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墓地 > 正文

郑经结局?

2024-11-30 10:51:5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郑经结局?

郑经后来沉迷酒色,病死的。1680年将士2万余人降清,郑经放弃厦门并班师回台,之后沉迷于酒色,翌年病殁。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福建南安石井镇人。 延平王郑成功长子,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

二、郑经扮演者?

康熙王朝郑经扮演者 - 演员

刘大印

刘大印,原名刘印平,1947年4月生于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中国内地著名导演,制片人,影视演员。

三、郑经几个儿子?

郑克臧,郑经长子,即郑经与乳母私通所生,幼名钦,原郑氏王位继承人,娶陈永华女儿为妻。

郑经退守台湾后,曾将金、厦政事交给郑克臧掌管,郑经去世前,曾授郑克臧监国剑印。郑经死后,本由郑克臧继承延平王爵位,他弟弟郑克塽的岳父冯锡范联合郑氏宗室,说服郑成功妻子董氏废掉郑克臧的监国职位。

郑克臧不愿交出监国剑印,被冯锡范等人诬陷非郑经亲生而被杀害,年仅18岁。

郑克塽(1670—1707)

郑克塽,郑经次子,郑经妻子和娘所生,幼名秦舍,字实弘,娶冯锡范女儿为妻,郑经(1681)死后,经过宫廷政变,继承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官爵,时年仅十二岁。

郑克塽年幼难以执政,大权实际掌握在叔叔郑聪、岳父冯锡范及大臣刘国轩手中,台湾政治陷入混乱。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进剿台湾,郑军屡次战败,在掌权大臣建议下,郑克塽率部降清。

郑克塽全家被送往京师后,隶属汉军正红旗,受封为海澄公。名义上看似荣光,实际犹如软禁,即使想要回趟老家也是难以成行,此后余生中,也只是回了泉州两趟。之后,他又被编入正黄旗汉军,授予公爵,汉军公。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郑克塽因病在北京去世,爵位无袭。

郑克臧、郑克塽外,郑经另有儿子郑克壆、郑克均、郑克坺、郑克墒、郑克圻,其中郑克壆曾被清廷授予四品官职,封恭谨侯,奉清廷命将郑成功及郑经骨骸由台湾迁葬福建泉州府故乡,但他后来因藏匿逃人而被免职。

四、郑经是哪个学校?

郑经是郑州经贸学院(简称郑州经贸,Zhengzhou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成立于2003年4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五、郑经的真实结局?

郑经后来沉迷酒色,病死的。

1680年将士2万余人降清,郑经放弃厦门并班师回台,之后沉迷于酒色,翌年病殁。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福建南安石井镇人。 延平王郑成功长子,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

六、郑经的儿子叫什么?

是郑经,郑克爽是郑成功孙子。

郑经

(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延平郡王,台湾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

郑克爽(1670-1707)为郑成功之孙、郑经次子,号晦堂,字实宏。他短暂的一生波折动荡,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可用“悲情”来形容。

七、郑经活了多少岁?

40岁。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男,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石井镇人。延平王郑成功长子,生母董氏,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

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但是由于郑氏内斗,导致康熙三年(1663年)清朝与荷兰联手进攻金门与厦门,金厦两岛陷,郑经便撤退台湾,将“东都”改为“东宁”,并伺机反攻福建。郑经在陈永华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三藩之乱起,他与耿精忠勾结,西攻厦门、泉州,因清军平定三藩,事无成。

康熙十九年(1680年)返台后,纵情酒色,怠闻军政,将台湾事务均委与长子郑克臧与大臣陈永华。康熙二十年(1681年)3月17日郑经于台湾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谥号文王。

八、郑经是明君吗?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籍贯福建泉州,延平王郑成功长子,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

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但是由于郑氏内斗,导致康熙三年(1663年)清朝与荷兰联手进攻金门与厦门,金厦两岛陷,郑经便撤退台湾,将“东都”改为“东宁”,并伺机反攻福建。郑经在陈永华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紧

康熙十九年(1680年)返台后,纵情酒色,怠闻军政,将台湾事务均委与长子郑克臧与大臣陈永华。康熙二十年(1681年)3月17日,郑经于台湾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谥号文王。郑经在台湾虽然称为延平郡王、奉明为正统,但当时明朝实际上早已经灭亡,而清朝又尚未统治台湾,因此实际上台湾是独立政权。郑经算不上明君。

九、郑成功郑经谁厉害?

郑成功更为厉害。

收复台湾,是郑成功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绩,他奉扬明朝,成了海外竖起抗清大旗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为大陆无数的反清义士做了榜样。他的军师陈永华受命,在大陆成立了秘密组织天地会,曾经也搞得轰轰烈烈。

郑经是郑成功的儿子,也是接班人。他的个人品质很有问题,私生活一团混乱。和乳母私通生下大儿子郑克堑,和董夫人生下小儿子郑克爽。结果引起内乱,导致施琅投清,并率兵灭了台湾。

十、郑经为什么穿龙袍?

因为郑经的父亲,郑成功被赐了国姓也算是皇室中人,又是延平郡王。

也就说后来袭爵的郑经、郑克塽,他们都是“延平郡王”。

郑家虽然不是明朝皇室的“朱”姓,但因为郑成功曾经被赐予国姓,也因此被称为“国姓爷”,所以郑氏一家也因此拥有明朝皇室的身份,既然是皇室当然可以穿龙袍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