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祭祀 > 正文

对天神的祭祀称为什么?

2025-02-25 23:00: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对天神的祭祀称为什么?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祭天的祭祀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二、朱元璋祭祀泰山文?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封泰山。并立碑记之。

立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御制,碑高6.55米,宽1.56米,厚0.57米。碑文正书9行,满行43字,共226字。书法端庄严谨。今碑首行缺“磅礴东海”4字,第2行缺“山于”2字。碑有首而无题额,龟座高1.2米、宽1.87米、长3.4米,立于岱庙天贶殿院西南。

碑文:皇帝制曰:磅礴东海之西,中国之东,参穹灵秀,生同天地,形势巍然。古帝王登之,观沧海,察地利,以安民生。祝曰:泰山于敬则致,于礼则宜。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今。囊者元君失驭,海内鼎沸,生民涂炭。予起布衣,承上天后土之命,百神阴佑,削平暴乱,正位称职,当奉天地,享鬼神,以依时统一人民,法当式古,今寰宇既清,特修祀仪。

因神有历代封号,予起寒微,详之再三,畏不敢效。盖神与穹同始,灵镇一方,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以灵,人莫能测,其职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敢预焉?惧不敢加号,特以东岳之神名其名,依时祭神,唯神鉴之。

三、祭祀文的写法?

祭祀文,是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祭文的格式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 "伏食尚飨"。   示例:祭祖父文   维: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祭文称呼  对父亲称呼:故显考(姓氏)公讳(名)老大人 男自称孝男 女自称孝女   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 男自称不孝男 女自称不孝女   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 男自称孝婿   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 自称孝婿   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文前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文毕亦然)。   文前:1、上香   2、奠嚼(酒)   3、献馔(zhuan)(肉)   4、献羹(geng)(饭)   5、献帛(钱)   文毕:1、叩首   2、叩首   3、叩首。礼毕平身退位。

四、表文疏文如何填写?

表文疏文的填写:

常用的疏文。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每一种法事都使用疏(表)文,因此疏(表)文的种类繁多。较常用疏(表)文主要有三大类:

1、迎神请神专用疏文。比如接财神专用疏文,神佛祝寿疏文等等。

2、祈福疏文。比如植福祈嗣佛七文疏,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等等。

3、超度疏文。比如荐亡生西佛七文疏、立亡魂房契(坟契)文疏等等。

疏文的使用方法:

1、不同法事需用不同的疏文,不可混用;

2、疏文制作完成后,必须盖印,押上日期、宫号、姓名等并经法师开光;

3、疏文于法事时同供品等放置于供桌上。请神后,取出朗诵全文;

4、朗诵后于焚化纸钱时随同焚化;

5、部分庙宇将疏文置于封套之内焚化,焚化即可。如果没有使用封套,单独疏文焚化,必须从“文首”先开始焚化;

6、污损的疏文不可使用。

分享

五、疏文的文的意思?

疏文的文主要指文学内容的意思,

六、送寒衣疏文?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旧时在这一天要祭祖,故亦称祭祖节。因时序已入冬,气候渐冷,人们担心在冥间的祖先缺衣少穿受冻,于是在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须供上冥衣。将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

“十月朝送寒衣”在嘉兴新丰一带是提前准备的。九月下旬,先由门徒和尚挨家挨户分递疏纸(俗称疏头),就是相关人

七、祈福文疏范文?

文疏范文:祈愿你的生活渐渐变得美好,健康、幸福、平安永远伴随着你。祈愿你的前程锦绣,心想事成,困难迎刃而解。愿你的心灵充满善良和自由,一路行走,一路散发快乐。愿你的人生如不浪费滴一滴甜甜的蜜,一点点收获成为你塌实信念的人生哲学。愿你的家庭团结幸福,事业蒸蒸日上,未来一片光明。享受这美好世界的一切,收获这美好生活的一切。愿世界和平,人民幸福,世界团结共进,永无战火。

八、通天疏文怎么?

顾名思义,就是疏通文意。由于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先秦的文章到了汉代读起来就相当于现代人看文言文,容易读不懂。这个时候,就有大儒充当训古家,为这些古书做注疏。注就相当于现代文言文的注释,主要是解释词义,注明典故来历等。疏就是结合上下文,将文章疑难部分疏通。这样一来,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读不懂古文辣。

九、迎财神疏文可以补吗?哪有请财神疏文?

香焚宝鼎,气达九天,疏文接神,遥接至台。一疏既焚,万真洞鉴。传香有偈,圣号宣扬。

请财神之时,如果没有使用疏文,可以在下月的农历初一补一下。

十、甲骨文 祭祀特点?

1 甲骨文祭祀以祭天跪地为主。

2 祭祀天地大典其实是在心理思维的终极意义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祭祀活动,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