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祭祀 > 正文

传统扫墓方式危害?

2023-04-02 07:02:4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传统扫墓方式危害?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的墓前,再焚烧掉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条插在坟头,然后叩头祭拜,最后将酒食吃掉回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如今清明祭扫越来越“变了味”。有些家庭奢侈浪费,对祭扫大操大办,甚至兴起了互相攀比之风,不仅购买大量祭品,焚烧纸糊的“轿车”、“别墅”、和面额“上亿”的冥币等,还在山林、草地里肆无忌惮地大放鞭炮。这些不文明的祭扫行为危害极大,首先,很多家庭是回乡祭扫,烧纸放炮极易引发山火,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林木的破坏,给山区森林防火带来极大的压力,如遇大风天气更易造成大规模森林失火,其对国家森林资源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其次,这种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祭扫方式也已经背离了清明扫墓传统的文化含义。祭扫意在追思和怀念先人,其意在“思”,因此,一束鲜花、一个鞠躬就足以能够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那些形大于实的祭祀形式,与其说是祭扫,不如说是封建迷信之风不死。因此,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清明倡导移风易俗和文明祭扫尤为重要。请采纳

污染空气,容易失火。

二、“上坟烧纸”是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的一种祭祀活动,为什么会被称为最落后的风俗?

        有人说“上坟烧纸”是最落后的一种民俗祭祀形式?那你如何看待祭祀活动的重要性的?

我大约在八、九岁的时候,正逢文化大革命破除封建迷信。每到清明、农历七月十五、春节,祖母就会给我几角钱,让我买回三、五张大白纸,就是写大字报用的那种。然后,给我一把小铁锤,两颗大铁钉,一把“钱挫”,教我造钱纸。我便栓了门,躲到木楼上,咚咚咚地造起钱纸来。那钱挫一顺一反地先在折好的纸上挫出括号样的三个阵列,每列或五、或七、或九个,再用铁钉在每个括号中间钉一个眼,钱纸就造好了。钱纸要等到夜深人静时,紧闭了堂屋大门,在神龛面前烧。

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被开斗争大会的。因此,每次烧的时候我都边烧边发抖,祖母在一旁给我壮胆说:‘’不怕,敬祖宗才算是子孙。若是有人晓得了,就讲是我烧的,哪个敢斗我,我就把他的祖宗翻过来骂,看哪个敢斗我!‘’那时,我十分崇拜祖母。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小伙子,在去年的阴历七月十五,给老上坟烧纸,小伙是第一次给老人送钱,回来家当天晚上发烧,媳妇开车送他去打针,打完针发烧也没退,又接着挂掉针还是不退,这次可急坏了媳妇,当天碰到邻居说了丈夫发烧不退的事,邻居大娘说是不是虚病找仙看看,媳妇马不停蹄真的找来一个仙看病,这位大仙说小伙子前些天去给老人烧过纸吧,小伙子说去过,:中间划个圈啊,那就对啦今天买纸还得去烧,这次别把自己画进去啦,烧时纸放中间画圈留个口,上次没有烧对受罚啦把自己烧上啦,这次二次烧纸自己病也好啦。信者有不信则无。

上坟烧纸祭祀祖先,这种仪式感无可厚非,更不能说叫落后。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就是一种传承的方式,没有了仪式感,就没有了承载方式。黄帝陵祭奠保留下来,就是要通过仪式感,表达我们对先贤们,祖辈们的缅怀。也许大家会说,烧纸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文明。但是,一年烧一两次纸,比每天马路上跑的汽车尾气污染大么?所以,就不要乱扣帽子。当然烧纸也要注意文明,不能漫山遍野乱烧纸,指定一个地方。还有一点,冥冥之中,你祖先们都是通过烧纸,来接受后辈的祭奠,突然不烧了,说是网上祭奠,那老先人们还要先学会上网,天堂那边还得有WIFI快到清明了,记得给去世的前辈们烧个纸。报答先祖的大恩大德!

其实重要的不是纸,而是古代传下来的祭祖礼仪!因为古代烧纸钱的本意是自己的祖先去了阴间,在那边可能缺钱花,需要用一个锤子和印铜钱的木头,在纸上挨着敲打铜钱的烙印。然后在燃烧的时候,口中要默念祖先来取钱这样的话语。。但是因为40年前的众所周知10年事件,这种习俗和殡葬传统被献花,鞠躬,追悼会,火化而取代。人们都送献花,或者直接买印刷版的烧纸,烧完就走,让这个有仪式感的习俗进一步简化了!

关于灵魂的事,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很多灵异事件,究竟是灵魂回归宇宙,投胎转世,还是人死如灯灭。只有死了才知道怎么回事!

上坟烧纸祭祀祖先,这种仪式感无可厚非,更不能说叫落后。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就是一种传承的方式,没有了仪式感,就没有了承载方式。

因为上坟烧纸,从古至今都费时费力,费钱。

上坟烧纸祭祀祖先,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就是一种传承的方式,没有了仪式感,就没有了承载方式。黄帝陵祭奠保留下来,就是要通过仪式感

因为古代烧纸钱的本意是自己的祖先去了阴间,在那边可能缺钱花

三、为啥说“上坟烧纸”是最落后的一种民俗祭祀形式

因为“上坟烧纸”背后是变相承认这个世界上有“阴间”、有“鬼”存在。但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应该局限于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而不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说所有的“上坟烧纸”都是落后的民俗祭祀形式。“上坟烧纸”背后有着强大的迷信思想在支撑,我国最初的时候“烧纸钱”是因为人们认为人死后会进入阴间,也就是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活着。于是阳间的人就认为人们在阴间也是需要花钱的,在阳间的时候没钱花,在阴间的时候自然要给他们送点钱花了。因此人们在去看望已经逝去的人的时候,就会“带点礼物”,也就是烧纸钱、少元宝等等。

这一套说法是建立在“人死后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这种观念中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存在“鬼”。但同样,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古代,在现代并不适用了。因为现代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鬼,没有灵体、没有灵魂,人们在死后也并不是换种方式继续活着,人死了就是死了。现代人之所以还继续使用这种“落后”的方式来祭奠已经逝去的人,其实是为了自己。

为何?因为人活着、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规矩、理念、原则束缚。有的人去上坟的时候烧纸,只是单纯地希望坟里的还还活着,于是就烧点钱希望他能够在地下活得更好。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鬼魂一说,但仍然渴望坟里的人还活着。其实这个人是活在他的心中,他认为这个人还需要钱,所以就烧点钱给他,纸钱烧了,这个人就默认对方收到了,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心中觉得对方收到了,所以自己的内心就会变得安宁。

也就是说,放到现代,“上坟烧纸”已经和“落后”这个字眼没有关系了,这更多是人们对逝去的人的一种怀念罢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