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祭祀 > 正文

诗经中用于寺庙祭祀的是?

2025-03-22 05:27:1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诗经中用于寺庙祭祀的是?

《颂》。

《诗经》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因其为三百零五篇),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二、诗经中宗庙祭祀是哪个?

诗经中宗庙祭祀是《颂》。

《颂》是《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周颂》大部分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的祭祀乐章,也有迟至昭王时的作品。《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颂歌。

《商颂》是春秋时期宋人追述祖业(宋为殷商后裔)之作。对于《颂》的解释,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三、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什么?

《诗经》中的祭祀诗

清明节到了。清明是祭祀的节日。在治理人之道的政治中,祭祀成为无与伦比的重大事件。“凡治理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古时代由于祭祀活动的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祷禳灾的祭歌。《诗经》的祭祀诗大部分保存在三颂之中,共计三十四篇,可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 《小雅》中祭祀诗共计四篇:

《楚茨》是周王祭祀祖先的乐歌;

《信南山》是周王祭祖祈祷福的乐歌;

《甫田》是周王祭祀土地神四方神和农神的乐歌;

《大田》是周王祭祀田祖而祈祷年的诗;

二、《大雅》有祭祀诗三篇:

《既醉》祭祀祖先时工祝代表神尸对主祭者周王所致的祝词;

《凫鷖》是周王绎祭宾尸(祖先)时所唱的诗;

《云汉》是周宣王求神祈祷福的诗。

三、《周颂》祭祀诗最多,共有二十二篇:

《清庙》是周王祭祀文王于宗庙的乐歌;

《维天之命》、《维清》都是祭祀的诗;

《烈文》是成王祭祀祖先时诫勉助祭诸侯的诗;

《天作》是周王祭祀岐山所奏的乐歌;

《昊天有命》是周王祭祀成王的乐歌;

《我将》是祭祀上帝的乐歌;

《时迈》是武王克商后巡游狩猎诸侯和祭祀山川百神的诗;

《执竟》是祭祀武王、成王、康王的乐歌;

《思文》是郊祭周人始祖后稷以配天的乐歌;

《噫嘻》是一首祈祷谷的乐歌;

《振鹭》是宗庙助祭的乐歌;

《丰年》是秋天丰收后祭祀祖先时所唱的乐歌;

《有瞽》是一首和乐祭祖的诗;

《潜》是周王献鱼求福祭祀于宗庙时所唱的乐歌;

《乐 》是武王祭祀文武,在祭毕撤去祭品时唱的乐歌;

《载见》是周成王率诸侯拜谒武王庙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

《载 》是周王在春天籍田时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

《良耟》是周王秋收后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

《丝衣》是周王祭神而燕饮宾客的歌舞诗;

《赉》的武王克商还都,祭祀文武并封功臣的《》乐歌;

《般》是周王巡狩祭山川的乐歌;

四、《商颂》五篇全是祭祀诗

《那》、《烈祖》是春秋宋君 祭祀祖先的乐歌;

《玄鸟》是宋君祭祀并歌颂祖先的乐歌;

《长发》是宋君建庙祭祀高宗的乐歌;

《殷武》是宋君建庙祭祀高宗的乐歌。

通过对以上祭祀诗祭祀对象的考察,发现其中直接用于祭祀祖先的诗有28首,占其中的60%,追忆祖先功业的诗有7首,占15%,描写祭祖场面的诗有6首,占13%。综上观之,和祭祀祖先有关的诗占了总数的87%,而其他和祭祀自然神有关的诗仅占13%(包括存疑的一首)。和祭祀祖先有关的诗在数量上的压倒多数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商周社会宗教观念、礼乐文化、审美观念的逐渐成熟使然。

祭祀诗是《诗经》中比较难懂的部分,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主要原因一是古音乐的遗失,难以还原古韵律,读起来拗口;二是偏僻字多,与今义相差甚远,难以理解。

四、《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是?

颂 。

《诗经》分成风、雅、颂三部分。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是“颂”

五、1、《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是()A、《国风》?

D,《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六、诗经中祭祀所唱和的内容?

一、 《小雅》中祭祀诗共计四篇:

《楚茨》是周王祭祀祖先的乐歌;

《信南山》是周王祭祖祈祷福的乐歌;

《甫田》是周王祭祀土地神四方神和农神的乐歌;

《大田》是周王祭祀田祖而祈祷年的诗;

二、《大雅》有祭祀诗三篇:

《既醉》祭祀祖先时工祝代表神尸对主祭者周王所致的祝词;

《凫鷖》是周王绎祭宾尸(祖先)时所唱的诗;

《云汉》是周宣王求神祈祷福的诗。

三、《周颂》祭祀诗最多,共有二十二篇:

《清庙》是周王祭祀文王于宗庙的乐歌;

《维天之命》、《维清》都是祭祀的诗;

《烈文》是成王祭祀祖先时诫勉助祭诸侯的诗;

《天作》是周王祭祀岐山所奏的乐歌;

《昊天有命》是周王祭祀成王的乐歌;

《我将》是祭祀上帝的乐歌;

《时迈》是武王克商后巡游狩猎诸侯和祭祀山川百神的诗;

《执竟》是祭祀武王、成王、康王的乐歌;

《思文》是郊祭周人始祖后稷以配天的乐歌;

《噫嘻》是一首祈祷谷的乐歌;

《振鹭》是宗庙助祭的乐歌;

《丰年》是秋天丰收后祭祀祖先时所唱的乐歌;

《有瞽》是一首和乐祭祖的诗;

《潜》是周王献鱼求福祭祀于宗庙时所唱的乐歌;

《乐 》是武王祭祀文武,在祭毕撤去祭品时唱的乐歌;

《载见》是周成王率诸侯拜谒武王庙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

《载 》是周王在春天籍田时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

《良耟》是周王秋收后祭祀土神谷神的乐歌;

《丝衣》是周王祭神而燕饮宾客的歌舞诗;

《赉》的武王克商还都,祭祀文武并封功臣的《》乐歌;

《般》是周王巡狩祭山川的乐歌;

四、《商颂》五篇全是祭祀诗

《那》、《烈祖》是春秋宋君 祭祀祖先的乐歌;

《玄鸟》是宋君祭祀并歌颂祖先的乐歌;

《长发》是宋君建庙祭祀高宗的乐歌;

《殷武》是宋君建庙祭祀高宗的乐歌。

七、诗经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颂》。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颂》共有40篇。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据阮元《研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八、诗经中写作手法多用于哪些修辞?

诗经的创作手法——赋比兴

诗经的主要创作手法,就是赋比兴。也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

赋: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比喻。

  兴:起兴,先言他物。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九、诗经祭祀诗的代表作?

诗经由风雅颂组成,其中《颂》主要是祭祀,有周颂,鲁颂,商颂。

十、宋元时用于祭祀的音乐?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的皇家音乐。据文献记载,周代就设有号称“六代大乐”的宫廷音乐,成为雅乐。雅乐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融礼、乐、歌、舞为一体,以表达对天神的歌颂与崇敬。自先秦至宋元,雅乐历代相延不断,明朝之初,把雅乐加以改组,并命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

曾经中隔,后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演奏人员,进行研究实验恢复,2004年在天坛公园“神乐署”正式公开对外免费演乐,该专业乐团即中和韶乐团。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