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丧事 > 正文

花鼓戏?

2023-12-22 11:11:46  来源:网络   热度:

刘 海 胡大姐,

胡秀英 哎

刘 海 我的妻,

胡秀英 啊

刘 海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

胡秀英 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

刘 海 那我.就比不上.罗!

胡秀英 你比他还有多哇,

刘 海 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罗,

胡秀英 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刘 海 胡大姐.你随着我来走.罗,

胡秀英 刘海哥你带路往前行哪,

刘 海 走哇,

胡秀英 行哪,

刘 海 走哇,

胡秀英 行哪,

合 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哎哎.哎。

刚结成的欢乐夫妻,一唱一和,大胆的恩爱,奔放的表白,正沉浸在喜庆的比翼双飞中……上展文字,正是湖南著名花鼓戏作品《刘海砍樵》中的一段经典唱词。诚如所见,故事以爱情题材,总体给人呈现出了一股欢快轻松喜庆的小调氛围。再配合舞蹈以及音乐旋律,还有极具的地方色彩,在“刘海”与“胡秀英”一生一旦的精彩表演下,《刘海砍樵》得以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花鼓戏作品。

相传,民间小戏《刘海砍樵》的故事原型源于北宋成型的常德刘海砍樵的传说,至清代中叶才形成了如今流行的主要版本,而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

故事讲述的是勤劳孝顺的刘海,在砍柴的高山一带碰见了爱慕自己,狐狸所化的女子胡秀英。两人从相识,相知,再到后来喜结连理。有版本后续引入了中间破坏二人爱情的反派十罗汉(金蝉),好在最后结局圆满,刘海手持石斧,在胡秀英的妖精姐妹相助之下救出了妻子。

流传的故事更具有民间传说的性质,花鼓戏《刘海砍樵》正是基于这则故事演变而来。不仅如此,其戏中部分配乐唱腔后创新的“比古调”,不仅是传统戏曲唱腔的接替,更早能追溯到古老的民歌。湖南一地,深山纵横,戏中“刘海哥”与“胡秀英”二人对唱,也类似于早期民间山歌对唱。其对唱之中,能明显听出浓厚的方言特色。如“堂客(老婆)”、“歹姐(大姐)”、“走罗呵”等。

可见,这部集民间传说、民歌、地方方言与习俗各种元素于一身的花鼓戏,恰好说明了其与“民”息息相关。精神上的需要决定了生产,当传说已经被传讲者说腻,唱出的民歌已宣泄不完人们日益充沛的情感,单一的民间文学形式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时,形式更复杂的精神文化产品也自然的应运而生,而诸多元素本身的乐趣性也随之叠加,继而有了我们乐趣性又达新一高度的《刘海砍樵》。从情节单一的故事结构和朴实直接的对话来看,其虽区别于作家作品,更有人称之粗、鄙、俗,难登大雅之堂,但它却根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亦是民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其群众性、口头性等特点,同时也代表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不断被人表演传唱,与时推新。1984的那年春晚,湘籍歌唱家李谷一和姜昆的小品演出就让它闻名全国。

这种源于民间的精神诉求,不仅体现在形式,更体现在内容。戏中,刘海言语委婉间,处处提及因思念亡夫而哭泣失明的老母,胡秀英相中刘海原因竟只为刘海人品兼优,可见当时孝顺、勤劳的主流价值观已自现其中。而胡秀英与刘海人妖夫妻,恩爱结合,天地为证柳为媒的情节,何尝又不是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即使两人之间的爱情并没有突破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却极为纯粹,就好比一颗无法下手雕琢的璞玉,瑕疵的恰到好处。

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之精华,是劳动人民结晶,是人民愿望、理想、对美好事物追求的集中体现。其中保留了大量保真性较好的文化,来自于广大民众最为基本的文化。而历史变迁,时光流走,如今很大一部分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润泽之后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传承之义务。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