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悼念 > 正文

端午吊屈原诗词?

2025-03-02 20:47:1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端午吊屈原诗词?

关于端午吊屈原诗词如下:

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出自宋代赵蕃的《端午三首》

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出自唐代文秀的《端午》

二、端午咏屈原完整版诗词?

七律.端午咏

屈原  刘显臣

雄风浩荡楚天开,泪涌汨罗动地哀。万古离骚惊世赋,九章辞韵筑诗台。岂随浊水同流去,却爱清风独醒来。屈子精神今尚在,吾将求索铸英才。

三、纪念,屈原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日赐衣》唐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2、《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3、《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四、我们可以如何悼念屈原?

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有很多: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现在的农历) ,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吊念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五、悼念同桌诗词?

1、《挽歌》 陶潜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2、《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 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3、《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4、《为薛台悼亡》 唐 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5、《吊白居易》 唐 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六、悼念故友诗词?

悼念友人逝世古诗词有唐代王维《哭孟浩然》,全诗如下: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译文

老朋友我再也见不到了,汉水滔滔仍然日夜东流。

请问襄阳遗老今在何方?江山依旧何人再游蔡州?

七、歌颂屈原的诗词,急用!下午就郎读了!是屈原不是端午?

端 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吊屈原赋》--贾谊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江上吟李 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八、悼念老人诗词?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九、悼念战友诗词?

国际歌声唱不完,东方红曲曲高坚。

红旗万丈开天地,巨手千秋指向前。

泪满群山怀壮志,誓铭沧海涌心田。

英明领袖今还在,红日光辉照万年。

十、悼念恩师的古诗词

悼念恩师的古诗词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有幸遇到一些称之为“恩师”的人。他们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灯塔,透过他们的教导和辅导,我们得以收获智慧和启迪。然而,当我们失去恩师的时候,我们如何表达深深的悼念之情?恰如古诗词所言,我们可以运用这些优美的文字来纪念恩师的影响和温暖。

一首古诗词能够融汇历史与文化,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常常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这些古诗词凝聚了智者的智慧,是一段段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里,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悼念恩师的古诗词,让我们一同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哲理。

寄扬州韩绰判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辽阔和壮丽。这里我们以恩师比喻为高楼,我们常常在恩师的指导下不断上升,不断超越。当我们失去恩师,我们或许觉得自己变得迷茫,但在迷茫中我们却能够感受到前进的力量。寄扬州韩绰判官,正是表达了我们对恩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的这首《登高》即表达了人们登高时的深深感慨。当我们登高眺望,我们看到的是浩瀚的天地,我们感受到的是自然的威力和美妙。尽管杜甫的这首诗不是直接表达悼念恩师的情感,但它包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无限向上的力量。登高也象征着我们在恩师的引领下超越自我的人生旅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谓以其极简的文字,道出了离别之痛。类似地,当我们失去恩师,我们也感受到离别的悲伤和思念。这首诗以离别作为主题,通过城市景观以及人们的感情来代表离别的苍凉和痛楚。仿佛我们和恩师同处宦海,同担忧疑,同历尽风雨。这种共同感受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并表达对恩师的深深感激和悼念之情。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出自唐代杜牧之手。诗人以极其简约的方式表达了对事物认知的局限性。当我们失去恩师时,我们或许会意识到我们在恩师的陪伴下,仅仅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我们可能还没有真正了解到他们无私奉献的背后,他们教诲我们的深意。没有恩师的指引,我们难以看到真实世界的全部。然而,因为在师长的陪伴下成长,我们能够领略到其中的美妙和奇妙。

总之,悼念恩师的古诗词给予了我们一个表达思念和感激之情的途径。这些古诗词深奥而优美,使我们在悼念恩师的时候,更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释放感情的出口。无论是寄扬州韩绰判官,还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些诗词都充满了情感和智慧的力量。让我们铭记恩师的教诲,永远怀抱感恩之心。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