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祭祀 > 正文

郑和航海时间?

2025-03-16 12:05:1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郑和航海时间?

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为 1405-1433。

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

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仍以东印度洋为中心,并在满刺加建立排栅城垣,盖了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在从古里回航途中,郑和还在锡兰跟亚烈苦奈尔国王打了一仗,凯旋归来。

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这一次,郑和船队继续往西,将东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内,进一步扩大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贸易。此次航海时间较长,郑和于1415年回国,分遣船队一年后返回。

1417年5月,郑和船队第五次出海远航,这次出海的主要任务是护送19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到了东非沿海最南的地区。

1421年7月,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护送16国使臣回国。郑和亲率的船队到达了东非海岸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竹步(今索马里)等国,并在宝船上设宴招待各国宾朋,代表明成祖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1423年返航时带回香料等珍品。

1431年初,明宣宗继承祖父明成祖伟业和雄心,再次诏令郑和出海。第七次下西洋历时3年多,郑和船队走访了近20个国家,还派出随员特地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

二、周礼祭祀时间?

周礼祭祀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有规定,就祭天而言,一定要在冬至日,在南 郊举行祭祀仪式。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阳地阴,冬至日,天气转暖,阳气 上升,所以选择这一天来与天神相交接。 在方位上,南方也为阳,所以选 择南郊。

三、妈祖每月祭祀时间?

每年有2次妈祖祭典,时间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别是妈祖春祭和秋祭。

三月二十三这天,南方和沿海地区的很多地方都要恭迎妈祖娘娘圣诞,以庙祭、郊祭、海祭、舟祭、家祭等方式,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四、为什么要祭祀?祭祀的起源?祭祀的原因?祭祀的作用?

原因有两种:

1、祖先信仰

对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2、天地信仰

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在与自然作斗争中,无法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规律和生产中的矛盾与变化。如日月的运行,火山爆发,暴风骤雨。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种种威胁,人们恐慌又无能为。

便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被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或者鬼指挥者控制着,因而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规律都归于鬼神之说,无法对抗,只能通过举行某种特殊的祭祀礼仪,来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起源:

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

作用:为了向祖先祈求福佑,祈祷平安,风调雨顺,消灾灭病。

五、郑和以茶会友时间?

郑和以茶会友的时间是在明朝的永乐年间,具体时间可能是在1405年至1433年之间。他以茶会友,以茶传情,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了其他国家,也从其他国家带回了许多珍贵的茶叶。

六、什么是祭祀?祭祀的来历?为什么祭祀?

原因有两种:

1、祖先信仰 对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2、天地信仰 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在与自然作斗争中,无法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规律和生产中的矛盾与变化。如日月的运行,火山爆发,暴风骤雨。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种种威胁,人们恐慌又无能为。 便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被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或者鬼指挥者控制着,因而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规律都归于鬼神之说,无法对抗,只能通过举行某种特殊的祭祀礼仪,来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起源: 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 作用:为了向祖先祈求福佑,祈祷平安,风调雨顺,消灾灭病。

七、每年祭祀的时间有哪些?

一年祭祀的时间有五次:清明,,农历7月15日,十月初一,,冬至,,腊月三十。

同时,可以在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以消罪生福,另可按逝者生卒日进行祭祀。

八、伏羲的三次祭祀时间?

伏羲公祭始于公元前756年秦文公时期的祭祀伏羲礼仪,经历代演变成为今天的伏羲公祭活动。

每年举办三次大的祭祀伏羲的活动,正月十六日前后以民间祭祀活动为主的传统庙会, 6月22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祭伏羲大典以及农历七月十九日伏羲秋祭活动。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因其源远流长、影响范围广、祭祀规模大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被国际节庆协会列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九、郑和下西洋时间起航地?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一四零五年六月,起航地是太仓的刘家港。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十、郑和首航是什么时间?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首航。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