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丧事 > 正文

正月初二因为夫家有丧事没有回娘家.丧事后什么时候可以回娘家?

2023-11-17 09:06:43  来源:网络   热度:

北京的习俗是正月初三回娘家,具体的说法也是按照习俗来的,是因为满族人的习俗吧.  另一种说法就是: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再送上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三十至初一凌晨是“诸神下界”的时刻,午夜十二点后各家都要摆供、插香、接神。接神后即算是大年初一。  作为岁之首、月之首、日之首的新正元旦,无疑是一个吉祥之日。从大年初一开始,老北京人就开始走亲访友拜大年,逛庙会。  正月初一正逢鸡日,必定吉祥如意,金鸡报晓,年景必好。  正月初二为犬日,按老北京人的风俗习惯,初二早晨商家住户都要祭财神。  正月初三为羊日,称小年期,寓意着三羊开泰之意。  正月初四为猪日,肥猪拱门,人畜两旺。  正月初五为牛日,又称“破五”,主要习俗是“送穷”,吃饺子(又称捏小人嘴)。相传这一天灶王爷要查户口,各家各户忌出门,商家店铺要祭财神,准备开张。  正月初六为马日,这是商家开张的好日子。  正月初七为人日,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是作“人胜”,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上。  正月初八为谷日,也称祭星日,传说这天是诸星下界的日子,所以有祭星之俗,祈岁之俗。  初九为天日,是天帝(玉帝)的生日。道观要设道场。  初十为地日,是石头的生日。又称“实日子”,有十(石)不动之俗,凡是石头做的用具一律不能动。  正月初十之后大年的节俗活动基本结束,只等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又称灯节。其中正月十三为上(试)灯日,因为这天是关公的升天日。十五为正灯日(上元节)。老北京人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要吃元宵,逛花灯,看香会。  正月十六妇女们走桥、摸钉(庙门上的钉)。为的腰腿不疼,早日生子。随着正月十八落灯日的到来,北京人可谓痛痛快快地过完了大年。  老北京人过大年,过得辛苦,过得红火,过得快乐,过得吉祥。整个过大年的场景就是一幅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美画卷。不要说自己能亲身过年,就是想想,听听那场景也会令人陶醉。在这沉甸甸的年里,藏着对神明、祖先以及万物的感激,更藏着抹不去的亲情,这亲情变成了合家团坐共用的团年饭。  俗语讲:“过个大年,忙乱半年,正要消闲,赶上种田”。的确,传统社会人们的辛勤劳作似乎为的就是一个大年。老北京人也不例外,年后又要为生活去奔波、劳动,为的就是过好下一个大年

一周热门