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悼念 > 正文

陕南最难懂方言?

2025-02-25 22:59: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陕南最难懂方言?

紫阳石泉方言最难听懂。

陕南方言分几大块,汉滨接近关中口音,有点变化,能听出来不同;紫阳、石泉接近四川口音,比较蛮;岚皋县说话也像四川话,小时候一个伙伴,父母在岚皋上班,她一放暑假就去岚皋度假,一个假期回来,说话居然也很蛮;镇坪离重庆近,应该属于重庆方言;平利白河接近湖北,算是湖北附近方言;旬阳西部跟安康城里说话近似 ,东边就不是关中口音了;宁陕县离西安最近,可是他们口音不是关中口音。

二、陕南特色?

安康蒸面、八大件、浆水面、菜豆腐、粉皮子等。

1、安康蒸面

说起陕南小吃,安康蒸面是要排第一位的。

安康蒸面是安康地方小吃中的代表。只要是安康人或者在安康生活过或者跟安康有过关联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用安康蒸面,及至定居他乡后回安康探亲访友或出差归来,通常想品尝享用的第一食物就是蒸面。

2、八大件

安康"八大件"是安康饮食风俗最正宗的代表。据传说,明末清初,全国大移民,南方居民向四川方向大迁徙,南方移民流落安康,形成南北人群杂居格局。

3、浆水面

浆水面是陕甘地区传统特色小吃。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丞相萧何在汉中所起,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关中的浆水面类似于酸汤面,是夏季常见小吃,浆水菜的菜多为芹菜。

4、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是陕西省汉中地区传统名吃,汉中四大小吃之一。制作技巧菜豆腐质量的好坏全在这点的功夫上,这里的人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

5、粉皮子

粉皮子,又称片皮,陕西著名的传统小吃。入口有咸,酸、辣、香、冲等味。吃的方法都是凉拌,嚼之光滑、柔韧、自带几分凉爽。寒热皆宜,老少喜传统得粉皮子是由生长在山上的蕨菜根茎捣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

三、陕南方言的历史

陕南的方言非常有地域特色。陕南地处川、陕、鄂、豫交界之处。先民迁入来源甚广。加之历史上交通闭塞往来较少、行政权力鞭长莫及,居民活动范围地域狭窄,遂造成了今天的陕南方言。

杂,是陕南方言的首要特色。仅就我曾经工作过的安康地区而言,这里的地方话有接近四川口音的,有接近湖北口音的,甚至还有接近湖南口音的。有时一个村与周围邻村口音截然不同。比如我知道有一个村,全村讲的几乎是纯正的河南话,以至于同一乡其他村的村民都叫他们村为“河南村”。还有一个村则更令人称奇。周边的村民都称这个村的人“讲怪话”,或者直接了当地说他们讲“外国话”,谁也听不懂他们本村人相互的交谈。不过这个村的人与外边人交流时还是讲当地的陕南话。我在乡里时见到过一个该村的干部。闲聊时大家请他讲几句他们村的“外国话”。众人听了确实如听外语,我听他的发音倒蛮象福建一带的口音。是否他们的祖先来自福建,我没有认真地去探究。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当地方言之“杂”。“父亲”这个称谓,在口语里最普遍的就是称为“爸爸”。然而在陕南,父亲可以叫作“大”、“爹(音dia)”、“爷(音ya)”甚至“叔”,就是不叫“爸”。我还遇见过一回,有个小伙子对别人称他父亲为“舅”,而当面对他父亲却叫“大”。这是很特殊的一个例子。当时我只是觉得新奇,没有深究。事后我想,会不会他父亲原本就是他的表舅什么的,只是他在某些场合未有改口罢了。若是如此,只能作为一个特例了。

在靠近大巴山的高山地区,地方话的四川色彩就很浓了。比如当地称公鸡、母鸡为“鸡公”、“鸡母”;管睡觉叫“睡瞌睡”;话语中所有的“了”字都说成“的(音da)”——比如说“吃完了”,当地就说成“吃(七)完的(大)”。这些都与四川话及其相近。

而在低山河谷地区,地方话的湖北口音又很重。譬如“如何”的“如”字。其发音就在“yu”和“ri”之间;“何”也发音为“huo”。把“如何”说成“yu—huo—”,就如同京戏里的念白一样具有韵味。

诙谐,是陕南方言的又一特色。陕南话里随时随地可以夹带进诙谐幽默的因素。而且这种诙谐幽默多半用于打趣或讥讽别人,也有顺带沾别人的便宜的。

比如几个人一道走山路。途中有人一边走一边吹起了口哨。这时,可能出来一个人,故作惊讶的发问:今天没有哪家搬家呀!其他人于是一怔,随后就是一阵哄笑。初到陕南的人这时一定会莫名其妙,而且总要问个究竟。原来,把吹口哨比作“风吹尿壶响”已经成为当地损人的经典“成语”了。至于利用几句当地的“成语”,做了别人的老子;或者直称别人为“舅老倌儿”变相地把人家的姊妹说成自己的老婆,这样的“幽默”随处可见。初到陕南,在饭场上聊天,弄不好就会吃亏。往往是在众人的哄堂大笑里,你却是一头的雾水!

损人的语言直接用于人身攻击,就是骂人了。而陕南方言里则存在着大量的这类语汇。当地人利用它们,可以自豪的做到骂人不带脏字儿。而且这类语汇在运用时,时常采用无主指代的方式。被骂的一方在一边儿干听着。人家一来没指谁;二来也没直接讲骂人的话。谁自己走上前对号入座,那就谁自己倒霉。一般有涵养的人干脆不理他,骂人者最终也落个无趣。这时其他人通常是不会参与起哄的。若是挨骂的忍不下这口气,一句话上前挑明了。那时就热闹开了。唇枪舌战、吐沫雨点,外人躲闪不及的,也会连带遭殃

以上谈及陕南的方言,其实也仅偏重于安康一隅,甚至例举仅限于平利一角。文题出得大了点,自然免不了以偏概全。好在这只是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不是正襟危坐讲谈民俗的论文。我自己当然也大可不必为此而惴惴不安了。

四、陕南有哪些可以反映陕南特色的旅游景点?

推荐如下:

(图片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会删除)

紫阳县城,和紫阳老街非常值得一去,特别是在县城对面的时候。能让你足不出陕就可以体会到3D重庆的感受。

石泉老街:汉文化保存比较完整,县城不远还有天然溶洞燕翔洞。

汉台区石门栈道:相传是战国时期秦吞巴蜀所开凿的路,虽然目前是现代复建,但景色仍然值得一去。

宁强县青木川古镇:古时曾是羌汉杂居地区,保留有大片古街、古祠、古栈道、古民居等建筑群。

岚皋县南宫山:欣赏巴山美景

汉滨区瀛湖:西北的千岛湖

岚皋县巴山神田草原:高山草原,非常不错的景色

城固千亩茶园:体会摘茶,制茶的茶文化

柞水县凤凰古镇:依山傍水,三河交汇于此。

——————————————————————2020.8.12日更新:

这几天在汉中旅游,推荐几个很小众但确实还不错的景点:

留坝县老街:游客比较少,比较安静。人文景观保存完好,有居民居住,颇显原汁原味。

~~~~~~~~~~~~~~~~~~~~~~~~~~~~~~~~~~~~~~~~~~~~~~~~~~~~~~~~~~~2021-4-22更新

再来更新一波,这次侧重一点商洛市的

金丝大峡谷、牛脊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竺山这些名气很大的就不说了,相信非陕南的朋友或多或少的也听说过,我推荐一些其它一些在关中和陕北不常见的景点。

商南县白浪镇:秦豫鄂三省交界之地,与湖北省白浪镇、河南省紫荆关镇交界,可以一天时间游三省,喜欢地理打卡的朋友不容错过

标志性景点:三省石

(图片来自美篇)

山阳县:漫川古镇

(图片来自百度)

镇安县:塔云山(强推摄影及登山爱好者去打卡)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没想到吧,大西北也有梯田,推荐每年水稻插秧的时节和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去观光摄影)

图片源自汉阴县摄影家协会

紫阳县:擂鼓台(关南第一峰,位于紫阳县汉王镇,但很多人以为是汉阴县的,推荐冬天下完雪后的时候去)

五、陕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答主去过几次陕南,对陕南美食一直回味无穷。

陕南这地方比较靠近四川,口味喜辣却不重麻;北接关中,同食馍面却有特色。

上周刚跟几个好朋友自驾去了安康市平利县,不仅吃的好,风景也美得很。推荐几个平利县特有的美食。

第一个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道:鸡蛋皮炒腊肉。鸡蛋皮子是平利独有的一道特色美食。蛋皮是土鸡蛋所煎,腊肉是农家自养的猪肉,属地道的巴山山珍。烹饪好的蛋皮炒腊肉色香味俱全。如黄金般闪耀的蛋皮、腊肉与如翡翠般碧绿的韭菜、青椒相得益彰,勾引着人的食欲。入口更有丝丝缕缕的浓香和淡辣自齿喉弥漫而下,久久萦绕回荡于五腑六脏间,让人吃了还想吃。

喜欢吃鱼的朋友可以试试平利的酸辣小河鱼。是用坝河生长的野生小河鱼做成。这道菜主要特点在于酸辣爽口、味正纯鲜,具有浓厚的陕南风味。

另一道菜也是极具陕南特色的:洋芋粑粑炒腊肉。新鲜的洋芋粑粑,配以鲜红的五花腊肉,洋芋粑粑在翻炒中充分吸收腊肉的油脂,越发饱满晶莹,再加入新鲜的本地辣椒、花椒、蒜片、葱节、姜片,如果再配上农村烧柴禾的大铁锅煎炒,诱人的醇香散发着朴实的农家风味。

六、袁州方言特色?

袁州方言以赣方言之宜浏片为主要区域,颇具地方方言特色,蕴藏有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内含丰富的古越文化、中原母语和昊越文化以及方言谣谚,多有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语言学的人文元素。

七、平鲁方言特色?

平鲁方言保留入声,具有晋方言的普遍特征,但是由于历史上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方言特别是方言词汇表现出一些独有的特色,所以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单字和方言词汇的实地调查,以平鲁区井坪镇为主要调查点,选取了多个发音合作人进行了平鲁方言语音和词汇的调查,编制了《平鲁方言同音字表》和《平鲁方言调查词表》。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平鲁方言语音系统,第二部分列出“平鲁方言同音字表”,第三部分列出“平鲁方言调查词表”,第四部分分析归纳平鲁方言的词汇特点,并深入探讨平鲁方言中的一些特殊词汇的特点和用法。

八、东北特色方言?

挨克----āi kē受到指责、训斥。

念秧----指桑骂槐。

八杆子拨拉不着----bā gānR26;zi bōR26;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噶点啥----赌点什么。

盯把----总是。

二椅子----不男不女。

吭哧瘪肚----泛指做事不麻利,说话不利落。

得劲----舒服。

烂叁----泛指人不行为做事不利落,尤其是指妇女。

摆儿摆儿的----bǎir bǎirR26;de 神气的样子。

彪乎乎---- biāo hū hū 心眼少。

麻应人----泛指看到某些事物后一种不自在的反应,有起鸡皮疙瘩的意思。

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

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

半拉克叽----bàn lǎ kē jī 不完整的东西;半完成的活计。

班儿对班儿----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

板板正正----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2)打扮有板有眼,不邋遢。

嘎咕----泛指事物比较与众不同。

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古动----等同于煽动。

不断溜儿----bú duàn liùr 连续不断。

帮狗吃食----bāng gǒu chī shí 帮助别人干坏事或说话偏向别人。

别楞----泛指叫人感觉不自在。

败家----bài jiā 挥霍浪费。

欠登儿-----泛指那里有事情那里到的人。

哀咕----āi gu 央告。

爱小儿----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

拜年嗑儿----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

包屈----bāo qū 委屈。

苞米----bāo mǐ 玉米。

撩骚----泛指闲着没事找事。

饽饽----bōR26;bo 用面粉制作的食物。

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摽劲儿----biào jìnr (1)比赛,较量.[例]他俩~干了一上午,连袋烟都没抽。(2)对着干。

挨梃----āi tìng 挨打,挨揍。

扒瞎----bā xiā 撒谎。

拔尖儿----bá jiānr (1)好胜,抢上。

拔犟眼子----bá jiàng yǎnR26;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

九、山东特色方言?

以下是一些山东特色方言:

 

- 济南:杠赛来,老师

- 淄博:得为,刚能咧,杌札子,迂阔

- 青岛:哈啤酒,安阳,扎固,即密

- 枣庄:干熊滴,蔫宁,恶盈人

- 东营:刚格应,辛思辛思,切下(躺下)

- 烟台:炸乎,草急了,逮饭

- 日照:你这个银怪志,夜来后上

- 潍坊:愁煞,古扎,困毛浪了,胡大样啊

- 临沂:识字班,管,喝肥

- 泰安:朝巴,呼辣,焦酸,后咸

- 威海:起空,老鼻子了

- 菏泽:我类乖

- 滨州:干啥滴,逛逛滴

- 济宁:昂囊人,扁食,殆哪,烧汤

- 聊城:些得,干月,冷子,夜个

- 德州:总木兰,粘粥,杠恣儿兰

 

此外,山东方言发音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以北京话和东北话为代表的北部方言差异较大。

 

十、陕南有哪些特色小吃?

1、蕨粉皮子

蕨粉皮子,是陕西安康地区的著名小吃,尤以汉阴最有名。陕西小吃蕨粉皮子柔韧绵软,光滑细腻,润泽爽口,有着特殊的野味清香,口感极佳。蕨粉细腻,有糯性,无污染,营养丰富,为滋补食品,胜过藕粉。

2、油炸米饺

油炸米饺形如偃月,碗口大小,弓薄弦厚,里嫩外酥,馅鲜味美,咸脆喷香,咬嚼起来,别具一番风味。

3、炕炕馍

炕炕馍是汉阴民间的一种特色小吃,分布区域以月河川道蒲溪、涧池、平梁,汉江两岸汉阳、漩涡,北山双河、铁佛、酒店等乡镇为主,据有关史料考证已有千余年历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