦察大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每个野战军的侦察分队集中编为一个侦察大队,没有战前适应性训练,立即拉上了老山前线。
全军组建十五个侦察大队,各侦察大队官兵英勇顽强,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第六侦察大队由济南军区26军军直侦察连(六侦一分队)、76师侦察连(六侦三分队)、原46军军直侦察连(六侦二分队)及大队参谋组、政工组、后勤组组成。于1985年2月奉命配属67军开赴老山地区执行对越作战任务。第六侦察大队作战区域位于老山左翼,大队机关驻防茨竹坝,一分队、二分队驻防地因年久记忆不是太清,三分队驻防谷底坪(位于夭六后侧,此地清晰可见老山主峰、船头和662.6高地),是越军特工活动最频繁、最猖狂的区域,也是越军炮击重点目标区域,几乎每天都有几次炮火袭击,而且是不分昼夜,没有规律的炮火袭击;更是六侦最艰苦、最危险的防区。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十六侦察大队官兵喊出了:遇到意外怎么办?拉响光荣弹!的作战誓言!
第六侦察大队出发前向祖国宣誓:遇到意外怎么办?拉响光荣弹!
为了不让越军俘虏中国侦察队队员;保障我军军事情报不泄露;为了激励参战队员的战斗意志,所有侦察队员都配备了“82-1”式手榴弹【光荣弹】,“光荣弹”延时3秒,鸡蛋大小握住把手-拔掉保险销-松手即炸-轰......。
六侦三分队干部与大队首长及前指人员战前合影六侦三分队干部与大队首长及前指人员战前合影(右二为大队侦察参谋,在一次出境渗透侦察中被地雷炸伤小腿,导致高位截肢)
六侦三分队在一年半的对越作战中,按照67军前指和大队党委的要求及指示,平均每月出境一次,实施大纵深渗透侦察并相机捕俘。我们在如此险恶的作战环境下,不仅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而且还创造了无一人牺牲的奇迹(轻伤18人,其中17人系随我赴者阴山地区执行侦察任务返回途中翻车致伤)!
出于对决死的心理,我军特种部官兵每人都有一个光荣弹,所以,在这个时期,极少有中国特种兵被越军俘虏,由于中国部队官兵出手太重,每次出手均是一招令腥吮忻?而且军事素质高的战士,往往徒手便可轻易干掉三个,当时前线的越军谈中国特种兵而色变,恨透也怕透了我特种兵,所以一旦成了俘虏基本上就就义了.到最后越南人扛不住了,竟然向我方建议停止特种部队之间的对抗!!
来源网络
三、1986年老山战场照《死吻》:那名救护队女战士,后来情况如何?
生命有多么美好,战争就有多么残酷。
虽然自从二战以来,各国为了避免世界范围的大战再度发生而设立了联合国组织。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只要有差异存在,矛盾就不会消失。
战争,仍然是各个国家为了解决矛盾,实现自己国家利益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从来不曾被放下。
联合国成立八十多年以来,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仍然此起彼伏,小战不曾间断,大战也时常发生。
虽然是迫于无奈,但我们国家也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几场局部战争。规模最大的自然是抗美援朝,百万志愿军横渡鸭绿江,抗击美帝侵略者。
但年代离现在最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八十年代的越南自卫反击战。
一张照片,两个年轻战士
自卫反击战中有很多年轻战士牺牲的时候都还不满二十,刚脱离少年的无忧无虑,还没有真正开始经历人生,就不幸的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牺牲了。
有这么一张摄影作品,叫作《死吻》,就记录了这样一个年轻战士即将消逝的瞬间。
《死吻》是一张老照片,由当时的随军摄影干事王红拍摄,照片中的主要人物有两个,一个是一名眼含热泪的女护士,一个是一名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年轻战士。
女护士轻轻的抱着小战士,在他的脸颊上轻轻的亲吻。
这张照片是根据一个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事件还原场景拍摄而成。照片中两个年轻人并不是情侣,他们来自祖国的不同地方,因为战争的降临而不得不告别家人。
背上行囊奔赴前线,从而成为了战友,共同为了保护祖国而战。年轻战士在前线负责战斗,女护士在后方负责医治。
张茹,是这张照片中年轻女护士原型的真实姓名。她成长在一个军人家庭,外公曾经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参加过长征以来大大小小的各种战役,为祖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张茹的父母则是祖国的科研工作者,在航空领域的为建设祖国不分昼夜的奋斗。
因为父母忙,张茹小时候就被放在祖父母家,跟着祖父母生活,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
1983年,年轻的张茹从学校毕业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她要向外公一样,作为一名军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
张茹入伍以后,作为一个女兵,很自然的成为了一名卫生员,这是大多数女兵的选择,一旦发生战争,让她们负责医治伤兵、拯救生命显然更符合她们的天性。
那个时候中越边境的关系已经很紧张,时常有小摩擦。在部队刚待了两年以后,根据上级指示,张茹所在的部队被调往老山前线,直接参与了老山保卫战。
赵维军,是这张照片中的年轻战士原型的真实姓名。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他的成长经历,只知道小伙来自甘肃省榆中县。
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背靠大地,以农业为生。在很多地区,当兵是除了当农民以外一个不错光荣的选择。
赵维军还没满二十岁,根据上级的指示,所在的部队也跟赵茹的部队一样,被调往了老山前线。
在奔赴前线的路上,两个年轻人和他们的战友们当然知道即将发生什么,只是“知道”和“经历”,对于战争这件事来说,隔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战地医护,抢救战友遂其所愿
老山战役打响后,战场上硝烟四起,炮火绵延不绝。一个又一个年轻的战士倒下,而张茹和其她卫生员不分昼夜的抢救伤员。
其中赵维军就是她们抢救伤员中的一员。赵维军在作战中不小心触发了敌人预埋的地雷,虽然当时幸存了下来,但是深受重伤。
如果医疗设施完善的地方得到及时治疗的话,赵维军应该还可以活下来,最多就是伴随一些后遗症。
但是在医疗环境恶劣的战场上,药物严重短缺,赵维军发生了严重的感染却控制不住,眼看就要不行了。
对于医务工作者,最痛心的莫过于病人在眼前,任你心里知道一百种如何医治他的方法,却因为条件的限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去。
在濒死的赵维军面前,张茹就经历着这一幕。
赵维军知道自己肯定回不了家了,他拜托张茹将自己的担架朝向甘肃老家的方向,用虚弱的声音呼喊了远在老家的父母,期盼自己的声音有朝一日可以代替自己回到家中看望父母。
接着,看着年轻漂亮的张茹,腼腆的赵维军说,自己这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还没有女朋友,听说没有谈过恋爱的人生是不圆满的,希望在临死前,张茹能给自己一个拥抱。
张茹听完赵维军的请求,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就抱住了赵维军,并且轻轻的亲吻了赵维军的脸颊。赵维军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吻,心满意足的在张茹的怀中走了。
使命之旅,兑现当年战友承诺
赵维军走了,但是张茹还在,而她能做的就是更加拼命的医治更多像张维军这样的战士。
后来,战争胜利后,张茹回归了和平的生活,但她始终没有办法忘记那些逝去的年轻战士的生命。她觉得她有责任为牺牲的战友们做点什么。
后来,张茹组织其他幸存的战友,带着对牺牲战友的回忆,利用业余时间他们一一走访了他们的故乡,向他们的亲人诉说那些战士不为亲人们所知的各种轶事,和大家一起慰问和祭奠战友。
目前为止,张茹已经走过了整整32个县市,遍布九个省,找到了43位烈士的家人。而这其中,很幸运的就有赵维军的家。赵维军如今被安葬在榆中的烈士陵园里,在赵维军的墓前,张茹又一次泪如雨下。
每当战争发生的时候,就有很多生命,尤其是年轻的生命,无论是否无辜,无论是否甘愿,都会凭空而去,留给妻子、丈夫、父母、子女以及其他亲友无尽的悲伤和惆怅。
即使有些逝去的生命自认孤独,在这世间再无牵挂而笑着牺牲,殊不知他的名字、他的音容笑貌仍然会在某个地方存在,可能被战友牢记,可能被牢牢的刻在了烈士墓碑上。
总之无论是战争的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无论逝去的灵魂有多么的荣耀,都丝毫掩盖不了战争的残酷和留下的创伤。
它带给人类的是水深火热,而我们的军队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时光。
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应该牢记历史,致敬所有为现在的美好生活拼搏过、奉献过的“最美丽的人们”!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入种花家。救护队女战士原型是张茹,战争胜利以后,张茹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女战士名叫张茹,祖籍江都郭村,1983年在西安入伍,成为47军战地女子救护队的一名卫生员,最后转业嫁人,为国为家,值得我们骄傲和崇拜。
她和战友们一直没有忘记那些为祖国付出生命的战友,他们"走遍各地,走访慰问,帮助战友的父母,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