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三大祭祀活动?
日本有三大祭祀活动?
京都抵园祭(7月1日-29日):已有千年传统,其历史之悠久、祭礼之盛大,为京都人所自豪。从11世纪到12世纪,这一祭礼已具有相当规模,祭祀时专用的彩车以及音乐舞蹈等,对后来日本各地的祭典有很大的影响。7月1日,京都的各条街道一响起由笛、鼓、三弦等乐器演奏出的悦耳的曲调,人们就兴致勃勃地参加祭事。黄昏起,由300O名艺妓扮成各时代各阶层的人,摆出风雅十二相,进行化装游行。童子身着古代帝王服装,乘马车到神社参拜,童子在车上扮成天子翩翩起舞,旁边乐队不停演奏,并向四周人们散发除瘟灭灾的粽子,景致十分壮观。29日举行神事毕奉告祭,长达一个月的祭典至此方告结束。
东京山王祭(隔年6月13日或14日):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永田町,有一座巍峨壮丽的神社--日枝神社。日本著名的三大祭之一的山王祭,就是这个神社的盛大祭典。日枝神社的山王祭,以“天下祭’”而闻名日本。到了6月13日或14日这一天,各种华丽的山车、神舆排成长长的行列,挤满街道,人群抬着神舆、山车,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化装游行,围观者人山人海。
大阪天神祭(7月24日、25日):大阪市北区南端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堂岛河,7月24日、25日傍晚,堂岛河上上百只彩船、游船排满河道,打头的船上载着大鼓,后面紧跟着载有乐队的“子船”、燃有松油火把的“篝船”和各式各样的彩船。水面上阵阵夜风,把鼓声、优扬的乐声和人们的歌声送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大阪一年一度的“天满祭”。天满祭又叫“天神祭”,为日本三大祭之一,原是大阪天满宫的祭典。凡是参加大学入门考试的学生,大都要拜天满宫,祈求神灵保佑.
日本的祭典活动规模大小不一,但很普遍。日本各地的祭祀活动,大多与祈求丰收、驱除厄运有关。东京的山王祭、京都的祗园祭和大阪的天神祭被称为全国的三大祭。 京都抵园祭(7月1日-29日):已有千年传统,其历史之悠久、祭礼之盛大,为京都人所自豪。从11世纪到12世纪,这一祭礼已具有相当规模,祭祀时专用的彩车以及音乐舞蹈等,对后来日本各地的祭典有很大的影响。7月1日,京都的各条街道一响起由笛、鼓、三弦等乐器演奏出的悦耳的曲调,人们就兴致勃勃地参加祭事。黄昏起,由300O名艺妓扮成各时代各阶层的人,摆出风雅十二相,进行化装游行。童子身着古代帝王服装,乘马车到神社参拜,童子在车上扮成天子翩翩起舞,旁边乐队不停演奏,并向四周人们散发除瘟灭灾的粽子,景致十分壮观。29日举行神事毕奉告祭,长达一个月的祭典至此方告结束。 东京山王祭(隔年6月13日或14日):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永田町,有一座巍峨壮丽的神社--日枝神社。日本著名的三大祭之一的山王祭,就是这个神社的盛大祭典。日枝神社的山王祭,以“天下祭’”而闻名日本。到了6月13日或14日这一天,各种华丽的山车、神舆排成长长的行列,挤满街道,人群抬着神舆、山车,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化装游行,围观者人山人海。 大阪天神祭(7月24日、25日):大阪市北区南端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堂岛河,7月24日、25日傍晚,堂岛河上上百只彩船、游船排满河道,打头的船上载着大鼓,后面紧跟着载有乐队的“子船”、燃有松油火把的“篝船”和各式各样的彩船。水面上阵阵夜风,把鼓声、优扬的乐声和人们的歌声送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大阪一年一度的“天满祭”。天满祭又叫“天神祭”,为日本三大祭之一,原是大阪天满宫的祭典。凡是参加大学入门考试的学生,大都要拜天满宫,祈求神灵保佑.
日本传统祭祀活动,举着这么大的花轿巡街也是厉害了
东京的山王祭、京都的祗园祭和大阪的天神祭被是全国的三大祭。
“飨”字怎么读?
飨xiǎng
基本字义
1. 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会。~宴。~客。
2. 祭祀。
3. 同“享”。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兼形声。从食,从乡,乡亦声。本义:乡人相聚宴饮)
2. 同本义 [feast]
飨,乡人饮酒也。——《说文》
飨,歆飨。——《广韵》
尚蚃。——《仪礼·少牢馈食礼》
将弗克飨为人而已。——《国语·晋语一》
君其飨之。——《国语·晋语四》
先祭而后飨。——《淮南子·说山》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豳风》。毛传:“飨,乡人饮酒也。”
3. 设盛宴待宾客 [provide dinner for;entertain]
钟鼓既没,一朝飨之。——《诗·小雅·彤弓》
及飨日,帷诸门左。——《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夫人姜氏飨 齐侯。——《谷梁传·庄公四年》。注:“飨,食也,两君相见之礼。”
飨礼九献。——《周礼·大行人》
壹食再飨。——《仪礼·聘礼》
而后飨冠者。——《礼记·曾子问》
4. 又如:飨客;以飨群臣;飨日(宴请之日);飨赐(宴请宾客);飨会(宴会)
5. 祭献 [sacrifice]
[曹丕]遂统甲兵三十万,南巡 沛国谯县,大飨先茔。——《三国演义》
6. 又如:飨牢(祭献神灵或祖先的牺牲);飨坟(用酒食祭扫坟茔)
7. 犒赏,赏赐 [grant]。如:飨祚(赐福。特指给予帝位)
8. 用酒食慰劳 [offer food and drink]
旦日飨士卒。——《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飨士(以酒饭款待兵士)
10. 享受。通“享” [enjoy]
子,周公之孙也,多飨大利,犹思不义。——《左传·哀公十五年》
王飨礼,命之宥。——《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飨德怀恩。——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飨国(国君在位期间。同享国);飨福(享受福祉。即享福);以飨读者;飨国(享国);飨年(统治国家的年数)
12. 接受酒食 [receive entertainment]
神飨而民听。——《国语·周语上》
飨,受食亦曰飨。——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